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高师合唱教学评价是高师根据既定的教学目标,运用科学可行的方法对高师合唱教学的要素、过程和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并按照严格的教学程序进行的活动。高师合唱教学评价包括合唱评价的形式、合唱评价的办法、合唱评价的标准以及合唱评价的意义等。文章对高师合唱教师的艺术素质、教学水平、职业道德修养、课堂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质量等进行探讨,旨在对高师合唱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合唱教学评价的形式 评价的办法 评价的标准 评价的意义
高师合唱教学评价包括对教师的艺术素质、教学水平、职业道德修养的评价,对高师合唱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等,是高师合唱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由于高师合唱课程的特点符合所有高校合唱课特点,因此以下高师合唱教学也称为合唱教学)合唱教学的评价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对合唱教学具有信息反馈功能。通过合唱教学评价,可提供合唱教学活动的反馈信息,以便调节教和学的活动,使合唱教学能有效进行。合唱教学评价的反馈功能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调节教师的教学工作,从而间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二是对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从而直接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第二,对合唱教学具有考察、鉴别的功能。通过合唱教学评价可以了解教师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优点和缺点、矛盾和问题,以便对教师考察、鉴别。通过教学评价还可以考察和鉴别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力、学业状况和发展水平等。
第三,对合唱教学具有强化功能。正确、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调动合唱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激起教学的内部动因,维持教学过程中学生适度的紧张状态,使教师和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任务的重要部分。
一、评价的形式
(一)考察
1.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能力考察
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在嗓音条件、演唱水平、音乐基础、文化修养、思想素质、性格爱好及年龄、身体和心理素质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的学生,这些诸多方面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特点,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除此之外,合唱教师的素质还应有以下几方面要求:
(1)专业素养的要求。这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的合唱专业教育教学基本功、全面良好的音乐理论、教育理论知识和科学的合唱审美观。
(2)职业道德与修养的要求。合唱教育领域里人才培养的成功与否有诸多关联因素,教师职业道德、思想修养的好与差及艺术水平的高与低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以人为本,为人师表”的品质,教学能否成功不仅取决于教师的学识能力,还取决于教师的世界观、道德、意志、情感等方面。
(3)文化修养的要求。教师要具有广博的文化修养,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吸收新知识,增强自身的文化内涵,要具有准确、生动,富于激励性,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增强自身的人格魅力,并对学生起到示范和表率作用。
(4)专业修养的要求。合唱教师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合唱音乐基本素质,还应具备运用乐理、和声、曲式、合唱史等音乐专业理论知识的能力。在合唱教学中, 教师还应具有“五化”的能力,即声音观念概念化、发声训练科学化、教学语言规范化、歌唱能力多元化等。此外,声乐教师还应具备高雅的审美情趣、敏锐的审美知觉,能选择高尚健康的音乐作品给学生学习,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领略音乐的美。
2.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1)声部的界定。在合唱教学中,学生声部的划分和确定是不可疏忽的重要问题,它关系到学生在今后合唱学习中的顺利进行、歌唱状况甚至发展前途。在界定声部及声音类型的依据中,各个声部所具有的特色特征是最重要的依据。抒情型的女高音要求声音明亮、柔美、秀丽、甜润;戏剧型女高音则要求声音高亢、浑厚、壮阔、有力;花腔型女高音声音要清脆、纯净、纤巧、灵活;女中音要柔和、圆润、宽广、浓郁;女低音温柔、圆润、深沉、浑厚。抒情型男高音的声音要明亮、清脆、柔和、优美;戏剧型男高音要声音嘹亮、结实、浑厚、有力;男中音要声音响亮、雄壮、刚毅、豪放;男低音要洪亮、粗壮、浓厚、低沉。
(2)接受能力与歌唱状况。在合唱声乐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基础、文化修养、艺术趣味、性格特征等各不相同,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歌唱状况也不尽相同。大致有以下的三种情况:生理条件或文化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演唱水平、文化修养、音乐基础一般;音乐文化基础差,再加上本身音乐条件不好,又不用功,所以各方面都很差。
(3)学生课后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给学生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帮助他们体会到正确的感受。此外,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疑难时,让学生学会如何独立思考解决难题,或是请教同学、老师;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作业,如一些新作品,要看学生能否完成,完成的程度如何,这些问题都考察了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
3.教与学
(1)教学大纲完成情况。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来检查完成情况,检查有没有超越教学大纲现象,检查是否保持了教材的连贯性,检查教学计划是否按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执行,检查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实践部分,即最起码的教育见习、实习、实践的情况。
(2)学生参与学习的情况。合唱活动实际上是锻炼学生的一种能动性、主动性、自觉性的学习活动。上课时,多考量学生是否注意力集中、学习刻苦,并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检查学生是否努力解决上课时出现的问题,教师布置的声乐曲目能否及时完成,完成情况如何;在出现疑难问题时,要考察学生是否能够靠自己的能力去思考、解决问题,以及考察学生对声乐学习的感兴趣度等。
(3)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合唱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手段。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合唱知识,掌握合唱技能,从而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正确的合唱知识系统,它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原则的把握,以及教学环节的衔接。要考虑到教学方法的使用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学的组织形式是否有利于学生探讨知识和挖掘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否明确、难易是否恰当;教师如何努力让学生快乐学习。
(4)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教学过程必须遵循的教学要求,是根据教育方针、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和过程而产生的规律,是对教学提出的基本要求,是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基本原则,是教师组织教学的准则和依据。正确贯彻教学原则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它包括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辩证统一原则等。
(5)教学模式。合唱教学的模式是指合唱教学的教授方式,一般来说有三种:个别课、小组课和集体课。
(二)考试
考试宗旨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增强学生自我反省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考试的内容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应体现新的人才观和教育观,全面关注学生各方面的进步与成就。
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合唱作品的完成情况,包括音乐是否完整、节奏和旋律进行是否严谨、表演是否到位,以及声音技巧、音色、音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等。
考试的信息反馈。通过考试我们可以发现合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改进教学的薄弱环节,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因此,注重考试结果的成绩分析,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通过考试进行积极的评价反馈。教师的反馈主要体现有:在对考试结果进行纵向比较的基础上,判断学生的进步与不足,分析其原因,并总结前一阶段教学,提出今后的改进计划;考试结果的反馈要以激励为主,告诉学生考试成绩,给学生激励性的评语,以关怀的态度指出问题,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不断进步。学生的反馈主要有:认真分析考试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判断自己的不足与进步,并找出原因,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三)实践与实习
1.课堂教学实践。在合唱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体会正确的声音,通过对学生合唱训练的实践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合唱训练的实践将科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正确的合唱审美观和合唱技能技巧,并检验所掌握的知识与方法是否正确。
2.艺术和舞台实践。学生将来雅论走向讲台还是舞台,都要与听众见面,而面对听众时的歌唱感觉与课堂上的不同,在听众面前,所有的表演都会得到许多在课堂里得不到的感受,尤其是与听众的交流方面。因此,学生必须参与艺术实践和舞台实践。只有在合唱中实践,去熟悉舞台,熟悉观众,才能培养个人的歌唱心理,提高合唱技术与艺术表现力。同时,教师也通过学生在舞台上的表现,检验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以此发现问题、改进教学。
3.实习生授课质量。检验实习生的授课质量包括:检验实习生能否完成教学计划与目的,完成质量怎样。教学能力包括对教学法、教材、教案等方面的研究和设计;教学组织能力包括课堂气氛、师生合作、语言表达、教学态度等方面,以及教学原则的贯彻情况。另外要注重实习信息的反馈,学生通过实习容易发现自己的知识结构不足,有缺陷,教师也会通过检验学生的实习情况而发现自己教学方面的不足,并针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教师也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习情况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进行多种调整。
实习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实践活动,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途径,对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培养学生将来的从教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通过教育实习实践活动,可以充分检验合唱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使之得到逐步完善和提高,对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起着积极作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可以充分认识到教师的奉献品质;通过在实习中对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可以初步认识合唱教学活动的规律,以形成基本的教学研究能力;通过参与校内外合唱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对合唱教学发展的认识,以形成一定的合唱教研能力和观察能力等。
实习的基本要求包括对指导教师的要求和对实习学生的要求。对指导教师的要求是:教师要有较强的组织领导能力和责任心,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广博的专业知识,能解决合唱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熟悉合唱教学规律、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能指导实习的全过程,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进行实习工作。对实习生的要求是:应爱学生,懂得虚心学习,为人师表;有较好的合唱基本功和合唱技巧、较好的钢琴伴奏能力,以及一定的音乐基本理论知识,还要有良好的课堂组织教学能力和语言表述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和因材施教能力;要懂得尊重指导教师的意见,尊重学生的反映和要求。
二、评价的方法
在合唱教学的评价中,主要对教师授课质量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目前采取的评价方法主要是百分记分法和等级记分法。
百分记分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以100分为满分,90分为优秀,80分为良,10分为中等, 0分为及格, 0分以下不及格。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般以考试的方式来进行,通过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等级记分法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把百分数化成A、B、C、D、E几个等级。A 为90―100分、B为 80―89分、C为 10―19分、D 为 0― 9分、 0分以下则为E。另一类与分数雅关,直接分为优、良、中、差等级。具体的评价方面包括教学态度、教书育人、内容讲授、教材组织、教材选择、能力提高、音乐情感培养等。
合唱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问题是,从实际出发选择评价方法。课堂教学采取多元素决策评定方式,要注意协调多元素决策中各方面评价的比例关系。组织评价人员认真填写课堂教学质量评价表,认真做好思想工作,明确意义,统一对评价标准的认识,掌握评价要求,使评价客观可信。此外,要重视被评价的教师的自我评价作用。由于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各种条件的限制、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感、情绪等,仅凭定量分析法很难确切反映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全面了解后进行定性分析,才能做出可信服的评价。
三、评价的标准
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三大领域之一。作为现代教育管理与指导的主要手段,其应用研究发展很快。合唱教学评价也不例外,它能够让我们及时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推广教学经验,以便能更好地安排教学工作。
1.教师的评价标准。合唱教师和所有学科的教师一样,都是以学生为教育对象,以向学生传递知识和进行美育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专业人员,是一种崇高的职业。除此之外,声乐教师本身应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对好的声音有清晰的概念,具有很好的听觉及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良好的审美取向。
(1)教师的学科知识和教学能力。合唱教师应在高等院校接受过良好的合唱课程专业教育和训练,合唱教师本人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和较为全面的技能及表演经验;教师要有良好的音乐基础和声乐理论基础,能准确体现合唱作品的意图,而且有二度创作的能力,有自己的艺术创作个性;有良好的口头及文字表达能力,有较强的钢琴伴奏能力,能准确地用原谱伴奏,从而更好地表现出合唱作品的内涵;帮助学生理解作品,让学生更清晰地明白歌曲所表现的主要内容;能调动学生的歌唱情绪,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要有事业心、责任心,而且要有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及灵活运用、变更教学方法的素质;能通过自己的教学和课外工作扩大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除了具备以上的素质外,合唱教师还要不断努力提高,使自己具备更高的素质,逐步成为一名优秀的专业人才。
(2)声乐教师的人格特征。声乐教师应具有豁达开阔的胸襟,要对学生有耐心、宽容心。声乐教师应善于与其他人合作,保持谦虚的治学态度。教师相互之间应经常进行交流、学习,并向比自己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因此,声乐教师更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修养及处世态度,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
2.课堂教学的评价标准。课堂教学是教育过程中的中心环节,其评价标准为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学习。良好的课堂教学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灵活性。音乐学习相对于其他的科目来说更具有灵活性,离不开良好的音乐感知力、判断力、记忆力、灵感等,需要用心感受。灵活是在符合客观规律的条件下,这些规律需要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思考、总结。
3.学生的评价标准。合唱教学具有阶段性特征,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标准,了解这些标准将会给教学提供明确目标,以利于教学工作。
第一阶段的标准。这一阶段应掌握声字结合的基本方法,能演唱初级程度的合唱作品。理解和表达合唱作品的基本情绪、正确风格、流畅的音乐,以及朴素的台风等。
第二阶段的标准。这一阶段需正确地掌握合唱呼吸、声气配合的平衡等基本歌唱技术;在演唱中能平稳进行而不吃力地支持中速进行的乐句 至8拍,能做十度以内音符的正确连接,音符移动速度可以达到每分钟 320拍而依然保持准确清晰;开始建立中、低声区初步的音量强弱控制的能力,能唱出mf和ff,以及mp和pp的区别,并能表现出幅度不大的渐强减弱的效果;母语的演唱能力要正确、清晰,而且能唱出音韵的美感和不同风格的特点;外文发音要掌握除英语外的两种重要歌唱语言并正确拼读;能胜任中级合唱歌曲的演唱等。
第三阶段的标准。这一阶段要求正确使用第二高声区(第一高声区向上相邻的三个半音),展现自己的全部声域;能在第一高声区建立音量强弱的控制力,能唱出p和f的明显区别;学会一些技巧,如在中声区能达到一句以上比较熟练的渐强减弱;能做到在练习中稳定正确地演唱中乐句8拍到10拍;音符连贯移动时,抒情的声质在高声部演唱的速度能极快并做到清楚准确;能达到因感情色彩不同而变化音色;能演唱高级程度的合唱歌曲;母语的演唱能唱出语言的美感及各种生动的语气;除英语外,掌握三至四种外语的正确拼读和流畅的演唱能力;掌握不同风格的合唱曲目,歌词拼读、内容解释、音乐结构特点、风格处理准确,能开合唱专场音乐会等。
四、评价的意义
教学评价实际是一种管理手段,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活动达到预定目标,这又包括:
1.教学目标的合理性。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是教师有效教学的两条重要原则,教学目标的选择同样要遵循这条规律。这不仅仅要考虑到学生年级的不同,还要考虑到个体差异。首先,应通过对年级整体水平的了解,制定出不同年级所应达到的合理目标;其次,应根据个体的不同,制定出个人学期目标,即撰写教学日历、教学周历。
2.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在制定了合理的教学目标之后,就需要对教学目标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规划。在合唱教学中,由于授课对象各不相同,有的差异在年龄上,或在经历和生活习惯上;有的在生理、心理和智力上。对此教师必须随时注意观察,在遵守合唱的基本原理和共同规律的同时,应区别对待。教师需酌情考虑教学语言和步骤,对基础较浅的学生,所选用的练习曲要以其能胜任为宜,否则将会使这些学生失去对学习的自信。对悟性比较高,反应比较快,记忆力、接受力以及识别、分析声音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加快步骤,不因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而受约束,影响他们的学习进度。
3.教学内容的完成情况。这包括检验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知识广度)、教学内容的深度(知识深度),课时安排的合理性,教学要求的科学性及教学实习或艺术实践教学。
4.发现存在的问题。建立评价体系应从根本上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包括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情况等。
5.推广好的教学方法。如示范与模仿、运用生动的教学用语、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创设愉快的学习心境等。好的教学方法需要合唱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加以总结。好的教学方法是建立在对教育事业热情、理论知识扎实、知识全面、专业技能熟练等因素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借鉴,学习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立梅.综合艺术课程与教学探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杨瑞庆.自学合唱编配[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郭建民.声乐文化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 .
[5]余笃刚.声乐语言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0.
[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教育部集体研制.中小学艺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
[8]费承铿.小学音乐教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4.
[9]徐冠武.合唱与指挥[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 .
[10]孙从音.合唱艺术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作者系江苏教育学院宿迁分院艺术系副教授,宿迁市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
(责任编辑:贺秀梅)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下一篇: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教学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