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驱动+强化训练”高三备考教学模式探究

[复制链接]
查看: 866|回复: 2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0
发表于 2020-8-10 16: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探究一个既能兼顾高三备考复习、有好的高考成绩,又能兼顾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的新的高考备考教学模式已迫在眉睫。经过多年的思索和尝试,我们探究出了一种新型的高三备考模式――“问驱动+强化训练”,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高考成绩,而且有助于学生各种素质的提高。
  “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教学的基本程序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合作探究,亲身体验→教师讲解点拨→强化训练,巩固消化。
  一、教师提出问题
  “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模式选择“问题”作为教学的载体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
  雅论教师“讲授”多么精彩、有效,教师的讲授都是有限的和零碎的,或者说是辅助的,教师一定要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能激发学生“投入”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就是有效地“提问”并“激发”学生思考、讨论,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始终保持亢奋状态。高三备考有效教学的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的学习状态。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更重要的是长久维持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状态,它取决于教师的“提问”是否有效。
  课堂提问是高三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高三课堂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教学方法,一个好的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思考中得到启迪,产生联想;使教学中重点、难点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提问中渗透、理解。
  有效的“提问”意味着教师所提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或学习兴趣,且这种注意或学习兴趣让学生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能够使学生展开积极讨论。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积极性,它能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情景中。
  教师课前需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把教学内容编拟成一个个问题。教师要紧扣教材,紧扣目标,多用书上原题或变形题。问题要编得有目的性,一题一个侧重点,做到题题有所得。问题要编得有典型性,能代表一个类型的解题规律,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问题要编得有全面性,既要注意知识的掌握,还要注意技能的训练、智力的开发和品德的培养。问题的类型除了习题式问题,还要选用操作性问题、应用性问题和社会实践性问题,可选用探究性问题,以及开放性问题和诱导学生提出问题甚至提出非常性问题的问题。问题要编得有层次性,低起点,小台阶,由易到难,串联成组。
  教师在课堂上抛出问题时,要注意抛出问题的间歇性原则,不能集中某个时间段抛出,要细分为上课前、上课进行中期、上课进行后期。
  二、学生合作探究,亲身体验
  给出一组题,先让学生练习,教师暂不作讲解。练习时,教师要明白练习形式的多样性。除了笔练之外,自学、观察、实验、猜想、朗读、讨论、制作、表演、搞调查、听录音、做游戏等都是练。一节课的题目,要分成适当的几个题组,抛出一组练一组。要强调练习的群体性。通过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动脑。要明确练习的目的性。练习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诊断,让教师诊断学生,让学生诊断自己,现场暴露知识和能力的缺陷;另一方面,最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遇到问题,在练习中产生困惑,产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感受,激发探索求知的欲望,培养积极思维的习惯,增强听讲的方向性和选择性。因此,要掌握好练习的时控性。练的时间不要太长,达到发现问题的目的就要立即停止。每抛出一组题,通常都要限定练习时间:容易的题,限时完成,着重训练速度;较难的题,限时停笔,以腾出时间点拨。明明已经做不下去了,还在那里练呀练的,就只能是浪费时间。学生练习时,教师一定要在行间巡视,或发现问题,或个别指导,也可在台上作预备性板书,或列式,或画图,以充分利用每一分钟。
  三、教师讲解点拨
  学生练习过后,迫切希望教师讲解。发现问题的,希望释疑解难,指点迷津;一帆风顺的,也希望对正答案,得到评价;探索性的问题,更希望验正猜想,明确结论,以吸取判断失误的教训,或享受小小成功的喜悦。教师的讲解,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而要有的放矢,重在点拨,切实切中要害。这就要求教师,课前要对题组亲自解答一遍,体验思维过程,以便对学生可能出现的疑惑有个基本的估计,课中要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巡视,以及时发现他们的错漏,讲解要有详讲、略讲和不讲之分,做到重点突出,已经清楚的一笔带过,疑难错漏处着力挑明。这时的寥寥数语,就会有如夏日的甘露,旱季的喜雨,点点滴滴入心田。点拨些什么?对复习性问题,通常是在理解题意上点拨,或在思路探索上点拨,或在知识结构、知识运用上点拨,或在方法技巧上点拨,或在解题规律、答题模式上点拨,或在记忆技术上点拨,等等。点拨有三个层次:释疑解难是第一层次,点化是第二层次,升华是第三层次。
  四、强化训练,巩固消化
  课堂检测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本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并进一步发现解决学生在本堂课学习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设计的检测题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以教学重难点为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既能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运用能力,又能检测出学生对主要内容的理解感受能力,还要检测出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灵活掌握检测时间,课堂检测这个环节不能拘泥于某个固定的时间进行;也没有必要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内。
  习题的设计非常重要,当堂检测的习题要少而精,必须紧扣当堂检测的知识点,这样既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重难点,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检测学生是否对概念定理理解。
  对简单的题,学生普遍掌握得较好的题,教师进行点拨的过程,也是学生巩固消化的过程。但对较复杂的题,学生普遍掌握较差的知识与技巧,常常需要专门留下时间让学生当堂巩固消化,力求做到堂堂清。
  “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模式的基本精神,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目标导控,问题教学,先练后讲,反馈矫正,细化操作,发展思维,寓乐于学。“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模式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和发展性等基本特征。
  “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模式要求课前编拟学案。这种经过程序化设计的学案内容,可以很方便地制成课件,借助多媒体平台辅助教学,使学生眼、耳、手、脑并用。通过人机交互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学生就会学得更加生动活泼,更加积极主动。由此可见,“问题驱动+强化训练”模式可以为现代化教学手段提供广阔的用武之地。
   责任编辑 罗峰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校教育中道德教育浅见
下一篇:对声乐教学的浅层阐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0 16:0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优质论文资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98

帖子

524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45
发表于 2022-3-14 04: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