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改革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确立了新的思路和新的目标。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摆脱出来,向着新的、符合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和身心健康以及养成终身体育需要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迈进。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既学习了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做法,已被当代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健康第一”指导思想和终身体育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的学习动机、选项状况,师资力量、场地器材配置等情况,同时对其他院校进行了调查。通过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研究,探讨按个人需要选择体育项目,解决现行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同时,也可以提高大学生自我锻炼身体的能力和运动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认为,应以俱乐部型体育课取代现行体育课形式。现在按传统教学模式上课,内容单调,方法单一,不顾学生的需要,不分水平高低,体质状况,一刀切,好的差的都没有积极性。实施俱乐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自身条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锻炼与训练,这样学生能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真正地体验参与体育带来的快乐,能提高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也能真正地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传统体育课程中,教师单纯被动地作为体育课程执行者的角色,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课程目标仅仅局限于“掌握技能”或“增强体质”,课程结构也只是每周一次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几乎都是重复中小学的教学内容,而评价体系也是以追求绝对运动成绩为标准的。俱乐部模式教学中要求教师、学生都主动参与课程方案的设计,教师处于指导地位,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并且学生可以自主选师、自主选时、自主选择运动项目,学生由过去重视眼前的达标成绩转变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价值观。这种模式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对教师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专业水平应更高否则难以适应学生的要求,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要不断创新,“老一套”就不受学生欢迎,还有一种“压力感”。我们现在的体育教学是以技术教学、技能培养为主导思想,身体素质、运动成绩为主要要求。具体表现为重技术、轻理论、重形式轻效果,偏重技术、技能教学,忽视体育文化内涵的挖掘、学生个性的发展和体育能力及“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等。大多数教学内容重复、单调,实质上成为中学体育教学的重复和延续,忽视了成年学生与未成年学生在身心发育方面的差异,造成高校学生对于“体育”的片面的认识,不少人尚存有上体育课只是“玩玩而已”的观念,有的则是为了完成课时。
体育教学实行俱乐部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运动水平、体能进行选项学习,并允许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改换其他项目进行学习,改变了以前单一计划、单一内容、单一进度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一个自主、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锻炼,在这种学习环境中学生有情趣,自然学习积极性高,促使每个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掘和发挥滋生的学习潜力与身体潜能。俱乐部模式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锻炼、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启发、自我完善、自我教育,而且对教师的业务能力的提高。
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度,同时也给管理带来很大难度。一些运动项目,特别是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项目,选课人多,师资力量不足,由于场地限制,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和选择。未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如上述方面得到改善,“俱乐部型”体育教学模式定会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应加强教师业务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教师资源是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第一资源,派教师去进修、学习,扩展教师的知识技能体系。对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建设引起高度重视,增加场馆投资,加快场馆的设施、功能。因为一个学校体育活动开展的内容丰富、形式的多样,不仅反映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面貌和校园文化氛围,更重要的是显示着一个学校的办学竞争力。加强理论教学,加强宣传引导。理论指导实践,理论知识的缺陷,使很多学生的体育行为处于盲目状态,要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讲座等形式,宣传体育文化内容,扩大学生接触体育知识的渠道。
参考文献:
[1]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 )81 -818.
[2]纪秋云,高丹.大连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2002,25(2)232-234.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喀什师范简笔画”教学有效训练方法下一篇:班主任工作机制长效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