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施新课程,我们教师要摘掉“教书匠”这顶帽子,向学习型、反思型、合作型、研究型的教师转变。既要认真钻研教材,又要坚持阅读教学论著和教育刊物,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让“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要有一碗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的时代成为过去,教师要成为满足学生需要的不竭之水。
一、实施新课程需要学习型的教师
21世纪的教师,处在一个信息化、学习化的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够有能力反思;能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克服被动性和盲目性,才能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形成一种新的教师职业生活方式。教学是需要智慧,需要了解教学对象的需要,灵活调整教学活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理论修养,经验积累以及相应的技能。一个不学习的教师即使有良好的愿望,也没有能力全面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学校要积极提供学习的材料,提供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建立起一个学习型的制度与组织,或者说是要建立起一所学习化的学校,引导教师成为学习型的教师。而教师的学习具有以下四个独特内涵:(1)教师学习不仅仅是获得知识信息,更重要的是了解知识存在的时空和方式;(2)教师学习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形成知识思想和价值观;(3)教师学习不仅仅是学习应该教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如何教这些知识;(4)教师学习不仅仅是亲历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有意识地体验和研究学习活动本身。只有当教师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只有将教师的研究与学习成为一体时,研究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
二、实施新课程需要合作型的教师
传统的教学环境,通常是教师从师范院校毕业从事教学工作的那天起,基本上就被固定在一个学科上,教师工作都是个体劳动,学科界限分明,教师各自为战,互不往来,导致许多教师感到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孤立雅助,成天闭门造车。实施新课程,提倡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交流和合作。新一轮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作了重大调整,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走向学科综合,打破了传统的彼此割裂的学科界限。如中小学艺术类课程在多年传统的分科教学的基础上,新开设了综合艺术课。艺术课从内容上分,包括美学、艺术史、艺术批评、艺术创造;从门类上分,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等学科。艺术课教学不是各门艺术学科知识技能在数量上的相加,而是综合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艺术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不仅要树立综合的教育理念,同时还必须具备综合的教学素质,成为合作型的教师,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探究,在合作中积淀,这是新课程带给教师新的工作方式,新的生存方式。新课程要求教师要加强合作,呼唤教师共同研究。这不光是因为有了“综合课程”,有了综合实践活动等因素,即使是一门学科中,也有一个“综合”的问题。而一个人的知识面是有限的,研究领域都有所侧重,个性与特长也有所不同,若教师采取独立作战,都不能发挥优势,也不可能取得较好的成绩。只有教师加强合作,探索交流,取长补短,拓宽知识面,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同时,教师还应善于了解其他学科内容,关注其发展,积极寻求学科之间的融合。不要把自己任教的学科看做孤立的整体,而要把它作为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样,就会促使我们教师进行合作,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
三、实施新课程需要反思型的教师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是教师以自身的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要用研究的、积极的姿态对待教学,不断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在每授完一节课后,教师都要静下心来反思本节课的得与失。新课程非常强调教师的自我反思,关注教师对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阶段的反思,反思的过程对教学总有前瞻性、监控性、批判性。在这个过程中,形成教师对自己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形成创造性的见解,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研究的主人。
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仅是教材的变革,还涉及着课程功能、课程结构、教学方式、课程评价等方面的变革,这是对原有课程体制和课程观念的彻底变革与调整,彻底摇撼了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因此,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育的秩序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文化都提出了深刻的变革要求。当然,教师对教学的自主决策、反思和研究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伴随具体的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活动形成和发展的。教师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学习、思考和研究,在研究和反思的状态下实践。不具备反思和研究能力的教师,是难以真正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和实践的。实践证明,教学与研究相结合,教学与反思相结合,不仅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获得理性的升华,而且,还可以改变教师自己的生活方式,体现自身的价值。
四、实施新课程需要研究型的教师
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多承担着“教书匠”的角色,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就行了。但实施新课程,对许多教师来说,面对的几乎都是陌生的。穿新鞋走老路是不行的。于是,研究对于教师是十分必要的。实施新课程不可不伴随着研究,教师应成为新课程实施中的研究者。即:一要研究如何尽快地改变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尽快走进新课程;二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转变学生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动探究过程;三要研究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用好教材、超越教材;四要研究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五要研究实施新课程后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和评价;六要研究如何开发校本课程等。在实施过程中,必将出现许多新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研究。用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合作、交流等形式形成学习共同体,成为教学研究的主体。正如英国的斯坦豪斯所说:“教师即研究者。”教师要善于发现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敢于进行探索和思考并总结经验,逐步上升为理论。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
责编 / 齐鲁青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计算机课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下一篇:课堂师生冲突的原因及缓解对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