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提升中学生素质的主渠道,也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有利于素质教育功能的实现,有利于中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教学,形成多元化的测评机制将有助于素质教育贯彻、落实。
【关键词】: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12-0-02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推进素质教育进程中的现状
(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足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素质教育方面的实际效果不容乐观。很多学生要么找借口不来上课,要么上课时做其他事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上,不专心听讲的、睡觉的、小声说话的学生大有人在。[1]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
1、学校主要是学校领导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人将高校领导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总结为“文件口头上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思想上重视不够导致行为中的不作为。管理机制不完善,不舍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计中投入时间、精力。许多中学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卷考试,使得老师、学生都不重视这门课,使课程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2、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对自己教学任务定位过低,认为该课程主要是让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有一定的了解,通过授课简单讲解统编教材,将教材上的文字交代下去,就算完成教学任务,在当今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这一终极目标远远没有实现;再次,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不够。有的学生对学习该内容产生厌恶感,认为一些歪理学说更有道理,受现代传媒一些反面知识传播的影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有所偏颇。再者,在升学竞争日益激烈的现实压力下,中学生过多的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语、数、英等课的学习,而忽视对自己道德修养的提高上。
(二)教学思想和方法有待重新审视
部分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关系,雅法做到教育与教学的完美结合。教学思想尚未上升到教育的高度,没有将培养中学生的素质纳入到授课目标范畴。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简单地通过理论说教式不能很好地提升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也是教师的基本使命和主要工作。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通过基础理论的教学,找到较好的育人结合点,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有的教师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手段落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够,缺乏生机和活力;有些教师对理论阐释较笼统、较学术化,学生听不懂,重视教育效果而忽视了教学方法的更新与多种手段的运用;有的教师从师素质欠缺、教学经验不足,教学语言平淡,艺术技巧等不够,使教学缺少针对性、吸引力、启发性和实效性,影响了教学效果;大部分课堂教学采用的是单纯讲授的形式,虽然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运用讨论、社会调查等多种方式,并采用了电视录像、多媒体教学等手段,但还没有形成多元的、个性化的教学模式[2]。
(三)教学目标错位,测评机制欠完善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根本目标应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经常被定位为与其他学科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样,只注重对学生的“知不知”、“会不会”的基本知识传授上。通过考试或考察的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则通过死记硬背而应付性地完成学习任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和测评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环节。现在大部分初级中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试测评机制由于上述教学目标的错位而相对滞后,考试测评机制方法单一,雅法真正体现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学生的素质单纯从试卷上的分数高低去衡量和评价,导致其评估的不科学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完善的若干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师首先要自己转变观念,明确该课程设置的科学目标。传统的说教和知识灌输与传承已不是当今的教学目的,在素质教育的今天,高校中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激发其高尚的情操,提升其综合素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置的重要目的。
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以教师的“教”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已不可取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主动思考,探索实践,充分展现其“主角”形象,而教师在其中充当主导的角色,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研究问题,学会选择,探索真理,实现自我教育。当然,这对教师自身的素质雅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正人”必先“正己”,使自己率先垂范,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
(二)改革教学内容,树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学体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各门课程都涵盖丰富的人文因素,教师如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进行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人文知识里,将比较枯燥的内容变成较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材料,需要教师具有一定的智慧。当代的信息技术给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带来了新的课题,也给两者的融合提供了新的机遇。例如,网终的出现和发展对中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关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遇到过传播不健康思想的网站。面对混杂的网络信息,绝大多数学生的价值取向是正确的,但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政治辨别力不高,也会形成不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这种状况对于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也是十分不利的。因此,为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把网络工作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对待,对网络上出现的有偏思想政治方向的内容,及时整理转化为教学内容,对学生们感到困惑、迷茫或已误导学生的内容进行讲解、分析,以减少甚至扼杀一些不良思想的渗透。
(三)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启发性、趣味性
1、案例教学。素质教育中,以被教育者的主动性为主,代之以应试教育中被教育者以听为主。对于案例,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很大,由于没有“标准答案”的束缚,学生可以联系实际充分思考,达到主动学习素质养成的目的。作为一项传统而经典的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在高校一些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得以广泛应用。[4]那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实施案例式教学,同样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尤其是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效果明显。
2、辩论式教学方式的引入。辩论式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它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中学生成长的特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师要在辩论式教学中尽力为学生创造主动性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想办法克服辩论式教学的缺陷,最大限度地发挥辩论式教学的优势,活跃课堂气氛,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活力。
(四)形成多元化的测评机制
要科学地对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进行评价,通过传统的试卷考查方式是难以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的。多元化的,可行的测评机制,笔者认为可以采取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过程评价通常安排在教学过程中或者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是教学过程中督促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和不断进步的有效手段。结果评价是为了考查学生是否达到了相应的教学目标,判定最终的学习成绩而采取的评价方法。结果评价一般是安排在教学活动结束时进行的一次性评价,如期末的考核或者考试等。只有把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只管结果不管过程,或者只顾过程不管结果的考评,都不能全面客观反映教学的真正效果。[5]
开展自我评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找出自己的差距,以促进自我的完善。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也能够获取来自学生自我发展的清晰信息,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他人评价包括教师评价与学生相互评价。学生朝夕相处,相互之间进行评价更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而教师评价对学生来说具有参考性和权威性。因此,综合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够得出相对客观、准确和公正的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2]王绪成,左守志.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素质教育的现状、原因与对策[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3]兰岚.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素质教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5).
[4]梁敬东.缺席与断裂――有关失范的社会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115.
[5]李情.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文化素质教育向结合的教学改革探索[M].教育探索,2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篇章格律论对大学生英语篇章连贯理解影响下一篇:对哈尔滨体育学院篮球专修班学生篮球意识的探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