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培养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本人对《标准》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为重点。
1 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
1.1 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经过一段学习。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生字学生完全掌握,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学生掌握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高了,看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1.2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这里仅就在课堂教学中,怎样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
那么怎样培养呢?一是要把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明白。二是在记叙过程时,要把重要的场面、中心话语生动。教学时揭示以上规律,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按以上两点自学,边阅读、边思考、边讨论,使学生既清楚、明白、深刻懂得了这篇文章,受到了教育,学到了知识,又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能力。
语文是工具,亲自使用工具,才能掌握好工具。所以,语文教学要提高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体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的路子是:
第一步:读文、点字、查字、认字、写字。
第二步:读文、思考、分层分段、写大意。
第三步:读文、划重点的字、词、句,提出不懂的问题,写出文章中心。
第四步:读文、背好词好句好段至全文,抄写好的句、节、段、创造性讲述课文内容:最后运用课文中所学的写做方法,写自己生活中可以写的事情。
2 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必须抓好作文教学,突破这一关,培养写作能力
2.1 紧密联系阅读联系教材,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有密切的联系。每篇课文都有是学生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思想,用词造句、某篇布局的,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但这只是纸上谈兵,要把知识化为能力非多写不可。我教完一篇有特色的课文,就要求同学进行一次小练笔,应用所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联系。
2.2 多读、多写
多读:我要求同学多读各种儿童读物,并鼓励大家摘抄好的词、句、节;节假日除了他们多注意在大街、小巷、家里耳闻目睹的新鲜事,还要从天文、地理到花草、鸟禽;从历史人物到现代英雄等等。使他们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增加了知识。
多写:笔勤出好文。坚持每周两篇小作,两周一篇大作,有的同学还坚持写日记。这样每周动三次笔进行写作练习,思路开阔笔头会活、文章会精。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创新班级授课制 提升素质教育活力下一篇:掌握和运用迁移规律 促进英语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