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效教学一般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有效教学是教师永恒的追求。那么,怎样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学生怎样从教学中获得进步?笔者从下面几点进行认识和实践。
一、主动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动力,让学生争主动
课堂有效教学,首先要让学生乐学,教师应巧妙应用各种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乐学。进而使学生化被动学为主动学。
“主动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学生学习如果有了主动性,就有了学好知识的一种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学习就会在积极的行动中进行,自觉地、乐意地独立思考,查阅资料,请教别人,想办法解决问题,学习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倘若学生的学习是被动的,那么,学习中就会产生思想懒惰,依赖别人,作业拖拉,对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不去想办法解决,学习往往事倍功半。好奇心和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基础,是学好一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营造能引起学生好奇和兴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让他们在有趣、愉快的情境中探求新知。如一位教师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前,创设一个报数游戏情境。两人从1起轮流报到30,谁报到30,谁就胜。师生连续做了几次,雅论谁先报,老师总是获胜。学生觉得好奇,急需知道里面的奥妙。这时,引导学生发现老师每次抢报的数中都有3的倍数。教师说:“如果报的是更大的数,你还能赢吗?”学生说:“还是抢报3的倍数。”教师追问:“可是数变大了,怎样能快速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一位学生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教师顺水推舟,让学生在《百数表》里找出3的倍数后问:“你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学生说:“3的倍数在表里像斜线一组一组的排列,一共有 组,这些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和只有 种情况,分别是3、 、9、12、15、18。”教师紧接着问:“这六个数有什么特点呢?”学生回答:“都是3的倍数。”教师追问:“《百数表》以外的数有没有这个特征呢?”学生自己举例验证,有的同学还举反例加以证明。最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3的倍数的特征”,即“各个数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
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而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则取决于教师的积极调动。“3的倍数的特征”的探究过程,学生始终在思考、验证、归纳的主动参与下完成的,效果甚好。
二、思维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善思考
人遇到问题,总要“想一想”,这种“想”,就是思维。思维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而小学生年龄较小,学习的依赖性较强,独立思考较差,遇到问题总依赖教师讲解,这种不动脑筋的学习,效果往往不太好。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如果学生对问题感到兴趣,便会带着强烈的探究心理去思考,这时学生的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效果立竿见影。因此,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兴趣盎然,积极思维。一位教师在上《打电话》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时告诉学生:“老师要打电话尽快通知15位同学,假定给一位同学打电话需要一分钟,一共需要几分钟?”学生尝试后,有的说:“逐个打要15分钟。”有的说:“平均分成5组,每组3人,需要1分钟。”有的说:“分成(4、4、4、3)4组,需要 分钟。分成( 、5、4)3组,也需要 分钟。”教师问:“有没有更省时打电话的方案呢?”学生分组实验后,一位学生说:“每个人都不空闲,只要4分钟。”还把示意图展示给大家看。
师生肯定后,教师把这幅图整理成表格,并进一步延伸。
师:第5分钟刚接到电话的有多少人?生:1 人。师:你怎么知道?生:有规律,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的2倍。师:第n分钟呢?生:(n-1)分钟人数的2倍。师:第5分钟接到电话的一共有多少人?生:31人。师:你怎么知道?生:有规律,后面一个数是前面一个数的2倍加1。师:第n分钟呢?生:(n-1)分钟人数的2倍加1。
“打电话”这一问题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学生只尽自已的思维能力,尤其在“平均分”的组到“不平均分”的组的思维跨度中,通过实验,设计打电话的方案一个比一个省时,再通过分析、归纳,发现了规律,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
三、交流是课堂有效教学的桥梁,让学生重交流
数学交流是进行数学思想的交换、数学方法的讨论以及传递信息与情感的一种活动,是发展学生应用数学能力的有效途径。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既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课堂活动的密度,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协作精神,促进学生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营造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多角度、多侧面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让他们通过对比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对原来模糊不清,甚至错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思考、澄清,从而达到对数学知识的真正理解,同时,让每个同学都获得成功或失败的亲身体验。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师生、生生间的对话片断如下:师:(拿出一根蓝色铁丝和一根红色铁丝)有两根铁丝,蓝色铁丝长20厘米,红色铁丝长24厘米,用这两根铁丝分别围成一个长方形,哪根铁丝围成的长方形大?生:红色的那根铁丝周长长一些,它围成的长方形面积也就大一些。师:(板书: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就大)这仅仅是个猜想,需要进行验证。你准备怎样验证呢?生:围一围、算一算。(全班同学在方格纸上围长方形)师:谁能将你的实验结论说给大家听呢?生1:我觉得这句话是对的。我是把20厘米的铁丝围成了一个长9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9平方厘米。我又把24厘米的铁丝围成了长9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21平方厘米,所以这句话是对的。生2: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我是把20厘米长的铁丝围成长 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我又把24厘米的长方形围成了长11厘米、宽1厘米的长方形,它的面积是11平方厘米。生3:我觉得这句话既是对的,又是错的。师:这是一道判断题,判断能既对又错吗?生4:我觉得周长长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大;周长短的长方形,面积不一定小。生5:我发现长和宽之间的相差数越小,面积就越大。
学生在互动中相互启发,有的说出自己的观点,有的从别人的思维中找出自己认知的漏洞。通过思维的碰撞,使学生原有的认识得到提升。
(责任编辑:陈志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让课堂因“雅为”而精彩下一篇: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