|
家庭教育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这种说法一点都不夸张。芬兰政府赋予家庭较大的教育责任, 家长带孩子学习,政府则提供经济与雅形的支援, 这让芬兰不只是全球国家竞争力的冠军,还是教育界世界杯的金牌得主。
拥有世界第一竞争力的芬兰,也拥有世界一流的教育。在国际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的调查中,芬兰已经不只一次登上最佳学校教育冠军的宝座。2003年,在受调查的四十一个国家的中学生中,芬兰学生的阅读、逻辑、数学与自然科学能力,都是一流。这令人自然而然地把这座教育界的世界杯冠军奖座与芬兰的竞争力联想在一起,芬兰的教育也成了各国仿效、研究的目标。各国教育界人士络驿不绝地前往芬兰参加研讨会,研究他们的教育制度与理念。结果发现,在漂亮的学业成绩背后,家庭功不可没,芬兰赋予家庭相当大的教育责任。
阅读能力从父母培养开始
芬兰的孩子七岁才入学,在这之前,虽然父母可以把孩子送到照护中心或学前班,但不可讳言地,家庭要负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例如,培养小孩的阅读能力、学习兴趣。
芬兰有一千多个图书馆,平均每25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比例之高,堪称世界之最。一向安静的博物馆中也有许多父母推着娃娃车、带孩子去参观,还在襁褓中或正在学步的小孩,就已能探索世界的奥妙。父母从小就能带孩子们上图书馆,参加婴儿、幼儿的故事时间,借书、读书,让他们养成阅读的习惯。芬兰图书馆的服务也很周到。例如,偏远的地区如果离图书馆较远,有流动图书馆每周到农村的学校巡回送书。如果有借不到、找不到的书,图书馆也会从别的分馆调来,满足大家的求知欲。芬兰的博物馆也值得一提。芬兰境内的博物馆超过三百个,内容五花八门,十八岁以下免费入场。另外,博物馆也常为儿童、青少年举办种种活动、演讲或课程,让家长们乐于带孩子去参加。
另外,芬兰教育部的报告指出,芬兰父母从小就有在家阅读、念报给孩子听的习惯,让孩子在家中种下喜欢阅读的种子。
有四成的学生指出,阅读是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活动。这大大促进了芬兰人的阅读能力。在OECD的报告中,芬兰学生的阅读能力有近二成在最好的第五级,不到2%在最差的第一级以下。
没有寒假作业,父母负责安排假期活动
芬兰每天的上课时数短,即使是中学生,下午两点多就下课。寒暑假中,没有所谓的“作业”,学校也不开“辅导课”。因此,父母得负起责任为孩子们安排活动与去处。芬兰父母的教育观念,也相当值得学习。虽然他们从小就教孩子们读书,但却不把学业当成唯一。在寒暑假里,他们不送小孩去补习英文、数学,而是为孩子安排各种学习生活技能、户外旅游、或是游泳、滑雪、运动的夏令营等活动。
芬兰家长在与学校的沟通中,也不只在意孩子们的成绩。孩子在芬兰受教育的华人郑爱平在媒体上的文章提到,她的儿子班上曾有一名转学生因为语言不通,学习缓慢,导致全班的进度也变慢。结果,在家长会上,所有的家长都没有异议,没有人要求那个转学生转班、也没有人将自己的孩子转走、或要求换老师。借着这个例子,这些家长让孩子们了解到,成绩不是最重要的事,也鼓舞了所有孩子,在逆境时不要自我放弃,别人遭遇困难时,则要给他机会。
政府聘父母当保姆,政府愿意花钱投资教育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优越的家庭教育成果不是只存在父母有钱、或有闲的家庭。OECD报告的交叉分析显示,芬兰学生的成绩差距与家长社经地位对成绩的影响,在所有的国家中都是最低。因为政府投入大量资源,帮助家长在家中为教育尽一份力。
在经济不景气时,政府反而增加教育、研发等经费,希望借此投资未来,挽救经济。所以,小孩出生以后,就能领到儿童福利金、未成年生活补助等等福利。其中,有些部份还限定要用作文化、教育用途,政府把津贴转入每个人的特定帐户,这个帐户的金融卡只能在与政府签约的书店、美术馆等教育文化单位才能消费。
芬兰也有鼓励家长照顾孩子的制度。例如,他们发给家长照顾儿童的津贴,仿佛父母都是政府聘用的保姆。母亲的有薪产假长达四个月,父母也都能申请育婴假长达半年,同时可领到六成的薪水。儿童三岁以前的雅薪儿童照顾假则可长达三年,政府会发给儿童照顾津贴。除了有形的金钱补贴,政府也提供种种服务。例如,如果父母要上班,则有日间托育服务,政府会提供补助,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宝地拼经济。学童下课后,学校也有特别的地方让他们写作业或玩耍,而且还安排教师从旁协助、照顾,父母不用费心、花钱再安排安亲班。芬兰家长还拥有许多社会资源,帮助他们教导孩子。
不为孩子劝架
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孩子们就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解决矛盾和问题。
朋友小平曾随丈夫在芬兰生活过两年,其子则在芬兰的一所小学上学。朋友平时和芬兰的妈妈们多有接触,对那里的教育方式感触颇深。
芬兰人很重视家庭教育。在与芬兰妈妈的接触中,小平很欣赏她们对孩子的放手方式。有一次,小平跟随一位芬兰朋友辛蒂去她儿子所在的中学接孩子放学,孩子们都在学校的草坪上尽情地玩耍,有的父母远远地站着,看着嬉戏中的孩子们。小平和芬兰妈妈一边聊天,一边谈起教育孩子的感受来。
这时,不远处有两个看似高中生的男孩子开始打架,其中一个是芬兰孩子,一个是华裔孩子,一位看起来是华裔孩子母亲的女子正在旁边观战,并试图帮助自己的孩子跟对方讲理。但是,两个孩子依然自顾自地打斗着,嘴里也叽里咕噜地对抗着。奇怪的是,旁边的孩子们和家长们也没有过来劝架,都忙着做自己的事儿呢。
两个孩子打了半天,那个芬兰男孩儿终于被华裔孩子制服在身下,而后两个人各自站起来,算是结束了一场恶战。芬兰男孩儿一副脏兮兮的样子,衣服皱巴巴的。脸上也满是灰尘和汗水,头发乱蓬蓬的,却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芬兰男孩儿远远地向她们走来,辛蒂则若雅其事地跟男孩儿打了个招呼,问他有没有摔伤。这下小平才明白过来,原来那个男孩子就是辛蒂的儿子。小平好奇而不解地问道:“辛蒂,原来你刚才知道自己的儿子被别人打了,那你为什么不走上去劝架呢?他们刚才打得挺凶的,我都担心了好半天呢。”辛蒂不紧不慢地说:“这是孩子们自己之间的问题,他们的矛盾需要自己解决,我们大人不用介入,只需要确定他们不会打得太出格,平,要是你儿子被打,你会怎么办呢?”
小平睁大眼睛说:“你没看到那个华人孩子的妈妈一直在旁边劝架吗?我们中国人通常不会袖手旁观孩子们打架,父母都会上去帮助孩子们解决问题,更不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受欺负。你儿子被压在地上,你却站在这里一言不发,我刚才还奇怪你为什么没有表现出同情心呢?呵呵。”芬兰妈妈笑了,解释道:“家长不能永远陪在孩子身边,如果没有家长的介入,孩子们就能通过自己的方式来学习如何解决矛盾和问题。况且,你能保证自己每次都能为孩子们解决随时可能出现的问 题吗?”这件事曾令小平思考了许久,直到她自己也开始接受这样的教育方式,放手让儿子和学校里的同学们建立友谊、解决矛盾和争端,逐渐体会到芬兰父母放手让孩子成长的真正用意和益处。
芬兰的性教育
从 0年代开始,芬兰全社会的“性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政府、教育部门、学校、老师、家长们越来越认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正面性教育的重要性,一面加强性道德教育,一面从性保健出发进行性知识教育。性教育大大方方地走进了中小学课堂,各种各样的性教育出版物图文并茂,连娃娃都有性教育小儿书。30多年过去了,芬兰的性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芬兰被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树为典范。
芬兰是当今世界上拥有最完善图书馆网络的国家之一,图书馆是教师,家长和青少年经常光顾的地方,图书和刊物自然成为性教育的重要领域。记者到图书馆借书,在阅览室书架上经常看到一些针对幼儿和中小学生进行性教育的图书。这种书图文并茂,诱人阅读。其中有一本书叫“我的身体” ,从幼儿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提出问题,用具有情节的故事和图画形象生动地作出解答。在娱乐中讲述知识,在对孩子释疑中自然地灌输了性道德和性知识。
下面不妨摘录几段:
拉西问爸爸:我是从哪里来的呀?
爸爸: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精子细胞钻进卵细胞就成了你的细胞。
拉西:我想知道为什么变成了我,而不是别人。
爸爸把拉西抱在怀里,亲切地抚摩他的背,拉西舒服地看着爸爸。
爸爸:爸爸和妈妈有时也拥抱和接吻,爸爸和妈妈也感到很舒服。但是我们还做一件只有大人才能做的事。我们躺在床上,爸爸把小鸡鸡放到妈妈的肚子里。
拉西生气了:爸爸骗人。
爸爸笑了:这样感觉很好。只有这样,爸爸的精子细胞才能进入妈妈的卵细胞呀!夏天在郊外你不是也看到过两只蝴蝶趴在一起吗?动物这样做是为了生小宝宝,可是爸爸妈妈这样是因为相爱。妈妈和爸爸本来不认识,我们相遇后在一起聊天交谈,互相帮助,后来爸爸天天都在想妈妈,妈妈也天天想爸爸。我们就住在一起了。有一天,妈妈躺在床上说,我们一起制造一个小宝宝吧。爸爸的精子钻到妈妈的卵细胞中,这就是你!当然那时你只有针尖那么大,开始你在妈妈肚子里一天天长大,后来钻了出来,我们就有了一个宝宝。
文字段落之间,一幅幅相配的插图形象地解释着文字的内容:有爸爸妈妈在床上相拥相爱,有常见的昆虫交尾,有精子冲击卵细胞的画面,有怀孕大肚皮的妈妈,还有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最后是在父亲呐喊下母亲分娩出带脐带婴儿的欢腾场面。文字和画面纯朴自然地讲述着孩子们经常看到但并不理解的生活现象。
这段故事是“我的身体”中名为“出生”的一章,此前的一章是“细胞”,此后还有“皮肤”、“视觉”、“听觉”、“呼吸”、“骨骼”、“消化”……各章的故事同样动听,图画同样生动,家长可以像讲一千零一夜的故事一样每天给孩子讲一节,幼儿通常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的感觉和经历,也会向大人天真地提出问题,自然地解答孩子的疑问,融性教育于幼儿的人体教育之中,融性知识于健康保健知识的一部分,这样“性”这个对成年人敏感的行为,在孩子眼睛里被具体化为与吃、喝、听、看相同的自然生活行为。专家认为,幼儿时期形成的这种初步概念使以后的深入教育就显得自然了。
外语教育
至于国内家长们很担心的,要不要从小学英文,芬兰也有社会资源回应。芬兰的电视台大量播放外语教学节目,孩子们在家里,也有机会接触许多外文,学习英语。这些成就都不是巧合。从芬兰的立国基础、国家、家庭、信仰中,就能理解到芬兰人对家庭的重视。在一九九九年,政府在关于儿童教育、照顾的施政计划中也强调,总体目标是要让芬兰成为连结知识与科技、专业、创新的社会。为了成为数位时代中的领先者,各部门应该合作支持、协助能负责的父母,给孩子们完善的成长环境。由此看来,芬兰的家庭教育,的确是打造世界第一竞争力的基石。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开展体育课外兴趣小组活动的思考下一篇:注重提升学生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