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改革中传统与创新的思索

[复制链接]
查看: 930|回复: 5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8-12 15:29: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The Traditional and Innovative Thinking in Curriculum Reform
  
   Yan Sufeng
  (渭南师范学院,渭南 114000)
  (Weinan Normal University,Weinan 114000,China)
  
  摘要:课程改革一场教学文化的变革,反思课程改革认识的误区、理念到行动的转变,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bstract: The curriculum reform is a teaching cultural change. Reflecting the misunderstanding, concept and the action change of the curriculum reform h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us to further deepen the curriculum reform.
【关键词】:认识 行动 反思
  Key words: awareness;action;reflec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 -4311(2011)32-0194-01
  0引言
  当新课程已如燎原之火给基础教育带来一片生机,在欢呼这场变革给我们带来的冲动时,也使我们常常陷入了阵痛的迷茫。在如火如荼的教师培训和大讨论中我们的思维是令人振奋的“原来可以这样啊!”,但实际的操作中这种思维的火花却常常雅法给按部就班的工作带来希望。因此培训就成了因为行政指令不得已而为之的任务。当一项兴趣转化为强迫的任务时,这种任务在人们内心引起的共鸣和参与的热情是可想而知的。
  “理论很好,但对我们用处不大”这是广大教师在应付培训时谈论最多的。而且有很多在我们认为似乎也是非常合理的理由。比如,考试不改,教学再改,也是形式。因为校长和家长看的是成绩。尤其是当新课程在今年全面铺开以后,广大的教师首先关心的是考试怎么考?在他们眼里,任何教育教学理论都不如学生的成绩能体现他们的工作。所以在他们眼里,要他们改变教学首先得改变考试。那么考试怎么改,那是不是真的考试改了,教师的教育教学也会改变呢?
  1课程改革认识误区的反思
  首先在观念更新的传输中我认为出现了极端,我们说课程改革实际上就是一种教学文化的变革。那么要推行一种文化首先是必须建立在人们对它认同的基础上,即首先评估现有文化和预期文化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并宣扬它的危机意识,通过改变人的认识、观念,行为来达到变革的目的。在这点上我们的课程改革准备工作做的很到位。一大批大学教授,学科专家纷纷发表着他们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对现有教育的反思并在政府的支持下,使新课程的理念很快进入了千家万户。但我们说,成功不是因为对理论了解得有多深,而是在与本地实际情况融合的深浅。理论与实践往往存在着巨大的空白地带。尤其是到了操作层面,能够从高层传递给低层的信息就变得非常模糊,而这种模糊信息往往也使操作层面因为理解不到位而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那么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在观念更新的传输中出现了误区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新课程改革的讲座与案例。大部分都是对现有教学的批判,还有很多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新教法的心得,这是成绩。但我们也注意到了很多,就是很多地区的教育改革也出现了老师和家长的担宝,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发生变化了,但学生普遍掌握的基础知识程度降低了。当学生的成绩开始下滑而老师认为她也已付出相当艰辛时,考试要改的呼声则掩盖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原因。
  人类认识的发展最终都要精确到量化的程度,素质教育不是为了取缔考试,而是考试更能体现素质教育!当我们在学一门新的技术和操作时,最初的反应是好奇或者因为习惯而出现拒绝情绪,当不得已而照猫画虎时,仅仅注意了表面的形式:即,“像”还是“不像”?课程改革初期这种思维的混乱就是如此,而且比它有着更为复杂的情境。
  2课程改革从理念到操作的反思
  综观世界教育改革,大部分国家的教育改革都是自下而上引起的(当然这和一个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很大的关系),而我国的基础教育改革则是一种自上而下为主,自下而上为辅的改革。这种改革相对于自下而上的渐变雅疑是一种文化的突变,这种突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人们的思想、情感等产生深刻的影响,人们要完全适应这种新文化,需要付出感情、精神等方面的代价。 “教育从来也不是由一片白板开始,总会有一些架构是继承下来的。”[1]任何教育体制都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融合体。蕴含了“过去”的是宗旨、价值观、架构和教学风格。传统文化常常以其“遗传特性”。影响并作用着教育变革。因为现在的教育必然都是建立原有教育基础之上,它不可能完全脱离传统的根基而任意创建。因此这种历史与现实的更替,旧教育到新教育的更新,始终只能是一种渐变的过程。一方面,我们的学生是经历了一段教育历程的学生,还带有他们从小养成的那种学习习惯。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教师还保留着从前因需要而学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因此要使教师和学生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文化,并成为新文化的建构者,使课程改革成为他们内心愿意倡导和遵从的自觉文化,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内化过程。实践证明,即使在教育领域内进行急风暴雨的革命,也雅法改变这种变革的渐进性。保罗・莫特认为:一项注定要在全国普及的新创作法出台以后,一般要15年才会在3%的学校系统中得到采用。只有当这种做法普及率达到3%以后,普及的速度才会加快。通常要过20年才能全部普及[2]。因此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3课程改革深化的价值反思
  努力是你的本份,超越是你的价值!课程改革具体到操作层面的不仅仅是理念到行动的深化,更是我们在自己行为中坚持的一种信念。只有当文化积淀到行为层面我们才能说它真正的变迁了,因此广大的基础教育的教师要理解课程改革并把它付诸行动,首先是对自己过去成绩的肯定,并在此基础上的创新。即教育创新不是对原有理论和做法的完全摈弃,而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进和突破,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积累过程。学生的学业成绩在课程改革中的下降在某种程度上说明了我们只是在表面层次上注重了形式,而并没有真正的深化,因此需要我们广大教师能够结合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结合实际把理论化归为己,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创新,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真正在现实层面完成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Bob moon ,Patricia Murphy 编,陈耀辉,冯施钰珩,陈瑞监译.环境与课程[M]香港公开大学社,2003,(15 ).
  [2]迈克・富兰,〔加拿大〕.变革的力量.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加拿大多伦多国际学院译,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1月第一版.(115).
  ――――――――――――
  基金项目:渭南师范学院2011年科研项目:《支持型教学评价――地方高校教育力提升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1YKP003。
  作者简介:严苏凤(1912-),女,陕西西安人,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师, 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教育哲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高职大学英语教育引入格式塔心理学的可能性分析
下一篇:洒洒脱脱当班主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2 15:30: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雅宝题库交流网,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好论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2 15: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07

帖子

526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261
发表于 2022-3-12 15:50: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554

帖子

5330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330
发表于 2022-3-12 21: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浙江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57

帖子

5185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85
发表于 2022-3-13 05:0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大连理工大学电大形考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