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教学的课件设计也要转变观念

[复制链接]
查看: 720|回复: 2

23万

主题

23万

帖子

32万

积分

管理员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329731
发表于 2020-8-11 19: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标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它对课件的要求是,要能辅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快地组织起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去获得知识,从而得到思维的训练。现在课件最典型的模式是,前有头后有尾,中间按照教案规定程序发展,这种课件常常为课件评委们看好,故常为课件制作者所喜欢。在某些具体的教学环境(如远程教育)中,这种课件能发挥很好的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最没有生命力的恐怕也是这类课件了。课件成了课堂的中心。鼠标替代了教鞭,表面上教师控制着课件,使人感到教学如此轻松、新奇,但我们慢慢会发现,实际上教师由课件牵着,亦步亦趋去完成教学任务,不能越雷池一步,老师成了操纵按钮的技师。
  这里,我们要问,课件是什么?权威而有代表性的说法是 :“课件,这是指教学的应用程序。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利用程序设计语言,由教师编制的程序。”这基本上是目前专家们的共识。由这一定义出发,具体到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正如专家阐述的:“由课件的设计者把自己对于教学的想法,包括教学目的内容、实现教学活动的教学策略、教学的顺序、控制方法等等用计算机程序描述”。从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制作者的“想法”,如果用文字来描述,写成的便是“教案”,用计算机程序描述,便成了“课件”。原来课件是用声光电表现的教案。课件的脚本就是教案,先有了教案然后才有课件,这就是课件的本质特征。于是问来了,教者不同教案各异,教案具有鲜明的个性,而教雅定法,同一知识点的教法因教材、教师、学生的变异而五彩缤纷,如果用同一教案去指挥不同教师的教学,会出现什么局面?
  一个好的课件,除了给学生以美感和传授知识外,还应该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起到良好的作用。我想起了两个“影子”的课件:一个是由淄博市一位老师制作的《影子》,曾获“金海航”杯多媒体大奖赛二等奖。它以动画的形式,配以欢快的音乐、学生的朗读,将小学一年级的课文内容----人与影子的关系展示出来,其目的就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课件内容。这个课件获得了在场教师的好评。另一个是美国教师的《影子》。课件很简单,只有一天中影子变化的动画设计、影子变化的测量数据、影子的照片、有关影子的知识等内容,其界面也很简单。它给学生们留下了极大的思考余地,甚至使学生们立刻产生了一种愿望:到太阳下去,看自己的影子。
   一位老师不禁感叹:“教学这么多年,今天我才知道应该如何当教师……”
   两个《影子》差别在哪里?
   淄博《影子》制作者孟老师感慨地说:“我们的教学设计远远落后于别人,这之间最大的差距,也是最重要的差距就在于开发思想。”“如果从开发平台、制作技术方面讲,我们与国外教师之间的差距并不大。因为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如此便捷的今天,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小,不论是Microsoft还是Adobe等公司开发的软件平台都是在全世界同步发行的,我们的软件版本并不逊色他们,技术设备都不是决定因素”。“国内课件多是再现书本知识的呈现式学习,学生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声音图像、色彩,更直观地了解许多课文的知识。虽然课堂容量大,精美的界面能吸引学生,但学生仍然在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没有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的教学用一两节课就可以完成的任务,课前往往要花一两个月来收集整理资料,设计课件。”
  中国《影子》建立在“传道、授业、解惑”上,而美国《影子》则打破了计算机仅仅用来演示教学内容的传统方法,设法让学生接受信息,教师只起引导和评价作用。在不知不觉中,教师就将课本上的知识传授给了学生。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人,教师仅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完全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思路进行,这样,教学过程就充满了不可预见性和非秩序性。这个特点就决定新课件必须是交互丰富、链接自由的,要像一座四通八达的立交桥。如果只能按一个顺序按次序播放,学生的思维便被课件所限制,“学生中心论”就会化为一个美丽的泡影。我曾看到一个小学低年级的识字课件,多种交互达一百多处,可以从一处前往任何一处,没有任何羁绊或中转站,极其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是学生的发展,因此,它要求课程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这就意味着新课件的最高评判者不是教师,更不是评委,而是它们的真正主人――学生。因此,新课件再也不能以教师、课程为中心来制作,而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制作,满足学生的知识欲求,呈现学生的思维意向,这将成为新课件的最高要旨。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的实用性,才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因此,光学技术还不够,要做出好的课件,课件制作者必须改变传统观念,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只有这样,交互式、探究式、自主性、研究性的学习方式才能成为现实,而这,正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
  (作者单位:山东省垦利县黄河口镇一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怎样指导小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下一篇:浅谈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1 19:08:2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1 19: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