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对网络的逐渐接触和不断深入直至网络成瘾的现状已经是当今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急待采取合理措施进行解决的普遍问题,对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和干预一直以来是教育界和社会的热点话题。笔者对具有代表性的部分网络成瘾学生通过文体活动进行干预取得了初步成功,现将有关情况和干预方法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
被试者是十名来自农村和城镇的高中学生,大多性格内向,一方面,由于进入高中时是第一次远离家人,对环境不熟悉,缺乏朋友,心理感到空虚,因而转向网络。另一个原因是初中升高中时家长管理较严格,基本没有独自上网的时间,到高中后因离家远必须住校有了相对自主的时间和空间,缺乏自制力,因此,被缤纷的网络世界所吸引不能自拔。还有一个原因是网络游戏能容易就获得出色的游戏成绩,可以体会到自己在虚拟环境中强大,提高了自信心,不上网就感到焦虑、沮丧、情绪低落、易发脾气,不可抑制的想上网,时刻担心自己错过了什么,形成依赖不可收拾。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与学生的长时间交谈基本了解个人情况和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干预过程中进行频繁坦诚的接触、谈话,进一步了解其上网情况,为评价干预效果提供客观依据。
2、实验法
根据学生的特点安排他们分别参加了以篮球训练、歌唱能力培训、校园网络记者为主的文体活动。要求每次参加活动后都在第一时间与老师交流感受,畅谈收获,根据学生的不断进步教师及时给予认可和鼓励并帮助他们调整文体活动中的不同角色达到积极鼓励的作用,如:篮球比赛中由一般队员过渡为主力队员,合唱队中由普通演员尝试作领唱,通过记者身份交更多的朋友,将其的文章进行整理后发表在校园报刊中等等都帮助他们树立新的自信,体味到了生活的精彩一面,利用已获得的成就感引导到学习中,收到了较好效果,如表所示。
从表中看出通过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发挥了特长、结交了朋友、满足了人际交往的需要、活动中体会到了乐趣和成就感、满足了自我实现和展示的需求,也因此使他们的生活重心由网络世界转移到了现实世界。干预结束后仍能够继续参加活动,以一种积极的心态代替了消极的网瘾,基本不在感到压抑和痛苦,使干预的效果不但没有淡化反而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三、干预结论
1、通过校园文体活动的干预使部分网络成瘾的学生的网瘾行为得到了纠正,通过具有针对性的干预对某些网络行为有较大的改善作用。
2、校园文化活动干预的成功与否,关键取决于对网络成瘾原因的分析与干预处方的制定,校园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活动可以给参与者带来不同的满足,要求我们实施干预时要先分析原因再选择干预内容和手段,只有这样才能有可能逐步实现干预行为的成功。
(作者单位系黑龙江省依兰县高级中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教学中的师生心灵沟通下一篇:攀枝花市农村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