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状况调查与思考

[复制链接]
查看: 757|回复: 1

5万

主题

8万

帖子

1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89630
发表于 2020-8-14 21:2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对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的过程进行全面调查,分析学习前后情况变化,总结出学习现状表,据此有效实施教学。研究学生、研究学法是教学的第一步,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关键词】20以内进位;思考;分析
  
  20 students within the state of binary adder Investigation and Reflection
  Liu Yuanyuan
  【Abstract】Students binary adder 20 within the process of conducting a ful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situation changes before and after analysis of the study, summed up the status  uo learning table,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teaching. Research students, researchers study is the first step in teaching is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uality assurance.
  【Key Words】 20 days binary; thinking; analysis
  
  0 年12月至01年 月,我结合现行教材(苏教版)对我校一(5)班学生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运算进行了跟踪调查,此次调查研究,使我对我班学生口算学习状况有了更具体地、更深入地了解,使我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现将调查结果及思考做一梳理。
  实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学习之前的状况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基础。确定教学重难点,合理安排练习。学习之后的结果调查,研究学生掌握情况。前后对比分析对错原因,同时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整理汇总相关数据,总结出运算现状表。
  学习之前
  从对新生家长问卷得知:100%学生学习过10以内的加减且熟练掌握,98%的学生学习过20以内加减,且94%的学生基本掌握。
  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前测结果是: 9+2、 + 是孩子们都会的,正确率100%;9+3、8+3、8+4错误百分比低于5%;9+4、1+4、 +5、1+1、8+8错误百分比约为1.1%;而9+1、9+8、9+ 、9+5、8+ 、9+9这些题的错误百分比达15%以上。前测结果表明:(1)孩子们多采用“接着数数”和“凑十法”来口算,对于得数为11、12的口算掌握稍好些。(2)两个加数相同的口算题特点鲜明,容易识记。(3)“凑十法”不完全理解,造成数目较大的两个数相加错误居多。
  这两项调查结果说明学生与20以内的计算是熟识的。教材原计划二个半月的学习时间显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经验”,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对有进位的20道加法题(加数位置交换算一题)有了新的认识,于是我确立了以理解“凑十法”为教学重点,以大数目相加为训练重点,着重引导学生探索规律以便形成计算技巧的教学思路。
  学习之后
  2001年1月起,针对20以内进位加法掌握情况,我每月进行一次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班上三类学生值得特别关注,他们口算几乎次次出错,但错题不重复,需要给予特别的指导和帮助。
  A基础薄弱型学前没正式上过幼儿园,接受能力较好,但综合运用能力差;口算必须借助具体事物,看着手才能思考,数感较差,逻辑思维不强。
  B接受缓慢型反应、接受能力较慢,计算方法不熟练,加强练习后提高很快。
  C习惯较差型好动、注意力不集中,听讲作业习惯比较差,手眼协调能力不强,口算正确率低。
  另外,在多次的口算调查中,原来没有错误的又偶有错误出现,究其错误原因主要有两点:(1)看错数;(2)凭脑中印象(记忆出错),不再思考计算过程。
  学习前后对比
  一年级上学期学生主要学习20以内的加法计算,在20以内加法的100题中,不进位加法 4题,进位加法3 题,这3 题中不考虑加数前后位置,实则20题。
  调查研究发现:
  1.学习之前☆类题已会,~类题错误百分比低于5%,△类题错误百分比约为1.1%,其余题错误百分比达15%以上。
  2.学习后√题掌握很好,↓题错误百分比下降,↑题错误百分比上升,错误百分比一直很高是8和 相加。
  
  引发的思考:
  一年级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在这个特殊阶段的教育问题上,社会上存在着认识上的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以至于上了一年级,家长认为“幼儿园都学过了”,放松了孩子入学关键期的教育,尤其是倾听交流、独立思考、认真书写方面的能力和良好习惯的培养。也常听教低年级的教师说“孩子在烫剩饭,不好教”,分辨不出“真会与假会”,容易走入“盲教地”。一年级等同于幼儿园?显然不对!《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指出,雅论哪个阶段的教育都必须促进学习者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那么一年级数学学习与幼儿园的数学学习区别在哪里?我们应该教些什么?我们的20以内进位加法的学习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认真调查,掌握学情,确立学生发展目标。对比学前教材,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在编排上确实存在着知识重复问题,但从教学目标上看是有别于学前教育的。对于“数的运算”,《数学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中提出这样的要求:“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由此可见,我们重要的是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运算的意义,“会思考”“会交流”而不是简单的“会算”,在数的运算中加强数感的培养,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分合”与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就要帮助儿童构建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分与合的思维结构。如:幼儿园学习5的分解说: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一年级我们叙述为: 5可以分成1和4两部分数,1和4两部分数组成5。区别于幼儿园教育,在掌握分合关系的同时初步渗透部总关系的数学思想,并建立数的分解组成与相应的计算之间内在逻辑关系(部总关系)及双向联系。这样,我想再问及“4加3为什么等于1”的问题时,孩子们再不会硬着头皮说“4加3就等于1”,而会说:因为4与3两部分数合起来是1,所以4加3等于1。
  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时,结合加法的意义对学生继续进行部总关系的认知训练。例如白兔有1只,黑兔有5只,一共有多少只兔?教师提问“解决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会说:求白兔和黑兔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把白兔的只数和黑兔的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白兔的只数+黑兔的只数=总只数,1+5=12(只)。老师再问:1和5是12的什么数?学生讲是12的一部分数。老师点明:这是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的问题。学习减法时也进行类似的训练,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入学伊始就开始积累基本的数量关系和结构,学习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为学生能够迅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奠定基础。
  其次,我们要研究学生,关注过程,变革固有的教、学方式。俗话说食贵自化,学贵自得。由幼儿园“玩中有学”到小学“学中有玩”,学生的自由游戏变为正规科目的探索性学习,要求教师要预知孩子之间的差异,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参与热情,组织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引导他们探究、发现、交流。这次调查使我更明确教学不是教教材,不是“带着学生学教材”,而是帮助学生,是“扶着学生用好教材”。
  1.易于理解掌握的运算(如得数是11、12的加法),可以采用“以比代学”的方式。创造机会让孩子比一比谁讲得好,赛一赛谁算得对,引导学生之间对话,在这种似温故又知新的互动中实现不同学生不同的发展。
  2.较大数的运算(如 、1、8、9之间的相加),要鼓励学生“找捷径”,尊重差异与个性。在感受算法多样的基础上优化算法,重视题组练习,加强比较辨析,从而提高学生灵活运算的能力。如计算1+8,学生可以想1+8=8+1=15;可以想8+8=1 ,1比8少1,1+8的和比15少1个,1+8=15;可以想1+1=14,8比1多1,1+8的和比14多1个;可以想加8,和的个位就比1少2,所以是15等等,这些方法都比凑十法要简便和巧妙。
  3.难掌握的运算(如易错易回生的),要“少讲多练”。算理算法的理解不是障碍,运用问题自然由熟能生巧来解决。
  4.易错题的学生要建立记录袋、错题集。经常巩固,及时鼓励,树立信心的同时加强他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最后,我们要善于思考,注重梳理,渗透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对学生们基本都具备的运算知识,更要注重知识的梳理和系统化,这样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更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材在每部分运算后都编排一个整理表,像10以内的加法表、减法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减法表、乘法口诀表。教学时更应该让孩子经历整理、筛选,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简约化的过程。比如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教学第一步,了解学生学习后的感受,引导学生反思:这阶段你学会了哪些计算,有多少题?哪些有联系,记哪些题就可以了?最易出错的有哪些题?(比较筛选,向学生渗透了“简约化”有效记忆的方法)第二步,从横向、竖向、斜向观察,重在让学生比较算式的变化、交流发现的规律。(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按一定的规律系统认识记忆事件的方法)最后,及时引导学生总结:加2、加3……各有多少题?9加几、8加几……各有多少题?得数是11、12……又各有哪几题?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加法表的结构,又有利于形成计算技能,既能训练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又能培养学生反思总结的意识。
  我们研究教学,以研究学生为本,从研究学法做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可持续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对我校实习体育生所存在问题及其对策的研究
下一篇:责任教育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核心理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4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40028
发表于 2020-8-14 21: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