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往往还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调,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成为制约课堂教学质量的“瓶颈”。而要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改革其课堂教学是势在必行的。农村初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本,构建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自主学习;策略
语文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学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然而长期以来,农村初中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讲授”,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因此,在初中尤其是农村初中的语文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究习惯。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认清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当前农村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往往还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单调,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为应付考试而做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忽视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制约了课堂教学质量。这种制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村初中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还有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训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与性差。所以,一堂课下来,唱主角的只是教师,少数优生唱配角,而大多数的学生只有当观众的份。
2、“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的主导地位,填鸭式、满堂灌充斥了整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的学习很被动,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3、学校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学校将评优晋级与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客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现状,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4、课堂上,语文教师把大量时间用在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二、构建自主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为一名农村初中语文教师,光是认清语文教学的现状是远远不够的,中学生从接受学习到自主学习是学习方法的根本转变,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以在面临新课改的挑战时,语文教师从根本上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这样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培养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1、明确目标,增强参与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与此同时,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把接受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探索型、发现型的学习,置学生于学习主体的地位,让学生看了学习目标就可以明确本课要学习的内容和需要达到的程度,进而围绕目标带着问题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笔者认为,课上不仅要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总目标,还应该让学生明确每个教学环节的具体目标。一般在一节课开始,亮出总目标,使学生有个总的印象和感觉,知道自己该如何去学。在教学过程中,较大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也要通过过渡语或小黑板、幻灯等形式使学生明确。
这样就把学生推到探求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求过程中,暴露他们感知理解新知的矛盾和差异,把他们不懂的地方、错误的地方都摆出来,再引导他们通过独立思考,摒弃错误,发现弄虚作假理,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这样,通过活动,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容易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创设情境,激发自学兴趣。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围绕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对课堂学习的有关场景进行描绘、设计和美化,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尤其是在农村初中,本身的教学资源有限,这就更需要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主动地去学习。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诗词的意境把这首诗或词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式情境,以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这一交流、合作,并最终完成作品的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体现。除了创设合作式情境,还可以创设问题式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意识;创设探究式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可使学生在课堂上激情充溢、思维流畅,从而入情入境地进行自主学习与自我发展。
3、指导学法,提高自主参与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关键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由“要学”到“学会”,最后过渡到“会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这就是我们说的,“教是为了更好的不教”。
在学法指导时,首先要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有条理的思维,这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一点。初中生的可塑性还比较强,正是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最佳时期。这就需要教师创造机会,鼓励学生敢说、多说,要给全体学生说话的机会,说错了不要紧,只要大胆说就可以了。特别是对于那些不善于言语表达的同学,更需要耐心、鼓励。此外,还要使学生能说。可以让学生学着说试着说,自己小声说,听同桌说,逐步提高说话能力。指导学生用语言有条理地表达对生活的看法,引导学生从生活语言过渡到语文语言;用简练的语言概括生活问题,逐步使学生从敢说到会说、善说、善辩,从而达到促进思维发展的目的。
此外,教师还要精心设计问题,指导学生逐步学会思考的方法和习惯,学会看书,提出问题,归纳知识。提问可以使学生去寻找联系,抓住本质,寻找共同点,激活思维,从中学到有用的思考方法。书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教学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看懂书上的表达方式,抓住重要的词和句,依据自学提纲,寻找答案,理解抽象句子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主体独立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奠定基础。
当然,在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很多可行的方法,然而,不管采用什么样的方法,都应该遵循语文新课标的要求,紧靠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网络时代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方法探讨下一篇:语文教学要注重工具性 体现人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