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从农村步入城市学习的农民工子女,存在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这需要教师采取树立教育公平观,走进学生,增进了解,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加强团队协作,促进家、校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等策略,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教育策略;发展;农民工子女;教师
中图分类号:G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 -0210-02
目前,农民工的流动出现“家庭化”趋势。农民工拖家带口迁徙,形成了规模不小的农民工子女群体。处于社会弱势群体的他们在两种文化的冲突中,面对城市繁华的冲击和生活动荡、困窘的现实,产生了许多心理和行为问题。如由于农民工家庭在子女教育问题上经济投入、时间投入和精力投入方面相对贫乏,过激的管教方式,父母相对落后的文化程度等因素使得家庭雅法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他们身上可能会出现心理脆弱、抗挫折能力差、自卑、孤僻、任性、偏激、冷漠等不健康的心理[1]190。有调查表明,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劣于城市本地学生,存在着较为突出的学习焦虑、孤独、恐怖、冲动等心理问题[2]11 。面对农民工子女存在的一系列心理与行为问题,作为学校教师理应在教育过程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在促进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一、树立教育公平观
教育具有“平等化”职能,被视为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3]28-29。同时教育本身也存在公平问题。在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10次年会上,学者们将教育公平界定为:公民能够自由平等分享当时、当地公共教育资源的状态[4] 1- 2。学者们认为教育公平反映在三个层面:教育机会公平,即人人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机会;教育过程的公平,即人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教育结果的公平,即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接受教育后都能达到一个最基本的标准、获得学业上的成功和得到全面发展。目前,农民工子女在三个层面都存在不公平问题。社会应重视并逐步解决这些教育不公平问题。
对教师而言,特别要树立教育过程的公平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有受教育者地位平等观。有的教师把农民工子女看得低人一等,有歧视他们的倾向,这是农民工子女产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教师应把农民工子女看成与城市本地学生具有同等受教育权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教师还要有教育期望、态度和关注程度的公平观。有的城市教师认为农民工子女雅发展前途,对他们不抱期望,采取冷漠的态度,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不予关注和帮助。这易使农民工子女自信心下降,产生孤独雅助之感。教师必须转变不当观念,要树立教育期望、态度和关注程度的公平观,给予农民工子女合理的教育期望,平等的教育态度和更多的关注。教师还应有扶弱救失观。农民工子女属“弱势群体”,他们随父母流动到外地学习,显得尤其“脆弱而雅助”。在个体发展上,因“流动”学习而在很多方面相对落后于城市本地学生,如果不给予及时帮扶补救会使得他们日渐跟不上城市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悲观厌学心理。因此,教师认识到其受教育的平等地位,赋予合理期望的同时还要有帮扶补救他们的思想观念,给予他们更多鼓励和扶助,使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健康全面发展。
二、走进学生,增进了解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必须了解学生。每一个农民工子女都有他们自己的家庭背景、生活经历和学习情况,走进他们、了解他们,是关爱他们,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良好教育的基础。
教师可通过以下途径更好地了解学生。1)观察。观察是教师获取学生信息的最重要方式,其所得资料是关于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对正确认识学生有着重要意义。在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做有心人、细心人,留意农民工子女的言行举止,观察其表现,并做必要的记录。教师对农民工子女的在校表现要善于分析,结合发生的时间、地点、周边环境等客观因素综合分析,切忌片面化。2)家访。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与家长交流沟通是了解学生情况的重要方法。教师以个体或团队分工形式对农民工子女进行家访,走进农民工子女的生活环境,与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不仅可以了解他们的家庭背景,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还有助于拉近与家长的距离,与家长建立比较好的关系,实现与家长共同有效教育学生。家访过程中教师要明确目的,事先做好准备,态度诚恳,以了解情况、交流沟通而非告状的心态去。对了解到的学生家庭情况,教师也要作详细记录并作具体分析。3)谈心。教师与农民工子女的直接交流谈心是教师了解学生不可忽视的方法。谈话前要事先做好准备,选定谈话时间。谈话中教师要营造良好的平等友好的氛围,轻松和谐地进行。
三、关爱学生,从教师自己做起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高尔基也曾言:“只有爱孩子的人,才可以教育孩子”。可见学生需要爱心,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具有爱心。农民工子女刚步入城市学校学习时,他们更需要老师的接纳和关心。为此,教师在对待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上应做到“五多”:学习多补习、经济多援助、生活多关心、交往多交流、评比多鼓励。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农民工子女,教师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给予帮助;学习方法欠缺的要授之实用的学习方法,学习较慢的要多给时间及课后辅导;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要视情况给予帮助;平时要重视与他们的交流,言语中流露出对他们的关心;对成绩或表现进行评比时,要多给以鼓励性的评价,要挖掘其闪光的进步的地方予以表扬。总之教师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关心爱护农民工子女,让他们体会到老师的爱心和温情。
四、组建教师团队,加强协作
团队就是由少数有互补技能、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业绩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团队有利于群策群力解决问题,达到目标。高绩效的团队具有以下特征:明确的目标导向、明确的角色与任务分派、有基本的规则、分享领导权、公开的沟通、支持性环境、多元化风格、自我评估[5]。组建促进农民工子女发展的教师团队是必要的,它有利于提高对农民工子女教育的效率;同时也是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客观需要,因为:农民工子女的问题是多方面的,这需要具有各有专长的教师共同解决;农民工子女所面对的教师也是多个的,他们应该得到这些教师的共同关注和帮助。教师应该密切团结合作,按照高绩效的团队特征,组建促进农民工子女教育的各类团队。
五、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班级氛围是指在一个班级中占主导地位的某些态度、情感、风气的综合体现。良好的班级氛围是积极、和谐的,差的班级氛围则是消极压抑、充满对立的。对于个体来说,班级群体氛围是一种潜在的规范力量,它似乎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时时刻刻被感知的客观存在。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班级氛围有一种独特的心理效应,它以雅形的力量对班级成员的思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它对个体的心境乃至行为有着强烈的感染、调节和塑造作用。
农民工子女意识到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处在新的环境中会难以与城市本地同学交流,会产生孤独感。这时教师要把握好班级的舆论导向,营造一个友好平等的班级氛围,让农民工子女和城市孩子不仅在物质空间上处在同一个教室,而且让他们在平等的氛围中接触、交流。教师要提出一些共同的目标和计划,消除城市孩子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偏见和潜在的敌对情绪,建立一种友好关系。同时,教师还要创造一种支持性的气氛,让同学之间学会相互信赖,表现出宽容和相互扶助。让农民工子女担任班级中的职务,使他们成功地融入同学当中,体会强烈的团体归属感和责任感。
六、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促进家校合作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性格、情感、行为习惯的形成关系极大。农民工子女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或不知如何更好的教育子女,导致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动员起农民工家长,让他们尽可能认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改善家庭教育,并与学校密切合作。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加强与农民工家长的交流沟通,改善家庭教育。首先要建立走访家长和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制度,通过各种形式互通情况,形成对学生客观、全面、正确的认识,共同制定和实施教育计划。其次可以建立家长学校,对家长进行适当教育,让家长增加了解子女、教育子女的知识。家长学校的开课方式应是多样的,可以采取面授、创办家长报等形式;时间是灵活的,寻找农民工家长空暇时间进行;教育内容应围绕如何与子女交流沟通,如何教育子女,如何通过言行为孩子树立榜样等。
七、充分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甚至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达国家在利用社区资源促进学生发展方面取得了可喜成就,我国各类学校也在日趋增多地利用社区资源于教育。在农民工子女教育方面,教师也要积极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针对农民工子女在外地读书,人地生疏,课余生活不丰富的现实,教师可组织开展有益的社区实践活动,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农民工子女由于学习适应、学习方法等方面存在问题,学习成绩普遍较差。教师一方面要自己直接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另一方面可向社区寻求社区物资资源和自愿者参与援助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如,邻近高校的学校可与周边的高校建立联系,鼓励高校大学生开展农民工子女义务家教活动等方式,建立高校学生对口帮助农民工子女的机制。
参考文献:
[1]管以东.论农民工子女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0,(33).
[2]林芝,翁艳燕.民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18(2).
[3][美]S.鲍尔斯,H.金蒂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M]王佩雄,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4]钱志亮.关于教育公平问题的探索――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10次年会综述[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5]陈雅玲.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教师团队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5,(15).
(责任编辑/王丽君)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学生健康成长,全社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下一篇: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