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即当感知过的事物不存在面前的时候应然能够在大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学生越是具有丰富的感知能力,所建立的表象就会越具有概括性,从而,也就越能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记忆表象是通过对现实的对象或现象的知觉过程获得的。记忆表象与知觉密切联系,知觉映象愈丰富,记忆表象愈多样;但与知觉映象又有本质的区别,知觉映象是由事物本身直接引起的,而记忆表象往往是由其他的事物,特别是在相关词语的影响下产生的。表象的积累和丰富对人的记忆活动、思维活动和想象活动都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表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可以指导人们进行丰富的想象活动和抽象的思维活动。
关键词:记忆表象;思维能力;客观事物;想象活动;思维活动;形象性
表象是记忆内容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一种普通的心理现象,人们感知过的某一事物,其形象常常会在头脑中留下一定的印象,就算是将来不再出现这种事物,但是在某一特定的环境和刺激下,这种印象还是会浮现在人的大脑中,这就是表象。表象是通过感知而形成的具体的形象,因此它是直观的、形象的;但表象还是要在多次感知之后才能够客观的反映某一特定事物的特点,因此它是经过概括后的具体的形象。表象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大体上可以划分为视觉的、听觉的、触觉的、运动觉的表象等等。表象可能是单一的,如视觉表象、听觉表象等,但通常是综合性的,这是由于在知觉过程中不同分析器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已经很清楚表象积累和思维能力的关系。那么,在我们的小学数学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实现不断丰富学生的表象积累,就应以表象为基础,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人结合多年的实际教学经验,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积极培养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
在小学阶段,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和智力的特点,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生动的直观形象毕竟只能为学生提供理解的起点,逐渐就会受到局限的约束。因此,表象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快速地挣脱具体事物的束缚,逐步实现运用抽象思维来解决所遇到的困难。一些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感知了具体事物或模型以后,常常让学生闭起双眼,在学生的头脑中回想刚才所感知过的事物或经历过的情境,以建立准确、鲜明的表象,而且以此为中介,进行抽象思维。如为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在让学生观察颜色鲜明的平方厘米模型的形状和大小后,教师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积极的在头脑中再现刚才的具体的形象,让学生睁开眼,然后再现一下平方厘米模型的样子和大小,通过此过程进一步深化表象。
根据对相关事物的感知过程的不同,我们对其所产生的表象也是不同的,主要有静态表象和动态表象两种。静态表象就是我们对静止不动的事物感知后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动态表象就是对一些经过操作演示、活动展示等在头脑中留下的形象和情境,动态的表象也在认知过程中充当着中介的作用。另外,它所反映的情景,会让我们对一些知识经验具有更加形象的认知。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精心组织相关的直观演示与操作活动,并通过情景再现、复述和提问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把相关情境过程形成动态表象。如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时,某教师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圆柱切割、拼补成近似的长方体,推导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有些学生在桌子上把变形后的近似长方体一会儿竖放、一会儿横放,在横放时观察到其底面为圆柱体侧面的一半,其高为圆柱体的底面半径……获得了这一情境表象后,在解答“一个圆柱体的侧面积为314平方厘米,底面半径为5厘米,求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时,这些学生不仅能按一般方法3.14×52×[314÷(5×2×3.14)]解答,而且能凭借动态表象复现操作过程。
二、数形结合,两种思维和谐发展
数形结合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形象、抽象思维的混合,只要两种思维能够互相促进,才能实现提高数学成绩的目标;数形结合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灵活性。教学中,我们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合理的想象,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钻研精神,不能受教师解题模式的约束,而是要尽力追求新颖的、简便的解题方法。
在学习“圆的周长和概念”时,为了让学生对“圆周”和“圆面”形成深刻的表象,教师可以找一些关于圆的实物模型,在圆的周围用鲜艳的颜色标注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很清晰的对周长有所了解。我们让学生亲自用手感觉一下圆的表面,让学生感知到圆的面积是指封闭曲线内部平面的大小。然后再引导学生在自己的圆的实物上用彩色笔描绘出圆的周长,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圆的面积。最后再让学生对圆周长、圆面积比较,加深印象。这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获得具体的圆的周长和面积概念的表象,在以后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时,学生头脑中就会浮现出“圆周”和“圆面”相应的表象。
总之,要想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提升,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还要不断强化学生的表象,即感知能力,只有拥有丰富的表象,才能够实现思维能力的提升,因为,思维是依靠表象而实现的。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3-10:105-108.
[2]中小学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3]小学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小学教育报,2009.
[4]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 浙江省天台县洪畴镇中心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数学实验课程对大学生素质培养的重要作用下一篇:《矿物岩石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体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