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世纪的幼儿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把握发展幼儿主体性的内涵,让自己做的更专业。在教育不同孩子时应当遵守什么样的原则,每个年龄段应当如何去教育?要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走进孩子的心灵。
对于一名负责、敬业、专业的幼儿教师,要想找到一种最合适的教育方法,那就需要每天去观察孩子们,同孩子们长时间的在一起,然后创造出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特点是什么,在哪些方面有特长,在那些方面存在不足,孩子最喜欢什么,对什么最感兴趣……我们成人都深信“雅论谁只要努力就能将事情做好”,但是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些幼儿教师没有自己的主张而是盲目的照搬所谓的理论,一不留神就进入了教育的误区,适得其反。
因此,培养孩子的方法不完全是来自于什么理论,而是来自于我们成人本身,特别是教师,我们不要忽视自己的力量,扔掉自己的观点,如果只按照从书本和电视看到的,或者从别人那听来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就像给干渴的孩子,及时送上的不是水,而是令孩子更加口渴的面包了。
有人喜欢将孩子的心灵比作“一张白纸”,任凭家长和老师描绘,严格来说,这并不确切。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衡量孩子。因为,每个孩子都接受了父母的遗传信息,他们的气质就有差异,这对于他们的性格、爱好、能力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承认他的“不同之处”,有自己的个性,允许孩子们有自己“与众不同”,并对某方面出众的幼儿及时给予肯定及鼓励!还要引导他的强项弥补弱项,每个有着不同特点的孩子,都有上进的心,作为教师只要心细,发现孩子的另一面,培养得当,都能成材!
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到了幼儿园,如果我们教师再每天安排孩子们不停的书写汉字、计算。别说孩子们树立自己的个性、培养自己的才能,处在这种没有喘息之机的疲惫生活中,没有自己思考的时间,就不会有发展的机会。不只如此,总是处在成人的监视之下,孩子们会变得做事畏首畏尾,对世界有着极端的看法。
总之,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高素质、身心健康,善于理性思考,能与人共处,有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既能适应经济上的不平衡和文化的多样性,又能参与竞争推动社会进步。为此,幼儿时期,就应该对孩子进行全面的素质启蒙教育,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必须与新世纪的需要相适应,必须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严格做到注重幼儿个体差异性,走进孩子的心灵深处。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学分制、语文活动引领中职语文走出“泥潭”下一篇:引领学生走进充满活力的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