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适应素质教育的发展,初中化学教学一定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索能力为核心。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展现思维过程。遵循认知规律,使学生能自觉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开发智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索能力的目的。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要改变教育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作为一名化学教师,经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认为“角色互换课型”是比较成功的课堂模式。
在传统的课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十分明显。教师讲、学生听。而作为主体的学生更多的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受到了很大的压抑,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因此,导致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在新课程改革中,提倡教师改革教育观念,洗脑、换脑。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让学生动手参与实践,自主探究为主,教师组织引导,这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就是“角色互换课型”。
一、设计新课型
教师角色的转变,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互换。变教师为“学生教师”的教,而“学生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教师则成为一名学生,“教师学生”既可以质疑又可以释疑。在整个课堂活动中,教师组织任务下降,“学生教师”则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在每一节课上,可以安排一名或多名“学生教师”组织课堂,完成教学任务。
二、“角色互换课型”适用的范围
角色的互换,就同时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观念的转变。作为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究。甚至大部分时间要由台下走到台上。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勇气,更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上课前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进行全面的了解,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锻炼。在初中化学开始阶段,由于学生的化学知识还很有限,“角色互换课型”还不能在每一节课上实行,一般只能在难度不大的新知识传授课、巩固知识课、复习课上使用。
三、实验过程及教师行为
不论是传统课型还是角色互换的探究教学活动中,教师都积极提倡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达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在学生预习之前,要给学生指明在预习时找出本节的知识点有哪些。在这些知识点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有哪几点,比较难理解的知识点有哪些,本节课所学知识点与我们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也就是说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如果“学生教师”在预习时能达到以上要求,那么“学生教师”的备课将不再困难。对于巩固知识课及复习课的课前准备,“学生教师”同样从所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和结合点出发,有目的进行准备。如果教师仍担心某些知识点被“学生教师”疏忽。可以在“学生教师”备课之前给出一些关键词进行提示。例如,在学习“乙醇、醋酸”时,为了使“学生教师”备课更细致、充分。课前准备时教师给了六个关键词:俗称、化学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工业酒精。并要求学生在备课时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多回顾一些生活中涉及酒精的问题。这些关键词起到了提示作用,“学生教师”在备课时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了解和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讲课时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讲解自然、深入浅出、贴近生活,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
在“角色互换型”的课堂上,作为教师都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
⑴组织者角色。“学生教师”上讲台讲课前,难免有些胆怯,没有信心。因此,作为“教师学生”则应鼓励学生增强他们的信心,缓解“学生教师”的紧张心理。课后,“教师学生”还应对“学生教师”的课作出评价,指出优点和缺点。当然指出缺点时要讲艺术,不能使用过激语言伤害“学生教师”的自尊心。把握好每个细节,给出肯定性评价。如果“学生教师”有遗漏的知识点,“教师学生”应给予补充。例如:在讲“水的组成”时,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既教书又育人。
⑵观察者、培育者的角色。既是“角色互换型”的课堂,那就应该要求学生完全进入角色,同时教师也应该进入“学生”这一角色,真正达到角色互换。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课作好记录,包括“学生教师”所讲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正确性和合理性,讲授过程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讲授内容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授课程序安排的是否合理,导课是否自然,组织教学是否灵活,难点的突破方法是否得当,重点是否得到突出,板书的条理性,教态、语言及知识内容的和谐性,还有教具的使用情况等。对于“学生教师”未涉及但有可能解答出的问题,教师应用适当的方法给予提出。例如:“学生教师”讲乙醇的可燃性问题时,指出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此时,作为学生的教师也可以举手发问:老师您能否用实验的方法证明酒精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这样迫使“学生教师”思考这一突发问题。这时,“学生教师”就会点燃酒精灯,然后,用一干燥的烧杯罩住火焰的上方。一会儿,烧杯的内壁上出现水珠,这就证明酒精燃烧后的产物有水。通过这一实例,充分证明学生的潜力很大,关键是教师要注意引导,充分挖掘。同时作为学生对于这一成功的试验也增强了信心,有成功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
学生角色指在“角色互换课型”的课堂上教师要扮演学生的重要角色,课堂上要认真听讲,同时还要积极回答有难度的问题。并且在回答之后要层层设疑,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如,在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时,在回答完二氧化碳的性质后,可设置这样的系列问题:①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有何现象?②用浓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后,石灰水是否变浑浊?为什么?③怎样证明上述②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入氯化氢气体?然后引导学生层层解疑,由易到难、由表及里,从而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目的。
教师角色在“角色互换课型”的课堂上,尽管在形式上进行了角色互换,但是作为教师来说,还应该扮演好教师的角色。课前要组织引导,课后要积极总结。对于本节的知识点、重点,应强调学生重点掌握。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难以解答,作为教师在课后还应积极回答学生的疑难问题。同时,还应对本节“学生教师”的备课,教学活动作出评价。评价时多指成功点,对于不足之处要委婉提出。并且指出下一节课的内容、要求以及“学生教师”的人员安排。当遇到“学生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课较混乱时,教师要积极协助,像一名导演那样,贯穿在一节课的全过程。
通过近两年的积极探索、实践。发现“角色互换课型”课堂能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地位。这种课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真正意义上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参与意识,对学生综合能力(质疑探究能力、实验动手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新精神)的大检阅。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在教学生的化学成绩明显高于其他学校的学生,中招考试名列前茅。“角色互换课型”给学生提供了发挥潜能的巨大空间,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展示,通过成功展示,认识自身的能力。通过成功的登台演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时,对教师本人也是一种挑战,从台上走到台下,对大部分教师来说,不仅仅是勇气,更需要胆识,真正把自己回归到主导地位上来。
由于“角色互换课型”是一种新生事物,需要广大化学教师改变教育观念,大胆尝试,积极改革和不断完善,打破陈旧的授课方式,重新找回自己的位置。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授课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全面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初探高中作文教学理念下一篇:教师的精神―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