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三艺术生的各种数学信念在学生的心智系统中同时存在着,每种信念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的影响和影响的程度都有所不同。各种信念对数学学习的影响过程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在每个不同的情境中起主导作用的信念只有一个或者几个。从信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影响角度来看,信念有消极的,也有积极的;有片面的,也有比较全面的信念。消极、片面的数学信念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着阻碍的负影响作用;而积极、全面的信念对数学学习有着促进的正影响作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积极和全面的数学信念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也是达成高中数学新课程理念的重要教育目标。
一、拓宽高三艺术生的关联性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高三艺术生关于数学本身的信念的“知识”主要来教材、平时阅读的少量书籍、平时生活中的一些观察和体验,以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偶尔的提及,内容并不够丰富、深刻。因此,很多学生在这方面的信念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并带有消极的倾向。我们认为在数学教育过程中可通过拓宽高三艺术生的关联性知识来改变他们信念系统中关于数学本身的信念,促进他们对数学形成全面的认识。所谓关联性知识指包含数学史、数学美、数学应用等游离、或内隐于教材体系但与数学学习内容相关联的、有益于学生对数学价值理解的知识。关联性知识的学习不仅有益于加深对数学价值的理解,更有益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内部动机,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的本质。
拓宽关联性知识,首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史的教育。数学史在数学教学中具有教育功能和文化功能,已有研究证实了通过数学史教育对培养学生积极、全面的数学信念的有效性。其次,我们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数学美的教学,让学生学会欣赏数学和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在生活中到处可见数学的对称美、和谐美、简单美等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去渗透。再者,我们要丰富高三艺术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体验。丰富高三艺术生对数学知识应用的体验,让学生逐步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有用性。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地创设知识应用的情境,帮助他们建立从课堂数学到现实数学的链接。另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世界,学会数学地思维让他们认识到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数学离开了日常生活就失去了数学原本该具有的魅力。
二、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促成学生信念系统的稳定性,积极的情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数学信念,从而促进他们的数学学习。学生的数学信念包含了情感的成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为了对积极、愉悦的情感或情绪体验的追求,他们会改变自己的信念中的行为倾向的成分。比如,一个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受到挫折,那么他在数学学习行为中就表现出冷漠和厌倦情绪,并回避甚至排斥那些让他受到挫折的数学学习材料和数学学习内容。情绪心理学研究表明,若具有一种先天性的行为倾向,即趋向积极的情感体验而回避消极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当适应性行为能力成熟时,人会努力学着以各种可能的方式去行动,以便得到尽可能多的积极情感体验或尽可能少的消极情感体验。
我们认为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促成学生去体验积极的情感。
首先,我们要注重评价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对高三艺术生有激励作用的评价有考试的分数,作业的评价、同伴的评价和家长的评价。从教师的角度,我们在对学生做出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多元性、适度性和及时性,让每位学生在不同程度上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被人认可的满足感,让每位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
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对学习任务的设置要注意任务难度的从层次性,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某种需要的满足,尽量地做到“共同富裕”。
三、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转变教师角色
从对高三艺术生关于数学课堂情境中教师角色和自我角色的探索中我们发现,高三艺术生对教师有着诸多的角色期待,有知识的传授者、疑难的解惑者、过程的设计者、交流者、指导者、组织者等等。教师的教学行为与他们期待值的差距,会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各种变化。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教师的多角度的期待,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除了结合新课程的理念对自己的角色进行理解和反思的同时还要与学生有充分的交流。
另外,教师在转变自己角色的同时,也要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数学课堂学习中的角色,并促成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去,让学生与自己共同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的情境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起到很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所以,我们每一位高三艺术生数学教师都应该充分注意学生数学良好信念的培养,让他们在自我良好的认同下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下一篇:音乐教学中的探究性实践活动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