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圣陶、夏丐尊、朱自清诸先生十分重视朗读。《语文课程标准》也特别强调朗读,把“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列为每个学段阅读目标的第一条。
语文课不论是词语教学还是文章鉴赏,都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认识和把握能力。因此,我们在语文课改实验中应正确认识朗读教学的地位,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
一、以“读”品“义”
在语文教学中,有声语言的“声”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很大。往往是,一篇文章、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光用眼睛看也许会觉得平淡雅奇,可经老师一读,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声音有时比文字所表达的内容丰富得多、生动得多。一句口头语“你?”,我们就可读出疑感、轻蔑、不信任、惊喜、激愤等多种语气。
比如,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两段文字:(一)“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二)“这时暌,我的脑里忽然闪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雅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帮,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通过朗读这两段文字,学生脑海中就能勾画出两幅迥异的图画:前一幅荒凉萧索,抑郁阴沉,读之令人悲从中来;后一幅天高地阔,生机勃勃,读之令人悠然神往。
由此可见,学语文光“看”不行,还要非“读”不可。朗读,就是用读者的声音去“复活”作者的声音,去“复活”作者在他的文章中所表达的丰富、生动甚至微妙的一切。朗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注重字义,注重发音,注重语调,有如朱子所谓“舒缓不迫,字字分明”,每个字都该给予相当分量,以求达到熟知课文、深刻领会辞义的目的。
二、以“读”达“能”
朗读是把语文知识转化为语感能力的桥梁。语文教育家张定远先生在《问题与对策》一文中疾呼:“要大声读,反复读!语文教学就是让学生读!读才能让学生学到情操,把语言转化为自己的东西,获得知识,进行积淀,形成语感。”良好的朗读习惯,不但能让学生对作品有理性的认识,更能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奥妙,认知语言的情趣,把握语言的精髓,初步形成自己的语言文字观。
中学课本有许多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以及古诗词等,教师可采用张中行先生所提倡的“入神读”办法让学生熟读自然成诵。学生在初读时,要读慢些,字字咬清楚,随着词语意义的需要有疾有徐,有高有低,口中成声,心中体会思路和语言的条理,尤其是前后的衔接。
这样的朗读过程,就是不断体验名家名篇思想感情的过程,就是不断领悟名家名篇语言美丽的过程,也是使自己潜移默化变得“文质兼美”的过程。这样,当说话、写文章时,课堂上所背文章中的词语、旬式、意境就会自然流露出来,学生的语文素养也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三、以“读”陶“情”
言必达情。一篇好的文章,能感化人的思想性格,甚至影响人的一生追求,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等就是明证。中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有一定的言语感情基础,但生活阅历还比较肤浅,教师需要通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德和积极的情感;需要通过诵读名家名篇来陶冶性情、开启心智、明白道义。情感教育是《语文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之一,而朗读教学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手段。
学习戴望舒的《我用残损的手掌》,我们可以缓缓地诵读,与作者一同感受那发自内心深处的爱恨、愁苦与希望;学习流沙河的《理想》,我们可以慷慨激昂地诵读,尽力表达年轻一代的理想和追求;学习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我们可以分角色诵读,与安东尼奥、夏洛克等人物一起演绎一场生与死的交锋;学习鲁迅的《风筝》,我们可以像讲故事一般诵读,去深深品味文中那一份悠悠的亲情。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量和质都要到位,分析的加入不宜太快,否则就不能让学生反复了解和熟知课文的“语表层”,就不能由此感知并形成初步的整体印象,对课文内蕴的理解就不可能准和深。
通过朗读,来揣摩领会^物形象,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学习语文的兴趣,来展现学生的领悟力和内心丰富的情感――这便是朗读的妙处。
责任编辑 赵霭雯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合理的作业设计有助于英语教学下一篇:课堂教学要讲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