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如何上好每一堂课,如何从课堂开始以新的思维创建出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本文重点探讨教与学,被动与主动的问题。
关键词: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转变教学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如何实施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领域的重点话题,教育界的各个有识之士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实践着。深化教学改革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保障也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实行教学改革的必须性是确定的,关键是如何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稳步推进的改革。首先要求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慢慢地转变和更新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给以后的教育改革的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前,课堂教学仍是各级院校教学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学改革的重点必须从课堂教学开始,因此执教者的课堂教育理念的转变以及新的教学模式的构建,成为了当今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的课题。
首先我们的教育改革的方向不能脱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我们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能让每一个学生更好的发展”。其次要搞清楚目前的教育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改革方式。第三改革要抓住重点从课堂教育开始来突破传统的教育方式。既然传统的课堂授课方式不易改变,那么我们就应该把如何提高课堂上课的质量和效率作为我们教学改革的重点。因此做好教学改革必须做到一下几点:
一、以学生为本,转被动为主动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教师要采用激发式教学,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真正地认识到是“我要学”而不是被迫学习。因此教师的功课就需要做充足些了,课堂教学就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如何学习和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如何引导如何激发学习兴趣恰恰是我们讨论教学改革的重点。如何引导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应根据每科具体课程的特点来制定方案。总之教学形式应当是灵活多变的而不是灌输式的。而现阶段需要要我们亲身去实践和总结,以我们的实践和努力来实现课堂教学轴心的转变。
课堂教学能不能从“被动学”向“主动学”的转变,关键在于教师。要实现学生从“被动学” 转变为“主动学”这一要求,首先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再不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了,而应该是设计巧妙的引导思路,应用合理的语境将学生领入假定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和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二、采用启发式教学
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调控者,授课时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应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让学生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意愿。授课时巧妙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互动是必须的,既提高学习的效率也保持了课堂的活跃性。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要达到这种授课效果就必须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对课程中的重点难点做重点分析。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游刃有余。
课堂轴心由讲向导的转变,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学必须时刻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并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学习新的技术才跟能得上时代,在教学中才更好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教学应当是一门艺术,这门艺术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终身课程,需要经常学习,不断更新。
三、因材施教,注意能力培养,培养拔尖人才
教学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与教的一个互动的过程,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而学生在课堂却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我们希望的教学改革就是想彻底改变这样的状况,从强调教育过程到强调教育效果来个大转变。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转移和传递的过程,教师的任务也不应该是单纯的知识的传递,而应该是强调如何帮助学生构建出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在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是一个帮组者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在这个知识构建的过程当中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调用一切现代的教育技术和媒体技术来协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吸收。
然而现代的教育更注重和强调的是人性化和个性化的教育。人们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对于我们教育工作者来说就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的效果,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对于各个家长来说就是掌握好子女的兴趣和特点并帮助他们去选择专业和研究的方向。好的教育方法应该是因材施教,最大限度的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深度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培养出在某方面拔尖的学生。
教育改革已经讨论了很多年了,很多教育工作者也在实践和探索着,不论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具体的操作方法怎样,只要以学生为主体把传统的从 “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这样的改革就是值得学习的。我们所提倡的教学改革的核心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并设计出切实可行的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在自主学习的经历中生成。
要实现科教兴国的战略,必须努力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能力教育这个方向好好转变一下,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多竞争力和创造力更强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快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当积极的参与进教育改革当中,为我国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微薄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刘北鲁.日本的教育现状》.湖南教育出版社
[2]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教研究.200 年12期
[3]胡弼成.高等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教育研究.200 年11期
作者简介:
唐文翰:广西民族师范学院物理与信息技术系助教。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五年制高职学生体质健康的现状分析下一篇: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