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实验作为教学方法的一种基本构成因素,是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归纳演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进行学习和研究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素质。同时,实验又具有直观性,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提高认识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
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曾对中、美两国学生进行一番比较后指出:“中国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基础知识丰富、扎实,且善于考试。但他们却普遍存在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提出问题等缺陷。”大量的资料信息表明:过去中国基础教育最为突出的弊端之一,就是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正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长期熏陶下结出的苦果。面对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学科之一的物理教学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如何来加大实验教学力度,改进实验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以推进物理素质教育,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努力创造条件做好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教材中出现最多的实验,与知识内容紧密相联,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头戏”。为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根据教学要求,将部分原理简单明了,仪器便于准备的实验,如表现物体惯性的实验、扩散快慢与温度关系的实验等,安排学生课前预习并先实验几次,讲授时让学生上台演示。这样,一方面由于学生要上台演示实验,其准备实验的积极性、主动性特别高涨,学生们为获得更好的演示效果对实验反复研究,反复实验,不断改进,培养了其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另方面又可减轻课堂压力,使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也能有一定时间及时进行应用练习,易于当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特别是那些后进生通过自己成功的实验,树立起学习物理的自信心,从而变得对物理爱学、乐学,也就逐步学得比较好了。
二、多让学生参与实验操作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根本目的与任务应该是:通过实验的操作、观察和结果分析手段,使学生最有效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生产和科学技术所必需的基础物理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不能孤立地把大脑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忽略在手脑并用的实验活动中学生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创造才能、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学习《透镜》这一节时,学生知道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那么将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正对着太阳,在光屏上你将观察到什么?用你身边的凸透镜和凹透镜试一试。这个实验的简单易操作性注定了学生的积极参与,当他们认真实验并且有所发现时,“凸透镜的焦距的测量”问题就迎刃而解,而“凹透镜的焦距的测量”这个学生学习中的难点问题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难了。一方面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培养,更重要的是因为有了成功的喜悦,学习兴趣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三、指导学生进行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
在课外实验中没有现成的器材,这就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寻求性能相似的代用品,雅疑会让学生动手、动脑,这必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课外实验一般是学生一个人在课外或家里完成,实验的过程必须一个人组织,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必须一个人解决,这就必然会增强学生的探究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了“光的反射”后,让学生自制潜望镜;在学了“重力”后,让学生在家里做“鸡蛋不倒翁”;在学了“串、并联电路”后,让学生设计楼道开关,问题抢答器……这些实验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情感,学生的创造力有了提高,探究能力也得到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发现:每一个实验的成功都来之不易,每一个实验都会给自己带来收获,都会有新的发现。课外小实验和小制作与教学进度同步,这样能对知识起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由于条件的限制,不少中学都不能开齐和开足教学大纲中规定的物理实验,很多时候是老师做实验学生看实验,甚至是老师说实验学生听实验,这些都是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一个个丰富的小实验和小制作能弥补了课堂物理实验的不足,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
四、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
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所以,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很有必要。教师应该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动手做实验、并在实验方法上给予全方位指导,通过各种考查手段促进、加强学生实验,并且从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做起,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一篇:幼儿音乐启蒙教育之我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