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届“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已经落下帷幕。回顾辅导学生参赛的全过程,收获良多。大赛给所有参赛同学提供了成长的机会,给了他们展示才情与智慧的舞台。
这是一次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大赛的宣传口号是:参观曲阜,走近孔子;品读论语,热爱生活。了解孔子和论语,是大赛取得成功的关键。
我们抓住这一契机,结合选修课本《论语孟子选读》的学习,引导学生大量阅读与孔子及《论语》有关的文章:向他们推荐了一些优秀网站如孔子研究院网、南孔翰林院网;列出优秀书目供学生选读,比如《于丹论语心得》、南怀瑾《论语别裁》以及鲍鹏山、傅佩荣等人的书籍。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读书时要建立读书笔记,要写读后感,并且定期召开读书报告会;鼓励学生背诵名言警句,并使之成为经常性活动,不定期举行背诵比赛;发动学生剪贴、摘抄,把自己认为精彩而又实用的片段或文章抄在本子上,动员全班同学互相转抄;制作阅读分类卡片,经常组织学生交换卡片,定期举行优秀阅读分类卡片评选活动;开办专题讲座,激发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眼界,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深入体会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吸取精神的营养。
这是一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机会。读是接受信息,写是发出信息。读是写的基础和先导,写是读的深化与升华。参与作文竞赛,本身就是一次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好机会。
在正式参赛之前,我们组织了一系列的热身赛,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读写活动。同时加强了写作指导:一是模仿优秀的作品。如果不读更多的好作品,你就不知道如何写出更好的作品。优秀的作家都是从阅读别人的佳作开始,接着开始模仿,最后超越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尽可能的多读名著,在看内容的时候,更要留意文章的问题和写作的技巧;二是要有创新。模仿名家,并不意味要跟他们写得一模一样。可以试试新的写法,从这里学一点,从那里学一点。渐渐地,就会拥有自己的风格,自己的文体,自己的思路。试试一些不一样的表达,或创造一些与众不同的表达方式,每一方法都可以尝试;三是要耐心修改。这点很重要,很多同学一旦写好就不想修改,已经费时费力地写好了,还要再花时间修改,实在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但如果想写得更好,就要学会如何修改。好的作品是经过反复的推敲和修改而成的。修改的目标是:更清晰,更直接,更鲜活,简明扼要。为了参加比赛,同学们学得格外认真。
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经过三个多月的读写辅导,经过同学们暑假里的精心酝酿,至九月份正式交稿。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这次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付晓晓、刘相甲等19位同学获得了高中组一等奖,另有11位同学获得二等奖,134名同学获得三等奖。刘存立、杨和平等六位老师被评为优秀辅导教师。在大赛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信心,进一步提高了同学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促进了他们对以孔子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希望“孔子杯”全球青少年华文作文大赛越办越好,期待第九届孔子杯作文大赛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关系下一篇:中学作文“范化”教学谈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