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抢占21世纪的制高点,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而创新是思想政治课永恒不变的主题,所以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把。我浅谈几点自己在教学中的尝试。
一、紧抓社会热点,激发学生创新的紧迫感
政治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抽象性和时政性。从教学内容上,思想政治课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紧紧抓住社会热点,运用教学新手段和教学新方法,实现思想政治课的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创新。我在《经济常识》第八课教学中,讲解我国发展对外贸易必须正确处理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时,我不失时机地抓住中国入世后关税取消的热点,引导学生将这一热点与教材知识点紧密结合,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综合分析。启发学生思考:我国怎样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如果你是企业经营者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企业职工作为劳动者你该怎么做?学生发言踊跃,情绪激昂: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开发高精尖产品占领国际市场,抢占制高点,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我激励学生: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炎黄子孙的不懈努力,需要你们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民族的重担就落在你们肩上,你们一定要努力啊!这样以情激情以理服人,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激发学生创新的紧迫感,并且点燃了他们内心深处潜藏的创新的火焰,“我要创新”的观念明灯般地挂在每一个学生的脑际。
二、巧用哲学原理,启迪学生创新的思维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许多基本理论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材料。比如:《哲学常识》第二课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其中第三点就是要有创新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我引导学生从哲学理论入手理解创新的必要:因为发展就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要想发展必须站在上升、前进、发展的立场上去促进旧事物的灭亡,创造新事物。在当今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严峻形势下,“发展是硬道理”已成各国的共识,要发展就必须创新。我向学生介绍《新思路比资源更重要》的典型材料:杜仲原是我国四川、云南等地的一种树,其树皮是名贵的中药材,日本在10多年前才开始种植,现却将我国弃之不用的杜仲叶开发加工成杜仲茶,具有利尿等多种功能,时下已成为日本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茶饮料并销售到中国,取得了极佳的经济效益。我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中国人眼里不屑一顾的东西到了日本人手里却身价倍增呢?难道中华民族不如日本大和民族吗?这些问题象一束飞向夜空的灿烂的焰火在学生心里燃起思维的火花。我及时点拨:我们中国人并不比日本人差,我们缺少的仅仅是一种意识――创新。日本人在自身资源匮乏中找到了比资源更宝贵的东西――创新品质。同学们你们作为21世纪祖国的建设者难道不应从日本人身上汲取那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创新精神吗?这种带有感情的激励既唤起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也启迪了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需要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巧妙设疑,激励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寻找答案,教师及时点拨补充,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断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启迪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他们的创新意识也得到了培
养。
三、联系社会生活。诱发学生创新的兴趣
在《经济常识》第一课教学中,我借《怎样对待货币》这一话题指出货币是财富的象征,是每一个人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那么我们怎样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去获取自己的财富增加社会的财富?假如你是厂长,该怎样去做呢?启发他们意识到必须生产物美价廉、适销对路的产品,接着问:“怎样才能适销对路呢?”经过诱导学生认识到只有开发新产品即创新才能生产出畅销的产品,并且创新不仅体现在产品生产上,产品销售同样离不开创新。例如:有一个食品公司在产品博览会上因报名晚被安排在顶楼最偏僻的角落,以至于门前冷落,于是营销员想出一条妙计――在底层地上撒下许多铜板,上写“拾到此板者可以到1108室换取纪念品”。结果生意一下火了起来。可见,创新帮了这家公司的大忙,我启发学生如果你是推销员你怎么做?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异想天开,展开想象的翅膀。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只要你有心,处处是创造的素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激发学生关心社会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是成功的先导。用兴趣的磁铁去吸引学生质疑问难,创造性地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在探索中有所发展和创新。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三言两语的正面说教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教师解放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勇于创新、乐于创新的精神。如此坚持,在思想政治课堂这片沃土上定能收获丰硕的创新教育之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下一篇:新课标下的农村初中物理教学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