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乳源瑶族自治县民族实验学校是一所招收纯少数民族学生(瑶、畲族)的县直学校,学生百分之九十都是瑶族。在确立学校特色建设目标上,既要从学校是少数民族教育学校的实际考虑,又要考虑瑶族学生的特点和瑶族文化习俗等因素。为此,学校在“以人为本,传承创新”的办学理念引领下,以瑶族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宗旨,在传承瑶族文化的特色建设中以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环境文化等文化建设培育学校特色的精气神,形成民族学校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与精神内涵。
一、开发瑶族文化校本课程,推进特色教学建设
学校在开展特色教学活动的实践中,为传承好县域文化、瑶族文化,组织教师了解瑶族文化,收集瑶族的有关传统艺术、体育活动等资料,走访相关文化传承人,深挖瑶族悠久的历史、民间艺术,理解瑶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开发乳源瑶族乡土教育类课程。学校先后编写了《乳源瑶族习俗文化》《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瑶山生活与物理》《瑶山生活中的数学》《乳源瑶族文化教育》《瑶族刺绣》《瑶族历史与民情风俗》《瑶族民间故事收集与赏读》等瑶族文化特色校本课程用以辅助教学。
值得一提的是,瑶族是一个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在日常教学中,瑶族老师发现瑶族语言的表述方式与汉语的表述有所不同,导致不少习惯讲瑶语的学生在说话、写作表达时出现语言错误。为了区别两种语言,为了提高瑶族学生的学习水平,学校在上级行政和业务部门指导下合作探究,用字母、音标等语音符号编写完成了乳源瑶族自治县地方乡土教材《瑶语》,并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在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究。
通过瑶族文化校本课程与地方教材的辅助教学,学习了解瑶族的历史人物故事、民俗物产、民间艺术,让学生了解瑶族,培养学生对瑶族乡土文化、乡土艺术的认知和理解,激发瑶族学生继承学习民族文化的热情与积极性,从而使乳源瑶族县域文化在传承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更推进学校特色教学活动的改革步伐。
二、让特色教学走进课堂,形成学校鲜明个性
创建学校特色,目的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合格的基础上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促进学生成才。开设兴趣小组特色教学,参与的学生只在少数。如何让每一个学生都融入到学校特色教学活动中,面向全体,全面促进学生发展呢?
在学校特色的建设上,提出“合格+特长”的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目标,成立了“瑶族文化走进课堂”的课题小组,带领特色教学的老师研究探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逐步将艺体类特色项目纳入常规课堂教学,即在音乐课堂融入瑶族山歌教学,在体育课堂融入押加、板鞋、高脚、蹴球、陀螺、竹杆舞的教学,开设全校女生瑶族刺绣课(或在美术课中融入瑶族刺绣教学),在小学高年段学生中开设《瑶语》教学等。此外,学校还综合了中学生韵律操、校园集体舞和瑶族小长鼓舞的动作、韵律等,融入瑶族小长鼓,编排了具有浓郁瑶族特色的课间操――长鼓操,打造全校性的民族特色学生活动,使大课间操成为学校民族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
让特色教学课程走进常规课堂教学,利用课堂平台,充分发挥学生民族特长,使全校民族学生都能参与、学习至少一种的少数民族特色项目,都能传承掌握至少一项民族技艺,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综合素质,形成民族学校鲜明的教育个性。
三、传承瑶族文化,培养学生民族精神
学校特色应能满足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显性的、外在的形象,更应具有隐性的文化内涵和办学的独特神韵。民族学校在创特色教育中不仅有外在的民族特色的标志性设计,如建筑特色、文化长廊、校园绿化等,更应在开展民族特色教学中,抓住一系列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教学的活动机会,挖掘其中潜藏的民族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民族精神、人文精神,形成校园文化的民族精神内涵,为学生成长、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学校针对民族学生普遍存在的较强自卑心理,缺乏自信,教育观念传统,求知欲不强等弱点,在学习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中融入民族团结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内容,教育转化学生,培养学生自强、自信的精神面貌;在学习创新活动中增强彼此之间的了解、促进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激励民族奋进。如学生在传承学习、创新发展瑶族刺绣、瑶族山歌中了解本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等,增加对瑶族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去认识祖辈勤劳耕耘、自强不息的品质,感悟先人战胜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心愿等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责任感;开展板鞋、高脚等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既教会学生掌握民族技艺,又锻炼身体,更在合作竞争的运动中培养了团结合作和自强、自信的精神品质。此外,学校举办每年一度的校园艺术节,让学生不但有学习参与的机会与平台,更有创新、展示自己民族才艺的大舞台,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高。
责任编辑 黄日暖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下一篇:生物教育技术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