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这是全新的21 世纪的时代特征,知识经济的繁荣更是丰富了“新”的含义。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新型的人才,各个高校都在努力的培养知识性的人才,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忽视了这类人才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为扭转这一现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国家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高师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作为重点之一,成为教育改革的热点。
【关键词】:课程改革、体育专业、专业技能
作者简介:王德民(19 1―),男,汉族,辽宁省庄河市人,1984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本科,现任鞍山师范学院体育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中图分类号]:D 3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1 2-01
前言
新的时代给各个高校提供良好发展条件和氛围的同时,也给它们带来了一系列的任务和课题,高师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是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明确指出,“本纲是国家对大学生在体育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制定体育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在高校的各类课程中,体育课程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就要求要有素质较高体育教育人才的存在,而高师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又是决定体育教育人才素质提高与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将从高师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入手,来分析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现存的问题及改革方案。
一、高师体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原动力”,中国教育事业中存在的各种矛盾,直接的推动着中国教育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从古代封建制下的私塾教育,到后来清末的学堂教育,以及新文化时期的西式教育,近代的新型教育,其改革的次数和规模都是很可观的,中国的教育改革有久远的历史。所以,高师的体育专业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项内容,也是应教育改革的时代背景而发生的。
2.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不仅决定了教育要走改革之路的必然趋势,更是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目标、乃至改革的规模。历来的教育改革的时间经验告诉我们,要把课程改革放在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当然高师的体育专业的教育改革,也不例外。高师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有效,直接的决定了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否。
二、高师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大多数的高校的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与之前相比都有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还是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问题,高级师范类院校的课程设置也不例外,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高师对体育专业的学生的重视点,仅仅局限于体育知识的学习和体育技能的锻炼上,忽视了他们对其他科目文化知识的学习。传统的体育训练模式枯燥雅味,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单一的以专业运动成绩为衡量标准的模式,更是让学生忽视了日常的健身习惯。
2.高师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往往比较单一,设置的重点只是片面的放于与体育有关的专业课程上,对其他的选修课程基本都忽视,这也是导致高师体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偏低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3.体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体育理论知识类的课程与技术类的课程比例相差过大,造成有些院校的体育专业的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突出,相反,一些体育院校的学生只是技术类的茫然者。这种比例的不平衡性,必然会给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
4.作为师范类的体育专业学生,相当一部分数量的学生会从事教育教学方面的工作,对他们而言,实习这一实践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有些师范类的院校,在在校学习课程和校外实习课程的划分并不是很清楚,安排不是很有效,造成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空虚期,和初次任教时的经验缺乏,这也不利于他们以后的就业。
三、高校体育专业课程改革方案
1.在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当代,人的全面发展也逐渐被提到发展日程之上,人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受到重视,这就要求体育教师也必须是高素质的人才。故而,高师要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学校应该采用相应的考核制度,要求体育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同时用淘汰制来选取优秀的教师上岗,辞退不合格的老师。只有体育专业教师的水平有了整体的提高,才能促进高师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2.高校还应该建立一套多元化课程评价体系,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质量,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只有建立了多元化的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才能改变以往高校传统体育课程中存在的缺陷。
3.传统的体育教学(尤其是体育专业教学)都是采用“强灌”式的教学方式,只是一味地强调动作要领和机械的训练,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这就让枯燥的学习成为了沉重的负担,被动式的学习,大大的减弱了教学的效果。体育教育既要有高效的教学方法,也有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式的学习,更能够得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简言之,高级师范类院校体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不论是对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还是对社会、经济的健康有效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这种改革涉及范围较广,包括课程设置本身的改革、教师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育理念的改革等方面,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工作中逐步的实现。当然,国家的相关政策的规范与相关资金的投入,社会各方对体育教学事业的支持,以及广大社会群众的关爱,都是体育教育事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陈喜珍,李湘浓.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2004。
[2]龚正伟.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2。
[3]毛振明著.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3]杨建兴,张川.社区体育:师范体育专业发展方向[J].20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关于在化学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下一篇:探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和提问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