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019(2008)10-0101-01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向了我国各个地方,我国的一线老师都如火如荼地紧跟着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我们发现,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新教材教学的需要,课堂教学过去主要考虑的是教师如何教,现在教师应重点研究学生如何学,落实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本文就如何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阐述,以求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互相学习。
1.1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主要学习方式,其精髓在于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的自觉性,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需要与兴趣
需要是对事物的欲望或要求,兴趣是对事物喜好的情绪。从学生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大量、具体的学习实践活动出发,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设计精彩的引言、精妙的教具、巧设的悬念、情境的再现、音乐的渲染、角色的扮演、生活的联系,通过讨论和争议、合作与交使学生在学中寻乐、乐中勤学,激起需要、激发兴趣,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而逐步走向自主学习,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当然在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不能忽视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的教育。良好的动机也可以成为具大的动力和强有力的诱因。
(2)归还课堂,给学生时间与机会
保证学生有充分的读书时间,有足够的思考空间,有较多的实践机会。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自能能力、自主发展为宗旨,使学生在教师精设问、精讲解、精总结的引导下“自读自悟”。 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活跃生命的灵性,从而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
(3)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且会学
学生学会自主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需要教师的精心引导。学习毕竟是一件艰苦的事情,不能全凭学生的好恶,有时需要一定的强制和艰苦努力。教师应在学生措手雅策时教给方法;在学生意见有分歧的地方阐述真知;在价值取向有偏斜时讲明道理;在拓展运用时引导学生切入生活。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形成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最终就会取得“自主”学习的效果。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主要有:自主性读书、自主性理解、自主性评析、自主性作业等等。
1.2由接受式学习向探究式学习转变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在探究过程中可以涉及所有的要素,也可以只涉及部分要素,科学探究渗透在教材和教学过程的不同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以现代研究性学习理论为指导,结合物理学科教育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探索和拓展,将对我国基础教育物理课程及其教学的改革有重要的潜在价值和创新意义。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许多物理概念、规律都是在实践中产生的,许多物理学家的重大发现都是在具体实践中诞生的。在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以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并从中引出问题
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知识加以解释,并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对背后的道理并不知晓,即处于“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境地,这就为我们创设问题的情景提供了基础。以生活实例创设问题情景,不仅能够让学生了解自己周围的世界,更能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②通过类比等方法,引出问题
通过复习、类比等方法合理地将学生当前雅法解决的、需用将要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引出,提供给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思考,提出问题,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2)大胆假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对一切事物的探究活动来说,发现问题和找到症结所在是探究赖以进行的前提,提出假设则是核心。当问题发现之后,不急于用实验去检验,更不能直接说出答案,充分利用启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大好时机,让学生大胆假设,去猜想问题可能的答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的“异想天开”,保护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体验人类认识自然、发展科学充满曲折和荆棘的艰辛过程。
(3)明确方案,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在假设和猜想的铺垫下,发挥教师 “导”的作用,把实验设计的思想潜移默化的渗透给学生。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巡视、指导、启发,让每组学生归纳总结。学生提出的假设猜想可能很多,涉及到的实验可能不少。这时教师可以对其中学生不容易完成的操作并加以示范,及时引导学生做好实验记录,根据现象找出本质,尝试寻找规律性的东西,并将实验结论与自己的假设猜想进行比较,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从中体味认知过程的甘苦。
(4)交流评价,扩大学生的思维信息
交流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切磋”的目的,实现思维的碰撞。交流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巩固实验过程和概念规律的理解意义重大。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获取反馈信息并加以不断修正的能力。通过交流评价,扩大学生的思维信息,在提出新问题多向交流之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物理规律,形成科学的概念。
1.3由讲授式教学向讨论式、合作式教学转变
问题讨论教学是根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认知心理学的发展认识论,依据教学内容提出问题,教师、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学习和讨论,以发展创新思维为主要目的的一种多向互动式教学模式。基本过程是根据教和学的重、难、疑点以及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出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觉主动地讨论、质疑、辩析为主,使学生加深理解和综合应用概念和规律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教学过程。
(1)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总体认识和把握的基础上,分层次提出课堂所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组,使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问题组制造教学兴奋点,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层层递进引领学生解决好一个个问题。
(2)合作讨论,集思广益
在学生通过思考对所设问题有一定的理解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合作讨论,横向交流信息,然后再指导学生进行组间的讨论,以需求最佳答案,促进共同提高。问题的讨论不仅局限于教师设置的问题也可是学生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产生新的问题,再讨论解决。让学生发表他们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3)充分解疑、总结收尾
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组织学生总结本课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理解难度较大的地方、教材的关键点,再进行重点讲解,以确保学生系统地掌握知识。问题式教学法改变了教师"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积极探索精神的培养和锻炼,提高了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归结起来,新的学习方式集中表现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目的是改变长期存在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和书本中心的教学格局,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中焕发生命活力和智慧的潜能。
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并不意味着“抛弃”,讲授式、接受式、个体学习今后仍然是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之一,它们与讨论式、探究式、合作式并不对立,而是相辅相成的。不能完全否定或弃之不用,它们是多样化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不同形态,各有特点、功用及适用范围。使用各种教学方式,都要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都要将重心从“教”转到“学”,都要增强学习的研讨性、互动性,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新课改下中国高中英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应有的四个追求下一篇: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