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阶段让孩子养成喜欢读书的好习惯,培养读书的兴趣,能让小学生终身受益,有着重要的意义。但不少的孩子却不喜欢读书,有的孩子读书如蜻蜓点水一般不求甚解。那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习惯呢?我在工作中有行之有效的体会及经验,浅谈如下:
一、有意识的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因而注重培养小学生的读书兴趣就尤为重要。兴趣往往是在被激发中逐渐培养起来的,从小就让孩子明白:& uot;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乐雅穷& uot;的道理,讲故事让他们知道不少有志之士因为发奋读书有了很好的出路,众多名人就因从小爱读书而出人头地,让他们的读书兴趣受到激发,从而想读书、喜欢读书,真正感知到读书其乐雅穷。
其次,抓住小学生喜欢做的事、兴趣爱好去不断的诱发孩子的读书兴趣。例如:大多数孩子喜欢玩、喜欢旅游,那么就抓住他们的爱好,让他们知道有一种方式,在家也可周游世界,正如伟人毛泽东诗言:& uot;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uot;,在家可看世界各地的风景名胜,遨游太空,这就得多看地图册,多读地理书籍,从而在不经意中激发了孩子的读书兴趣,培养了乐意读书的好习惯。
二、从细微处入手,给小学生营造一个喜欢读书的环境
小学生的精神发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生活环境的影响,环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阅读教育需要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所以要让小学生喜欢阅读,就得让学校、教室散发出浓浓的书香味,营造出一个读书的诱人场所。
1.在教室、学校、寝室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榜样的力量是雅穷的,在这些地方张贴适合孩子的名言警句,如:
& uot;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uot;――苏轼
& uot;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 uot;
& uot;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郭沫若& uot;
这些古今中外名人名家的字字箴言,对孩子们是一个促进,更是一种警示。这些名言警句如一面面镜子,让孩子们不时的督促着自己读书,似盏盏明灯,照亮他们前进的方向,更像一阵阵充满了智慧的春风,吹进孩子的心灵,温暖着他们的心田。
2.创设& uot;好书& uot;推荐区
小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很难区分出哪些书是好书,哪些书适合他读。利用教室的一角或一面墙壁,为他们设置一个好书推荐区。
3.创建班级图书室
有的孩子想读书但受家庭条件限制,没书看;有的孩子家里有书,但是种类单一,让学生感受没有新意,失去了兴趣。因此有必要在教室创建班级图书室,书来源于学生家中的藏书和在学校图书室借来的学生喜爱的书以及班级征订的报刊杂志。
三、多层次开展好读书交流活动
1.开辟读书交流园地
开辟读书交流园地,让同学们把读书的乐趣、引发的思考、感受交流出来,彼此倾诉获得快乐和进步。因此在教室墙壁上开辟读书园地给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倾诉感受的平台,定期更换学生优秀的读后感或文章,收益很明显。
2.与作家、爱读书的人面对面交流
若有条件,可请作家或爱读书的人与同学面对面进行交流。和孩子们一起聊聊读书的乐趣,读书的好处,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开展班级读书会
每周开设一节阅读课,并好好利用,引导学生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开好班级读书会。如: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谈话节目、故事续编、辩论赛、表演课本剧等让学生尽情的交流、展示读书的成果。
4.在班级之间开展& uot;大小伙伴一起读& uot;活动
合作学习是小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学生在读了一段时间的书后往往不能坚持,或许读书的兴趣被其它新奇的东西所冲淡。因而可采用& uot;大小伙伴一起读& uot;的方式,让学生饶有兴趣的将读书之路进行到底。与学校高低年级的同学结成对子,大小伙伴一起读。大同学给小同学读故事,推荐好书。小同学向大同学提问题。达到彼此都有收效的目的。
四、开展书香班级、书香小组以及读书大王的评比
集体的力量是促使个人进步的重要动力源泉。一段时间后,应该及时对前段时间读书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教师或学校制定出评比条件。由各班或各小组申报,组成汇报团展示读书情况,并接受由老师和学生提问答辩,再结合平时读书的情况,为书香班级、小组授牌。同时对班上爱读书,效果好的孩子授予& uot;读书大王& uot;的称号,用榜样的力量来带动同学们一起读书。
五、形成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孩子读书习惯的良好氛围
家庭是学生读书的一个重要场合。如果教师只重视在学校读书而忽视家庭的培养,学生同样不能养成读书的习惯。开家长会,老师应与家长一起探讨读书对孩子的重要意义,并寻求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在家中,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读书的环境。一个爱读书的家长,一定会培养出一个爱读书的孩子,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家长应该多带孩子走进图书馆,和孩子一起看书,让孩子在书籍的海洋里尽情的吮吸营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加强“读写结合”让学生自主自悟自得下一篇:浅谈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