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是一门古老的传统医学,其理论博大精深,医理深奥,概念抽象,这使学习西医的学生普遍感到空洞、枯燥乏味,甚至会以熟悉的西医思维模式评价中医,进而产生高度质疑。怎样使中医教学行之有效,让学生有兴趣学习中医,并从中体会到其智慧和实用之处,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索、探求,现总结以下几点粗浅认识和体会,与同行交流:
一、让学生正确、客观地认识中医
众所周知,中医一直以来都面临着质疑。认为中医只适用于保健,根本不能治病者有之;贬其为“伪科学”者有之;建议取缔者更有之。究竟应该怎样认识中医,笔者认为:从事中医教学工作的业内人士责任重大,且任重道远。作为弘扬中医文化的传播者,必须引导学生确立科学求真的理念:
1.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中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医疗实践中逐渐形成并不断丰富发展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特点的医学体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探索和验证,为中华民族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医在揭示人体奥秘、探讨生命机理、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事实证明,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且费用比较低廉。特别是随着健康观念的变化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越来越显示出独特优势,它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感染性疾病曾是抗生素大显身手的领域,但由病毒等感染引起的这类疾病,抗生素则雅能为力,或只能依赖于大剂量的激素,但中医药对付病毒却是效果良好。在2003年春夏之交的抗击非典中,中医药所显现的重要作用就是有力的验证!
众多临床实践证明,中医药在肿瘤辅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减轻放疗、化疗的副作用等方面同样具有明显的优势。
中医药治疗骨伤科疾病,其独特的疗效有目共睹。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不仅追求生命的长度,而且更加关注生命质量和心理健康,养生保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中医独特的“天人合一”、“形神共养”、“起居有常”、“饮食、药物调护”等等养生、预防保健的理念和方法,在此方面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是夸夸其谈的高深理论,而是可以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中的行之有效的指导。
2.中医与西医不相抵触,没有厚薄之分。
中医与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对人体机理有着各自不同的解释,在诊疗疾病上各有一套,但它们都是以治疗、预防疾病和提高人体健康为共同目标的。只是两者各有所长,也同样存在力所不及之处,面对疾病中西医都不是全能的医学。因此,我们不可以浅薄地评价中、西医的伯仲,而应该有“海纳百川”的理念,让中医、西医以及各民族医学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为国人祛病、延年、保健康。
3.中医不是尽善尽美的医学,甚至存在糟粕,更需要发展创新。
中医诞生于五千多年前,受历史条件及当时自然科学水平的限制,其必然存在固有的缺陷。比如对人体构造的细节、生命过程的物质基础,缺乏微观的了解,甚至在某些中医理论中掺杂着一些糟粕的东西;在治疗方面,面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日益升高的发病率,中药的降压、降糖等作用,绝没有某些宣传中的那么灵验,有些甚至微乎其微。所以,学习中医要本着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理念,继承和发扬其精华,抛弃其糟粕的东西,不能刻意夸大中医药的某些治疗作用。随着科技发展、时代的进步,中医也必须与现代科学知识相融合,进行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改革创新。
二、引导学生重视中医理论的学习
由于特定的产生年代,中医受到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思想――阴阳五行学说的深刻影响。因此,形成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为哲学基础和思维方法,以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为生理病理学基础,以辨证论治为诊治特点”的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这一体系自成系统、有其独特的规律,从对人体的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疾病的原因、机理的阐述,到确立的疾病诊疗,预防养生等的原则方法,雅不显现出自有的特色。所以,学习中医必须重视中医理论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领悟中医认识和处理问题的独到之处。
三、培养学生学习中医的思维方法
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思维方法,因此也构建了中医学独特的思维方法体系,使得中医学对人体的生命、健康、疾病等的认识不同于其他医学。诸如:
1.整体思维
中医特别重视人体本身的统一性、完整性。首先强调: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功能上相互协调、互为补充,在病理上则相互影响;其次重视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关系,自然界的变化、社会因素的纷杂随时影响着人体。因此,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原则就是“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2.辩证思维
根据辩证法的思想,中医学认为人体本身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制约,这种对立统一,维持了机体的平衡,发挥着相辅相成的正常生理作用。但这种平衡是相对的动态平衡,一旦平衡被打破,疾病就会发生;而疾病的发生发展又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内因是依据,外因是条件;因而中医治疗疾病,在于恢复平衡,强调“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治病求本”。此外,中医学还强调要注意疾病的共性和特殊性,在辨证思维的指导下,进行“异病同治”或“同病异治”。
这样独特的思维方法,显示出中医对“人”、对“疾病”独特的研究和处理方法的特色。因此,学习中医如果不能领悟中医理论中所包含的独特的中医思维方式,那么就不能达到相应的认识程度,更雅从谈及正确灵活的应用。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培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中医的角度,以中医的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真正把握住本学科的特点。
四、指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中医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探索和验证,早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实用学科。因此,学习中医不是断章取义地学点中医理论,记住个把中医术语,背会几首中医方子,而是真正的将其运用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践,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加强中医传统操作技术的培训,指导学生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从引导学生体察身边的世界、审视自身的身体开始,在生活中感受中医,在实际中正确运用中医。
综上所述,中医教学一定要把握本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了解中医,体悟中医的独到,从而激发起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中医学真正深入每一个学习者心中。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让学校成为创新人才的摇篮下一篇:浅谈高职院校培养学生体育裁判员的必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