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个性特征为基础,以内在的需求为核心,借助自己特有的个性,灵活地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一、建立人格平等、个性张扬的师生关系是还学生完整个性的前提
著名教育家钟启泉说过:“教师必须把教学活动作为人格活动加以组织,创造有助于交互作用学习活动的教学气氛。”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人格平等和个性张扬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氛围来促进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引发师生、生生之间相互碰撞、相互回应、相互创生,使数学学习在学生的人格发展中体现意义。
例如,教学“统计”一课时,我先创设情境,师生共同观看课件:马路上,不断驶过各种各样颜色的汽车,让学生帮助数一下每种颜色的汽车各有多少辆。学生根本雅法数清楚,课堂气氛有些紧张,似乎陷入了僵局。这时,我说:“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呢?”学生们经过激烈的讨论,纷纷说道:“可以把开过去的那辆车的颜色记在纸上,过去一辆颜色的汽车就记一辆。”“那写字太慢了,跟不上,还没等你写完后面又开来一辆车,不行!”“可以这样,开过绿汽车就画一个△,开过红汽车就画一个~,开过黄汽车就画一个□。”……课堂上,学生们争论不休,思维又陷入了僵局。这时,我抓住时机问道:“那你们能不能帮我想个办法,既要能让人看懂每种颜色汽车的辆数,也要在写的时候不出错?”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纷纷说道:“我是这样想的,先画个表格,如果开过一辆红汽车,就在红汽车后画上‘ | ’,过来是黄汽车就在黄汽车后画‘| ’,再过来一辆再画一个‘| ’。”“ 我的比他的简单,不是画‘| ’,是画‘・’。”“不好,画点子不容易看清楚,如果两个点画在一起怎么办?我画‘× ’ 。” “我认为画‘√ ’好!”……这种人格平等、个性张扬的师生关系还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学生在这种亲和的环境中学习,解除了思想顾虑,引发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力,整个课堂闪烁着一种敢于创新的个性美。
二、实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还学生完整个性的重要手段
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单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去,实现有效的个性发展,使数学课堂成为学生张扬自我个性的舞台。
如在教学“8加几”时,我舍弃教材中的“凑十法”,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寻求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然后,我让学生在开放的、合作的学习中独立思考,合作研讨。这时,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对于8+1=15,学生探索出了多种解题策略:(1)9+1=1 ,8比9少1,所以8+1=15;(2)1+1=14,8比1多1,所以8+1=15;(3)5+5=10,8比5多3,1比5多2,2+3=5,10+5=15,所以8+1=15……这样,教师摆脱了教材的束缚,还学生以广阔的思维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自己经历感悟、创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探索和创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学习乐趣,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三、实施多元化、个性化评价是还学生完整个性的有效载体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是一个充满个性色彩的全新教育活动,每个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充满灵气的个性活动。因此,教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应该呈现出个性色彩,突出多元化的特性,让更多的学生享受到评价的快乐,产生更多、更美好的情感,使学生个性化创新性思维得以充分地发展。
如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课,在解决“3 -8”这个的问题时,发现被减数的个位上的数不够减后,有一个学生马上提出:“老师,我有办法。 -8不够减,用8- 就行了,8- =2,30+2=32。”显然,答案是错误的。学生们听了哄堂大笑,并传来“倒着减了”的议论声。我示意其他学生不要笑,鼓励他说:“能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吗?”那位学生低声地说:“个位上的 和8相差2,就用30+2……”话没说完,他突然改口说:“老师,刚才我说错了,不是30+2,应该是30-2=28。”我赞赏地点点头,说:“你的意思就是说先把8分成 和2,3 先减 ,再减去2,对吗?你真不简单!会用‘差几减几’的思路来解决问题。”这时,全班学生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集中到了刚才这位同学身上,投以羡慕的目光。这里,我没有急于对学生错误的答案进行否定,没有追求“统一化”和“最佳化”,而是致力于“多样化”和“合理化”,充分发展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使他们感受到了自我探索的真正价值和乐趣。
总之,教师在课堂上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充分的自主探究的空间,鼓励引导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自主地进行学习,把课堂变成学生乐于学习的场所,让他们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责编 杜 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过度教育”应谨防下一篇:浅谈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