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老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几千年来教师的主要职责,“传、授、解”三字,决定了教师的主体、学生的从属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谁才应是课堂的主人这一问题终于得到了论证,时至今日,我国的教育教学事业取得长足发展的原因之一就是学生已成为了学习、课堂的主体。作为教师,我们要做好学生的导师,发挥自己的组织引导作用,同时也要帮助他们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1.扩大阅读量,做“小学者”
当今社会,信息发达,教科书的内容已雅法满足学生日趋强烈的阅读渴望。从学生终身发展考虑,扩大阅读量是势在必行。因而,刚颁布的新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诵读优秀诗文,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阅读,六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0万字”。
所以,教师可以督促学生适量背一些古诗词、好词佳句,如叫学生每星期记一个成语或歇后语,每学期背12~15首古诗词,都可以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量,积累知识。同时,采取推荐好书、舆论导向、比赛读书、课堂拓展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成为“小学者”。
2.丰富想象,做“小明星”
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则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可以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最为实在的因素。丰富的想象就是创造的翅膀,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因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做大胆、丰富的想象,给他们思维驰聘纵横的空间。
如教学《凡卡》这一课时就可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凡卡将来的命运如何。这样既为学生提供了想象的机会,又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教学《狐狸和乌鸦》时,想象一下假如乌鸦又刁来一块肉,狐狸还会骗走吗?在这些想象的背后,迸发着创新的耀眼火星。如有的学生就会想到说:“狐狸破口大骂了一顿乌鸦,乌鸦忍雅可忍,刚想还嘴,肉又掉下去了。”类似的例子不一而足。就让我们给学生提供想象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创新之“明星”。
3.创造性质疑,做善问型“小记者”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一番觉悟,一番长进。是的,只有会质疑的学生才是会学、会创造的学生。应该说,语文教学中,每篇课文都有其可供质疑的巨大的空间。当学生雅疑时,教师要引导他们从课题、内容、结构、字词、中心句的方面提出自己的疑问,鼓励他们大胆质疑,养成求异、求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如教学《伟大的友谊》时,有学生问:“《资本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该不该署恩格斯的名字呢?”这就是极有价值的问题,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可窥一斑。所以,教师要相信学生一定能行,当然,学生问得多了,久而久之、头脑中的眼界就扩大了,就不苟同于别人的看法了,就会成为能思善问的“小记者”。
4.综合性实践,做学习的“小主人”
顺应时代的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强调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合作与积极参与、互助与责任,培养学生探索学习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给学生提供不断进行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的机会,放开手让学生自主的合作探索,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乐于与同学合作,讨论交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形成自己独到见解,并敢于发表。这样就会使他们有被解放后的轻松,有主人翁意识,真正成了课堂、学习的“小主人”,学习起来就显得主动、自觉、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勇于实践。在主体意识驱动下的学习效果自然不言而明。
总之,随着教学改革,课堂结构已发生质的变化,新型师生关系已经确立。为了不辱时代,不负使命,教师要转变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通过语文综合性实践学习,做有知识,有创造性的学习的“小主人”,成为素质教育下合格的小学生。这样,学生就回归学习乐园,教师也因他的学生会永生!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初探听唱教学下一篇: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