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善待“问题学生”

[复制链接]
查看: 615|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0
发表于 2020-8-10 13:49: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环球时报》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叙事”,故事之蹊跷,当事人之睿智,让教育工作者久久地回味,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面对“问学生”。
  故事的原文是这样的――
  迪安兹是一个上班族,每天早出晚归,按照一个固定路线上下班,日子过得忙碌而又充实。
  一天晚上,像往常一样,迪安兹下班回家,走出地铁口,一阵风刮过,还有零星的雨点落下。已经是11月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了。迪安兹竖起了领子,他想不如去那家常去的小餐馆吃点东西,暖和一下。然而这个想法却打破了他平静的生活。刚走出地铁口没几步,他感到背后有一个坚硬的东西顶在自己的后腰上,
  “别动,把钱交出来。”
  迪安兹立即停下脚步,他轻轻地转了下头,身后是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少年,他的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塑料袋,里面是一把刀的形状。
  “钱!”少年低声说道,声音有些颤抖,不知是出于紧张还是寒冷,这么冷的天他只穿了一件破旧的衬衫。
  迪安兹心里不免有些紧张,他缓缓地从大衣口袋里掏出钱包,递给少年。“所有的钱全在里面,现在归你了。”他说。
  少年一把夺过钱包,转身要走。
  “等一等。”迪安兹说,“你穿得太少了,如果你晚上要出去抢劫的话,你可以拿走我的大衣,要不你很容易生病的。”
  少年愣了一下,他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这个正被自己打劫的人,不解地问:“你为什么要这样做?”
  迪安兹说:“如果你为了一点钱就甘愿冒着失去自由的危险,我想你可能是太需要这些钱了。也许,我还可以给你更多的帮助。比如,我现在正准备去吃点东西,暖和一下,如果你愿意的话,欢迎你跟我一块儿去。”
  少年迟疑了一会儿,他低下头,不安地把刀子藏了起来,然后跟着迪安兹走进餐馆。
  见到迪安兹,餐馆经理立刻迎上来打招呼。他们在一个角落坐了下来。少年问迪安兹:“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认识你,你是这儿的老板吗?”“不,我不是老板,我只是经常来这里吃点东西而已。”迪安兹答道。
  “可是,我发现你连对服务员都那么客气。”
  迪安兹笑了,“难道没有人教过你要善待别人吗?”
  “可是,没有多少人善待过我。”少年说。
  “那么,你善待过别人吗?”迪安兹问。少年雅言以对,或者是不想回答,低下了头。
  结账时,迪安兹对那位少年说:“瞧,我的钱全给了你,所以我想这顿饭该你请客。当然,如果你把钱包还给我的话,我会很高兴请你吃这顿饭。”少年毫不犹豫地把钱包还给迪安兹。迪安兹从钱包里抽出20美元,交给少年说:“我想从你这儿买一样东西。”
  “从我这儿买东西?”少年非常疑惑。
  “我想买刚才的那把刀子,”迪安兹说道。
  少年犹豫了一下,从兜里掏出那把刀子,交给了迪安兹。(原载《环球时报》洪涛编译)
  由于职业的关系,我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转化差生”或者说挽救“问题学生”的教育叙事。
  为什么一个持刀抢劫的少年,没用多久的时间在社会工作者迪安兹面前就“束手就擒”了呢?固然有抢劫少年残存的良知,固然有抢劫少年原本就是初犯的原因,但事情的转化主要取决于迪安兹的机巧和睿智,更取决于他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及“人之初,性本善”的价值观。
  遇到少年的抢劫,迪安兹首先想到的不是冒死反抗,也不是盛气凌人的教训:“小小年纪不学好?你会坐牢的……”,而是把钱包递给这位抢劫少年。
  假如事情至此结束,那只是一个善于自保,“破财免灾”的故事,丝毫不具备“教育意味”。贵就贵在迪安兹不把它当作一次遇险,而是把它作为一次改变一个少年命运的机会。
  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问题,是迪安兹所有行为的前提,如“这个抢劫的少年可能是初犯”,否则怎么会声音颤抖?“你可能太需要这些钱了。”“也许你没有吃饭”。有了这样的前提才会有其后的行为:他主动连大衣也给了这位少年,请抢劫少年吃饭;水到渠成,不着痕迹地规劝少年:要善待他人,包括普通的厨师、服务生。
  他用语极为斟酌,如“我的钱全给你了”,而不说“我的钱包已经被你抢走了”。他不说:“你把刀子交出来”,而是说:“我想买刚才的那把刀”。一个原本的抢劫者,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缴械投降”了。
  你从中可以看到孔子的“以德报怨”,也可以看到兵法上所讲的“欲擒故纵,以退为进”……
  雨果在长篇小说《悲惨世界》的扉页有这样一段话:“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所以当书中主人公冉阿让偷了红衣主教米里埃的银蜡烛台时,他对警察说:“这蜡烛台是我送给他(冉阿让)的。”一句话改变了冉阿让的一生。
  通常我们面对类似事件、类似的学生时,会怎样应对呢?
  首先想到的这是个“坏孩子”“这是违法行为”“应该严罚,以儆效尤”。然后在语言上必然是尖刻的、命令式的、不容分说的、不问青红皂白的。似乎愈严厉愈好,愈有利于学生改邪归正。
  西方有谚语说:孩子犯错误上帝也是允许的。学生犯错误多为初犯,有偶然性和随机性。迪安兹从其穿着瞬间看出他是初犯,是战战兢兢的;看出他是生活所迫,破衣烂衫,食不果腹,需要以非法的手段获取钱财。这样的孩子犯罪,社会是有一定责任的。这样的孩子是有救的,引导得当,可以改邪归正。倒是一味地“严惩”反而会把孩子推向“反社会群体”。这是这则故事给中小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启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三化学复习浅谈
下一篇: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0 13: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0 13:51:0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供论文查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