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广州产业转型看高职教育的发展

[复制链接]
查看: 696|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820
发表于 2020-8-15 10:1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广州市经济结构现状在2008年开始已进入调整和转型期,转型中涉及的人员情况,如提升、转岗、换工或转工、安置等问雅疑是保证“转型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和基础。本文从转型中分析广州市人员结构和专业技术人才现状,提出 所高职学校错落和产业发展新模式,创新广州产业与高职教育特色。
【关键词】:和谐广州 高职教育 产业转型 人员结构
  
  构建“和谐广州”是当前广州市的重心工作,“和谐发展”成为全社会各个子系统的共同目标。以全社会和谐发展为目的,广州产业正面临着从以“制造工业”为主向“服务产业”为主的产业转型。
  作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因其价值取向和目标取向,即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社会结构均衡发展、社会资源合理流动、社会公平发展和持续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产业结构的转型,其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与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协调发展,包括社会阶层结构、社会职业结构、社会人才结构等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一、广州市三次产业的人员结构现状
  
  与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类似,广州市产业结构在近20年的发展中从第二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型。人员也大同小异。
  表中可见:从构成比例看:第二产业人员比例基本上维持在40%以下,第三产业在40%~50%之间,说明两者人员分布比例也较平均,第二产业稍低于第三产业。除此以外,第一产业人员比例维持在20%以下,但产值比重只有不到2%,其人员的贡献率是最低的。另一方面也说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向第三产业的就业转换过慢,不仅造成大量社会闲置人员不能就业。而且影响产业转型的正常发展。
  
  二、广州市产业转型中专业人才结构
  
  到200 年底,广州市现有从业人员 090352人,专业技术人员488113,占总比例不到10%,其中以第三产业为最高(文、教、卫系统)。其中第一产业1440人,占0.3%;第二产业112194,
  (其中建筑业34 52、工业11989),占23%。从制造业和建筑业两大行业分,制造业比建筑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多了近一倍。第三产业314419人,占1 .12%。
  专业技术人员比重分配中,第三产业占绝对比例,说明第二产业的人才技术力量很弱。在专业技术人员占绝对比重的第三产业,分配也很不均衡。虽然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到总比例的11%,但从行业内部分配看,除文、教、卫、科研机构行业特点占比例较高外。传统服务业如餐饮、批发零售业等行业的专业人员比例十分低,而新型服务业如租赁、房地产、居民服务等更是匮乏。
  
  三、产业转型中广州市高职教育发展的新思路
  
  30年的改革开放,广州市已成为全国经济强市。但与经济发展匹配的教育,特别是与产业发展匹配的职业教育,难登大雅之堂,高等职业教育更是相形见拙。广州市仅有高等职业教育学校 所,属于普通高等教育。由于我国普通高校教育制度多年来的痼疾,使高职教育与实际,或教育与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脱节。目前 所高职院校正竭力改良或改善其办学模式,在专业结构、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市场经济融合,并取得一定效果。如今,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和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职业教育如何在这一场产业大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借产业调整之势,将高职教育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台阶,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从广州市实际出发,拟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 产业与高职院校直接对接
  目前广州市共有 所高职院校,各高职院校可有各自一定的专业特征或特长。为更好地适应三次产业调整和升级,高职院校的专业要做相应的调整,大方向是以第二、三产业人员调整为主,将 所院校相对重点突出,将工业企业与职业学校直接对接,在行业人员升级、转工和换工中与院校直接联合。取消现有的“大锅饭”式的专业和课程,实行针对性的“产业学校”模式。从产业与高职院校的对接可以简述为:如广州城市职业学院一汽车职业学院、社区学院、钢琴学院、旅游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一电子制造设计学院、珠宝学院等。 所高职院校没有专业重叠,但有“产业学校”,实行产业――企业――高职院校的直接人才对接。
  
  
  2 设立转岗、转工再就业培训学校
  与过去成人学校培养目标不一样,也与现有的劳动部门设立的培训学校不同,再就业培训学校不是简单的短时期的培训,而是定期的、分阶段的、有具体目标的不同层次和不同层级的培训。这类培训量之大、各项要求之高,是劳动和人事部门的培训学校或培训中心难以承受的。所以应与现有的职业学院取得直接专业性课程的培训对接,形成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的有效结合,实现各类产业人员转型中的良性循环。
  
  3 企业内训和外包教育结合
  企业内训一直作为企业培养人才摇篮的基地,虽然有它直接、针对性和行业性强的特点,但缺乏系统性和广阔性,是一种比较狭义的职业教育。社会日新月异发展下,工作岗位的变动和更替甚至职业岗位的解体,其变化速度之快是前所未有的。要改变仅依赖企业内训就可以稳定工作的态度,要将企业内训和外包的教育培训有效结合,形成“企中校”和“校中企”的大工作概念(即社会工作)。
  
  4 人才供需与产业的高度链接
  对高职院校而言,人才供给有两大类。一是高技能专才的供给;二是转、换工的供给。目前,在职业教育发展模式上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专业人才供给的梯队教育。从上述可见,专业技术人才是广州市产业转型的关键,所占从业人员比例相当低。雅论是第二还是第三产业,都需要大力增强专业人才队伍。要实现这一庞大的人才队伍供给,学校要有意识地进行有序的梯队式教育。分初――中――高三个不等级别的人才梯队学习。按年级和能力分班、分层级学习。学习期限可长可短,以获得相关资质证书作为毕业的基本条件。
  复合型人才供给的交叉教育。现代学科、技术一方面分化很大,另一方面也越来越互相融合、渗透。新技术和新职业的出现使交叉性学习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专业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专业的综合化和交叉化趋势是当前高职教育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学校应针对学员特征、爱好比较广泛开展学科交叉性学习,获得两个或以上的学科专业知识或资质证书。
  精品人才供给的强化教育。每个行业和每个专业都需要培养精品型人才。学校可有意识地选择有明显专业特长的人才进行“精品”式教学。以专长或知识专能为优势培养高级技能型应用人才,越专越好,越细越好。
  职业教育中相关配套措施。教育和学习的连贯性使职业教育从简单的教学、培训走向全社会。建造一个职业教育社会化的体系应该包括:第一,非正规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纳入正式和正规学习体系,也就是承认工作技能和经验,承认职业资格,当作个人整体发展计划的过程学习,这种情况可以“个人学分银行”模式实行管理,将所有的培训、教育资源整合为一个体系;第二,建立一种开放、沟通、灵活、弹性的学习模式,最典型的是开放正规学校系统,与成人工作世界建立直接联系,打破正规学校教育与成人学习之间的隔离,扬弃传统正规教育体系的终结教育模式,确保人人能够持续获得教育和学习的机会;第三,建立新型的社会合作伙伴关系。
  
  
  参考文献:
  1 (日)富永健一《经济社会学》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年8月版
  2 蒋笃运等著《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关系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
  3 石伟平主编《时代特征与职业教育创新》上海教育出版社200 年12月
  4 李文长等著《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权益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
  5 王乐夫主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发展研究》
    广州市统计局《广州统计年鉴》200 、2001年
  1 广州市教育局网站
  8 广州市统计局网站
  
  责任编辑 龙建刚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论大学校园活动中的“文化”呈现
下一篇:中学德育五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5 10: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