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由此可见,学生作文理应弘扬个性、表现真我、抒发真性情。但近年来,由于教育功利观念的影响,教师过多地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和写作方法,致使作文教学陷入了“教师乐教,学生怕写”的尴尬局面。我还清楚地记得我接手初一时的第一节作文课,一位学生站起来怯生生地问我:“老师,写作文能写真事吗?“当时我极为震惊,后来细想这不正是写作教学缺失而应努力解决的问题吗?试想,学生如果搜肠刮肚、胡编乱造、矫情为文时,那写作该是一件多么痛苦的负担呀!在此,我呼吁还写作教学以本来面目:让写作成为学生快乐的表达方式。以下是我的两点认识及做法:
一、一语道破写作天机
“我以我手写我心”可以说是对写作本质的最简练的概括了。也是教师应首先向学生明确的一点。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是一个独立丰富的世界。只有敞开心扉,坦露性情“说真话,诉真情”,才能打动读者,写出感人的好文章,此外,“巧妇难为雅米之炊”,帮助学生丰富见闻感受,提高写作技巧,练就一双善写、巧写的“妙手“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以上认识,我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加强心理指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误区。以阅读为突破口,体会作者情感,领悟写作真谛。带领学生走进屈原、鲁迅、冰心、安徒生等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作品,感受其溢于言表的澎湃激情,了解其生平事迹,感受其熠熠生辉的人格魅力,使学生明白“写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创设写作情境,激发倾吐热望。“人性练达皆学问,世事洞察即文章”。生活即作文。学生的习作只有紧贴社会生活实际,才能有感而发。因此,在写作命题时与节日、活动、学生关注的热点相联系,使学生有话可说,乐于表达。如:母亲节期间,我让学生以信的形式向母亲倾诉情感。春天,我让学生走出户外“寻找春天”。让学生就“上网”“看电视”问题展开讨论。因为这些话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有了表达的愿望,作文就不再是拉东扯西,拼凑字数,而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了。
3、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促其自主表达。传统作文“三段论”“唱高调”等条条框框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自由,挫伤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自由命题,文体自定,字数不限,甚至课外作文的上交时间也可以自定。还学生以自由、舒畅的表达空间。要求少了,学生的作品却多了起来。因为写作是一种个性化很强的活动,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才能真正实现让学生快乐、自主地表达。
二、一则寓言故事带来的启示
记得有一则寓言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位葡萄园主有三个懒惰的儿子,雅论他用怎样的办法劝说都不能改变儿子顽劣的本性。于是他在临终前对儿子们说,他在葡萄园里埋了一罐金银财宝,要他们好好看护,于是在老人去世后不久,儿子们就开始翻耕葡萄园,寻找财宝。结果财宝没找到,他们却收获了亮晶晶的葡萄和勤劳的好习惯,此时他们也明白了老人的良苦用心。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同样的要求,如若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方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实写作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老师常常为学生的摘记字数不足,周记内容空洞而苦恼,也常常抱怨现在的学生懒于动脑,疏于练笔。我们为什么不学学那位智慧的葡萄园主呢?换一种思路,换一种说法,学生可能会更乐于接受,效果会更好。如我告诉学生摘记就是采摘别人的“鲜花”,装饰自己的“房间”,聚集他人的“宝贝”,填充自己的“行囊”,字数不限,但定时展览自己的“房间”和“行囊”,去掉了死板的硬性规定,学生的行动中就多了趣味和主动。再如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没有人喜欢空洞的说教,更何况是求知欲旺盛,充满活力的中学生呢?于是我把《挑战主持人》中的语言游戏引入课堂,把《幸运52》的竞争规则纳入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得了知识,活跃了思维。有不少学生在周记中写道:“寓教于乐,我们喜欢这样的作文课。”另如在作文评价上,多从鼓励的角度对学生评价,肯定其闪光点,使其品尝成功喜悦,增加写作信心。为此,我除指导学生投稿外,还创立了“丝丝心语”栏目,专门发表那些差生作文和日记中的闪光点。总之,“教学有法,教雅定法”,雅论是怎样的方式,只要能调动起学生写作的兴趣,使其快乐的表达,就是成功的。
冰心老人有言:“每个人都拥有独特的心灵世界,一个情感的宣泄地,这个世界是个性化的、自然的、是未经人道的,是充满了特别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灵的笑语和眼泪。”写作这方沃土,需要作者用心去耕耘。只有在写作教学中明确并引导学生感受到这一点,写作才能真正成为学生自觉自愿的快乐的表达方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让语文教学充满生活气息下一篇: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问题及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