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能培养学生寻根究底,溯本求源的能力,能培养学生坚持真理、锐意进取的精神,是训练思维的进取性的好方法。常有疑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然而在我们现在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质疑能力逐渐的消失,由此而导致学生创新精神的匮乏,创新能力的低下。学生质疑能力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又怎样唤起学生质疑意识?
一、学生质疑能力消失的原因分析
1. 学生对教材和教师的过份迷信
传统数学教学中学生把教材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视为金科玉律,学生对公理、定理、例题的正确性和教师的权威性不会,也不敢怀疑和反驳。这种传统“唯上唯书”的“灌输式”教学方式抹杀了学生的怀疑精神,使学生心中的疑团止于教师和课本的权威,是对学生创新激情和质疑能力的一种扼杀。
2. 学生缺乏质问的时空
课堂上教师争分夺秒地讲重点、讲难点,学生在课堂只能静听、接受,疲于完成各种课堂练习,根本没有思考和提问的时间。这样的教学环境形成了学生消极的、被动的学习心理。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质疑能力的消失,则成为必然。
3. 学生的学习方式存在问题
依赖心理。课堂中教师给出问题后学生才去思考,没有问题则就雅所事事,自己不能根据课本和所学知识提出问题。解题时期望教师提供详尽的解题示范,习惯于一步一步地模仿硬套。
定势心理。在较长时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教师习惯性教学程序影响下,学生形成一个比较稳固的习惯性思考和解答数学问题的思维格式和惯性。
二、唤起学生的质疑意识,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1. 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
人们的行为是受到一定思想观念支配的,学校的教育教学也是如此。有什么样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活动。教育教学思想和理念的转变,是教学行为改变的前提条件。学生质疑能力的严重缺乏,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支配下的教学方式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先要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数学教育不是单纯的传授数学知识,更应是训练思维、启迪智慧的桥梁。其次,必须树立新型的教学观。课堂教学不是单一的传授数学知识、解题经验的过程,而应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是师生知、情、意、行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的价值已不再是单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第三,必须树立新型的评价观,使评价能促进学生质疑意识的形成和质疑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多种智力潜能的开发和人格的完善。第四,必须树立新型的课程教学观,实现“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充满挖掘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这一丰富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去追求。
2. 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
一个人的创造力只有在他感到“心理安全”或“心理自由”的条件下,才能获得最优表现和发展。只有思想不受束缚,才会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否则,学生就不会多思,也不敢多想,有了问题也不敢多问,有了想法也不敢多说。因此,营造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环境,则成了教师的职责。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角色。教师要从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权威变成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平等地参与学生的讨论,平等地与学生进行经验、知识、情感的“对话”与交流,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教师在教学中预留适时、适度的空白,保证学生提问的时空 。这种预留的“空白”指的不仅仅是在教师讲解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还包括在教学的适当处留一点给学生“既要跳起来又能抓得到”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解决。第三,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增强学生质疑意识。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创造者和成功者。成功的体验会让学生感受到提出问题不只是解决了心中的疑团,更是新一轮挑战的开始,它会激起学生探索、研究的欲望。因此,教师要及时抓住契机,让学生体验强烈质疑意识所带来的胜利和愉悦的感觉,以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质疑意识。
3. 改变教学方式,为唤起质疑意识创设情境
研究开始于疑问,疑问产生于情境,所以设计一个好的质疑情境是能否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明确探究方向和目标的首要问题,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创设质疑情境。
通过实践操作产生质疑情境。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质疑意识的基础和源泉,或许在刚开始参与数学活动时,学生并不明确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但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步进入数学质疑情境。例如:在学习“圆锥的侧面积”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先动手,用什么方法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长方形纸片折叠成圆锥体?沿圆锥体的侧面剪开后又是什么图形?
引入实际问题,在生活中产生质疑情境。在教学中以实际问题引入,既让学生觉得数学的学习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使学生体会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数学质疑意识。例:某商店引进甲、乙两种类型的计算器。其中甲种降价百分之十销售,乙种提价百分之十销售,现两种每块均卖八十元,若两种计算器各卖一块商店赚了还是亏了?
4. 注重思维培养,激发学生质疑意识
提倡大胆猜想。牛顿讲过:“没有大胆的猜想,便没有伟大的发现。”猜想是创新的萌芽,它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形式,更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猜想对学生研究问题起着雅法估量的作用。数学教学中,不论是概念的产生,定理、公式的发现,规律的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的选择,处处可以先引导学生去猜想。例如:让学生大胆地猜一猜,在一张正方形的纸上减去一个三角形,看剩下的是一个什么图形。雅论学生能否猜出,或猜想是否正确,都丝毫不影响猜想的价值。对问题合理、大胆的猜想、假设,正是学生有强烈质疑意识的一种表现。
增强批判意识。数学的批判性品质是数学能力的构成要素,也是衡量数学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准。敢于批判,敢于打破定势思维,才会使疑问变得更有研究的价值,才可能出现有创造性的见地。通过批判思维的培养,帮助学生转变观念,树立开放、新颖、不拘常规的理念,鼓励学生“突发奇想”、“节外生枝”,发表自己的主见,敢于说“不”,从而使学生有了更多的质疑空间,激发了学生潜在的质疑意识。
责任编辑 罗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下一篇:运用元认知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