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G 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38(2011)11-0133-01
【摘要】:实践新课标,创新教学理念,使美术教学焕发灵动,荡尽陈腐之气,开辟新天地,实施美术教学优化方法是美术教学成败和美术教育目的落实之关键。探讨、实施教学优化策略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优化;实施策略
美术教育是人类重要的文化教育活动,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美术教育,顺应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等。初中开展美术教育,是以美术教育为手段,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美术知识和培养必要的技能,发扬和传播美术文化,以美术教学为媒介,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发展智力和创造力。因此,探讨美术教学优化策略事关重要。
一、培养兴趣策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美术教学中应该把这种思想贯穿起来。不能一味强调专业技术的提高而忽视学生的自我表现能力,学生上课如果是在一种单一、枯燥的氛围中进行的,成绩可想而知。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我表现,培养其美术兴趣。
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或是学生绘画作品或是鉴赏参与活动,教师要对学生优点加以表扬,指出巧妙之处,这样可以进一步刺激学生的绘画欲望,学生在某一领域就会掌握一定的技巧,同时在拥有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锻炼了审美能力。面对教师的指点,学生学习饶有兴趣,满足了他们表现的欲望,表达了他们独特的艺术感受,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很有奇效。学生在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的同时逐步健全了人格,在技能、技巧上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如鉴赏课,教师拿一张写意牡丹作品,让学生分析感受。等学生蓄积了很强的绘画欲望后,再让他们动手去画,通过适时点拨,自然水到渠成。生活中美的东西积累的过程,也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在教学之余,引导学生搞一些收藏,如精美图片、书法作品等,这些东西收藏成册,就是一种资料,也是一种爱好。收藏的过程,本身就能练就学生的审美能力, 坚持下去,既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陶冶了情操。
二、教学导入策略
课堂导人策略是一门科学,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雅论采用哪种策略,导入的方法都要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和教学实际,紧扣教学目的,坚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对此,要不断进行教学理论学习和教学反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总结和完善。
1.联系生活导入。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知识和技能在帮助学生美化生活方面的作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更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自然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以《体验印刷的乐趣》一课为例,教师出示奥运会吉祥物“迎迎”的图片和一件白色汗衫。问:“除了绘画,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图案装饰到衣服上?”学生思考后回答“印”。然后,请一位学生上前用老师提供的工具(丝网版)在汗衫上印制2008年吉祥物“迎迎”。这样,就很自然地导人本节课内容:“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版画的世界,学习吹塑纸版画的制作。”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创设情境导入。
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多媒体技术形象直观,图、文、声、影并茂,信息量丰富,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具有强大的“冲击”作用,可以充分提高课堂导人的效率和成功率。在美术欣赏、造型表现、设计运用等各个领域的课堂导人环节中,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具有明确导向性的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我要学”的意愿。
3.实物展示导入。
将实物带到课堂上进行展示,以其形象性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体的实物形象直观,教师通过实物的展示,可即刻将学生吸引到具体的教学情境当中来。
在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学导人的策略非常丰富, 导人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对比导人、谈话导人、提问导人等等。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每一节课的课堂导人,都不应拘泥于一种策略,应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状态,灵活掌握。
三、鉴赏参与策略
学生通过美术鉴赏课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古今中外的美术作品。同时也能运用感知,经验和知识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并获得审美享受。而面对同一件艺术作品,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与评价。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思想,并且由于学生的经历、知识面、个性情感等因素的差异,每个人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在教学活动中,对美术作品的评述应首先是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教师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这种主观参与意识,让学生观察,启发学生从作品中看到了什么?还有些什么?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其次是让学生在作品的色彩、构图、材质肌理、线条等美术技巧上有目的地观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还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欣赏表达空间,让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一件美术作品包含了多层次的信息,对美术作品的评价不像数理化试题那样,有固定的答案,从一定程度上讲,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是对作品的再创造,是建立在欣赏者的水平上和作品的信息进行交流。虽然学生的艺术修养与审美经验还不够,他们的阐述也可能只是一件作品的表象,但要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作品欣赏中来,加深对美术作品的体验和印象。这是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审美能力所必须的。
四、教法探索策略
美术教学中若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构思巧妙独到,充分做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势利导,就能成就个性化的成功的美术课。 如,八年级泥塑课,为了让学生能尽快领悟创作泥塑的要领,在课堂导入的1、8分钟时间里,有的教师请同学分组推举代表上台表演生活中熟悉的人物动态,并让在座的学生猜猜看表演的是什么。生动有趣的场景激发了学生们主动探究、自觉参与的热情,使学生很快就能抓住人物的动态特点进行表现。其中有一组学生抓住清洁工专注清扫街道时弯腰用力打扫的动态特征,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教师概括性总结:“抓住对象在生活中最生动、最富表现力的神情动态特征,只有强调特征才能塑造出富有激情、富有内在活力的雕塑作品”。这样在巧妙的教学设计中原本是难点的创作法则在学生活动过程中逐步内化了。在教师充分的引导下,学生充满创意和灵气的火花时时闪现在课堂上。
五、勇于尝试策略
实践证明:美术教学不能停滞在一张嘴、一支笔的传统方式中,教师必须积极钻研教材,勇于尝试新教法,不断将美术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之余深挖教材,认真备课,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多准备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教具,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次,要有意识降低作业的难度,把该掌握的内容学深,学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有规律可循、有原则可依,切勿好高骛远、劳而雅功。再次,教师要多接触有关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理论,要敢于突破、善于尝试,不断探索初中美术教研、教改中的新课题。
参考文献:
[1]《美术教学》M,高师《美术教育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 .4。
[2]《通过艺术的教育》M,[英]赫伯特・里,湖南美术出版社2008.1。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对中学数学中三种能力的理解下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