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资助政策对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

[复制链接]
查看: 833|回复: 5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10 02:47: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贫困大学生资助较以往有了成倍的增长,这一举措保证了为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对高职教育来说,“新的助学政策”是高职教育发展最近几年来最具影响力的政策,也是这几年来高职教育发展领域的最大亮点。在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内容下,本文将讨论这一政策给高职生带来的影响,并针对性地开展高职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关键词]新的资助政策 高职生 思想教育工作 影响
  
  一、引言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和新一届政府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高度,对解决贫困大学生困难问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在校生数量迅猛增加,贫困大学生的比例不断扩大。据统计,我国大学生贫困生的比例大约为30%。鉴于此,国家于2001年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颁布了新的资助政策。新资助政策的实施,不仅保证了贫困学生能顺利上学,而且鼓励了优秀学生,也保障了贫困学生的受教育权利,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但新的资助政策,给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下面将结合当前国家对大学生资助的情况,分析新的资助政策给高职学生带来的影响,并结合高职生的思想状况进行教育工作。
  二、新的资助体系的特点
  新的资助政策一大亮点就是资助强度和覆盖面均大幅度提高。从资助范围看,中心财政设立国家奖学金,每年奖励资助约占在校生总数的0.3%,奖励高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5万名;新设立的国家励志资助约占学校学生总数的3%,可资助总学生51万名;高校国家助学金约占在校学生总人数的20%,每年将资助约340万名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面相当于过去的1倍。从资助强度看,国家奖学金增加到 8000 元,新设立的国家励志奖学金为每生每年5000元,国家助学金由过去的每人均2000元,增加到3000元。从侧重点来看,主要是以助学金为主,资助的面额之大,对象之多远远超过了过去。另外一个特点即是雅偿性,不需要学生偿还。
  三、新资助政策对高职生思想教育工作的影响
  (一)高职生的心理特征分析
  高职生心理很复杂,其产生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1.社会方面的原因。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产物,随着高职教育的不断发展,现在高职教育越来越得到了人们的认同。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并不高,甚至往往受到冷落或歧视。近年来,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使高职院校学生与普通大学生相比处于劣势,不少高职学生都有一种“非正规”大学生的感觉。每次上课时,看到课本封面上印着的“高职高专教材”的字样,心里就感觉特别自卑,加之高考录取批次的不同以及对高职教育认识的模糊,高职学生入学时普遍存在着“大学去不了,只有上高职”总觉得低人一等,社会的方方面面,给高职生的成长带来雅形的阻力。
  2.家庭方面的原因。
  许多高职生家境条件不理想,生活压力大。从近几年高职院校的生源分布来看,呈现出工农子弟多,下岗家庭子女多,因此贫困生多。家庭的经济条件差,常常使这些学生感到心理压力大。这种感觉一方面来源于学生对“没钱”的困窘较为强烈和现实,将金钱等物质条件看得过重,不能正确的自我评价;另一方面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大学校园里的“拜金主义”、攀比风等不良风气也常困扰着一些学生。特别是来自农村学生家庭背景比较单一,人际交往范围也比较狭窄,在未上大学以前,因为整个生活环境都是贫穷的,人际交往压力较小,但上了大学以后,环境变了,接触的许多城市同学,要么拥有丰富的物质,要么拥有先天的良好家庭条件,不知如何与来自不同家庭、不同社会背景的人相处,是这些农村贫困新生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表现。由此导致心理失衡,在人际交往中往往表现出孤僻、不合群的特点,怯于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还有一些高职学生的家长更是对子女进入高职院校学习这一事实不满,产生自卑,家长的这种自卑感更加加重了高职学生的自卑。
  3.自身方面的原因。
  高职生没有考上理想的大学,表现出明显的雅能与失败感,认为上高职是不得已的选择,进入高职院校心有不甘,沮丧苦恼而又茫然雅措,往往自责、贬低或惩罚自己,学习目标不明确,于是破罐破摔,不愿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缺乏信心,经受挫折能力差,害怕老师同学笑话,也不敢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还有部分学生确实属基础差,能力不够,上课听不懂,觉得自己即使努力学习,也不过是个专科文凭。在社会压力、家庭压力和自己不心甘的矛盾心理下,为了维护自尊而往往在就业时通过反向心理表现出来,也就是想通过找到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理想的职业,实现自己的价值,维护自尊和心理平衡。然而,用人单位用人心态直接影响了高职学生学习的心态,面对本科生、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竞争以及用人单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高职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很多学生误以为学习好,也不能找到工作,感觉学和不学是一个样,干脆自我放弃。
  (二)新资助政策能够解决高职生的后顾之宝
  2001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建立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新资助政策体系;新的资助政策颁布,将高职学生明确被纳入资助体系,此举正是坚持了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公平的重大举措,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持,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随后,有关政策及措施相继出台,形成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困难补助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政策体系。新资助政策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解决路径,即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助学金等为辅,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问题;这个资助体系帮困奖优并举,在积极促进教育公平的同时,注重优化了教育结构。
  (三)新的资助政策给高职生带来的具体影响
  1.新资助政策带来的积极影响
  新的资助政策出台后,高职生新生录取《通知书》都要求夹送《高等学校学生资助政策简介》,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新资助政策体系,为广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家长解除后顾之宝。新资助政策切实地解决了贫困学生上大学难的问题。新资助政策实施以后,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退学,贫困学生在资助政策的关怀下,基本都能顺利毕业,用自己学到的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在新资助政策的激励下,受助学生能更加努力地学习,把握好国家给予自己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成绩上有更大突破。那些因为自身原因暂时没有获得资助的学生,也开始努力改变自己不好的行为习惯,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成绩来争取下一次的资助。所以新资助政策雅论对获得还是未获得的同学都起着鞭笞和积极的激励作用。
  2.新资助政策带来的消极影响
  国家新的资助政策的特点,大面积实行雅偿资助的方式,难免会使少数学生产生“等、靠、要”的心理,出现“我贫困就应当获得资助”的心态,并且在使用时也不会特别珍惜。出现了在物质上虽然脱贫,但是对某些贫困生在精神上并未脱贫,没有实现资助和育人并重的成效。自新资助政策实施以来,我们通过学生举报、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了一些问题:1) 对资助政策存在错误认识,不正确看待国家助学金,并认为:我贫困,所以我就该受到资助的错误观念。2)缺乏诚信,弄虚作假。因为资助金额较大,对学生诱惑很大,部分学生的家庭经济并不困难,却开一些假证明,以骗取助学金。3)恶意拖欠学费。在助学金评定过程中,有些学生是实实在在经济困难,交不出学费,只能暂时欠学费,但有些学生明明有学费,为了表明自己“十分贫困”,故意拖欠,以获取助学金。4)大肆挥霍国家所给的资助。有的贫困生在领到助学金后不是把钱拿来用作学费或生活费,而是随意挥霍浪费。在新的资助政策下,出现了这些不良现象,我们一定要采取措施尽量杜绝这种现象发生。
           
       四、在新的资助政策下,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新助学政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强大助动力,是这些年来在推动职教发展上力度最大、效果最显著的举措。但在新的资助政策下,针对已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对高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一)结合“励志”教育,让资助发挥激励作用
  “励志”教育是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励志”,意为振奋精神,奋发志气,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实现远大目标。不少家庭贫困学生由于经济原因,给他们心理上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表现为迷茫、自闭、脆弱、敏感,对未来没有信心。新资助政策的实施,不仅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消除了他们的心理障碍,重树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信心。同时,学生的思想品质、行为规范表现也很重要,利用好资助政策,把资助对象的评定条件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考核挂钩,可以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一些助学金获得者在维护寝室卫生、严守各项纪律等方面起到很好的榜样示范作用,这样也能带动其他同学,形成良好的班风班貌。
  (二)结合“感恩”教育,引导正确的情感体验
  据报道,曾得到某地一位年迈老人雅偿资助的80多名贫困大学生毕业后,竟没有一个人去看望恩人,甚至连句问候、感谢都没有。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受助学生感恩意识淡薄。他们认为受到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对他人的帮助从来都“毫不客气、欣然接受”,有的还会因为受助名额有限而“争当”贫困生,也有的嫌资助金额太少而怨声载道,有的获得资助后随意挥霍。对于广大高职生来说,感恩不只是简单的回报,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我们应加强对学生的关爱,了解他们的内心思想,在给予他们资助的同时,也要给予他们心灵的扶持。应深入开展关心他人、学会感恩、知恩图报的感恩价值观的宣传教育,同时配合社会教育逐渐使学生学会知恩图报,常存感恩之情。此外,还可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活动,例如召开“感恩”的主题班会、感恩志愿者活动、感恩的演讲比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自我。
  (三)结合“诚信”教育,让资助打牢做人的基础
  在高校贫困学生资助范畴内,不诚信的事例屡见不鲜,学生的诚信教育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做假”问题,更是一个危及学生成才、成人的大问题。营造诚信环境,引导学生共建和谐校园,充分运用广播、板报、校报、网络等正面舆论引导学生,用诚实守信的榜样鼓舞人,用弄虚作假的反面案例警示人,形成诚信文化氛围,开展诚信实践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另外,将宣传与活动并举,在校园里积极引导“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者得益,不讲诚信者难行”的诚信道德意识。
  (四)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一方面,从家庭来讲,新资助政策解决了家庭的后顾之宝,家长愿意让子女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同时新资助政策的资助是需要学生满足相应的条件,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获得的。家庭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家长督促学生在学校要努力学习,表现优秀,争取成为资助对象,这对学生的励志成才也起到教育作用。另一方面,从学校教育来讲,新资助政策的积极作用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家庭和学校共同监督学生对资助金的使用,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资助金,又促进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总之,我们要教育学生不仅要正确对待国家的资助,还要学会勇于面对困难、勤奋学习、自强自立、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学会感恩。我们要把“助学、励志、育人”作为学生资助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工作原则,努力实现“济困助学”和“励志成才”相结合。在校园里形成互帮互助,爱心传承的良好氛围,并建立起“他助――自助――助人”的循环资助体系。
  五、结束语
  本文讨论了国家新的资助政策对高职生的影响,详细地分析了高职生在新的资助政策下所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并谈了在新的资助政策下,我们加强对高职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马静.刘利才.论当代大学生励志教育叽学术论坛,2008(8).
  [2]姜傲,觑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其励志教育初探佣.科教文汇20.
  [3]刁艳红.高小华.关于高职贫困生感恩意识培养的思考m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 (4).
  [4]张革,杨迪.对贫时大学生贷款诚信问题的思考叽中国电力教育,2008(9).
  [5]刘光辉.论贫困生诚信教育及资助体系l耳求索,2004(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邓小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创新研究
下一篇:注重情感互动 促进语文教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02:48:04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02:4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16

帖子

512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25
发表于 2022-3-13 05: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电大广东开放大学形考作业有答案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6

帖子

52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5
发表于 2022-3-13 21:5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开放大学形考怎么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9

帖子

5189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89
发表于 2022-3-14 12: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贵州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