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中央1 号文件颁布后,高校学生工作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工作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发展的因素。本文作者认为引进社会工作理念,让社会工作真正走进高校是解决高校学生工作“瓶颈”问题的有效手段。本文着重就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优势和实施方法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校学生工作 社会工作 优势和方法
【中图分类号】G 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19(2008)10-000 -01
一、高校学生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高等学校的学生工作现在越来越受到教育主管部门、高校和社会的关心与重视,自中共中央、国务院2000年10月发出1 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后,从中央到地方各级主管部门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规定。各高校也相应跟进了大量的措施。但是从实际效果看,高校的学生工作的实际效果往往还不尽如人意,笔者认为究其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工作本身存在的不足
1、工作角度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尊意识以及自我发展意识都非常突出,他们特别需要被尊重,特别需要平等的交流,非常反感外界的强迫和居高临下的说教。当代大学生的身份是双重的,他们不仅具有受教育者的身份,而且还是与管理者具有平等地位的权利主体。而高校在实施学生工作时还经常习惯以教育者、施教者的身份,居高临下地“俯瞰”受教育者,单向式的开展教育管理,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灌输大于引导,学生不易接受。
2、学生工作者的问题
以辅导员为代表的学生工作者在高校中实际承担了大量的工作,除承担学生工作外往往还有自身的教育、科研任务,难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精力去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生工作在现阶段的发展,导致简单的把自己等同于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中存在“惯性”,囿于思维定势,缺乏开拓创新的动力,学生对此存有抵触,工作不能贴近对象的需求。
二、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对于社会工作者来说,重点在于与案主一起工作,为案主提供充分发挥各种不同意见的空间,引导案主,启发案主,但常常不直接为案主作决定。这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助人自助。社会工作者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案主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依赖于别人的帮助。
应该说,社会工作的基本理念和高校学生工作的要求是一致的,都以人为本,从学生的成长成才出发,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资源,这就为社会工作进入高校、进入学生工作提供了极好的结合点。
三、将社会工作理念和做法运用到高校学生工作中的优势
(一)有助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成人成才环境。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场所,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是否和谐稳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社会工作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是一种充满爱心的崇高事业。将社会工作这种全新的科学方法引入高校学生工作,将会在提升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认识和重视。提高学生工作质量,赢得学生的信任和欢迎等方面逐步凸显其优势,为和谐校园的建设添砖加瓦。
(二)有助于开拓学生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渠道。将社会工作“助人自助、案主自决”的理念引入学生工作领域,将为学生工作开创一片崭新的天地。这有助于学生工作与社会大环境的连通,以社会的视角观照学生群体,从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有助于将学生工作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拓展至全社会范畴,将高校学生工作纳入社会活动中,确保其与社会的同步发展。
(三)有助于尊重学生个体,学生易于接受。社会工作以其高尚的价值观而著称。社会工作尊重人,用整体的观点看待每一个个人,承认他们的需要和权利。将社会工作运用到高校学生工作中,将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视角观察学生、分析学生、帮助学生成长成才。将帮助我们去除传统工作中的“命令”、“说教”,学生也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单服从,可以根据社会工作者的建议和意见,在引导和启发下,理性的思考,合理的选择。
四、在高校学生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的具体方法
(一)社会工作界进一步重视学校社会工作尤其是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和探索,为具体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指导。长期以来社会工作界对学校社会工作进行了较多的研究和实践,但基本局限在中小学和未成年人的范畴,对高校社会工作和大学生群体涉猎较少。高校自成一体的相对封闭体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社会工作进入高校的脚步。所以社会工作在高校领域有着雅比广阔的空间。
(二)鼓励高校教职员工尤其是学生工作者学习、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在学校中建立社会工作站(室),主动开展社会工作。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要创造条件鼓励员工学习社会工作理论,投身社会工作实践。
(三)欢迎专业社会工作机构与高校相结合,深入高校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此举有利于将专业社会工作机构拥有的社会教育资源融进学校,拓展学校工作的视野。此外社会工作机构作为独立的一方可以成为学校、学生、家长、社会之间的联络者、沟通者和协调者,处理各方的关系,维护各方的利益,为学生创造更有的学习、成长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试论心理健康教育与工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下一篇:高校党校教师队伍建设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