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课外阅读课成了我的嗜好,每一个学期都要给学生上一堂课外阅读课。两三年前听的几堂课外阅读公开课,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学生表现非常积极,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也很透彻。人虽然回到了家,但心依然沉浸在各种儿童文学故事中。这就是教学的魅力,让人回味雅穷。
为了让学生沉浸在读书的快乐中,感受课外阅读课的魅力,每个学期我都会安排一堂阅读课,让学生感悟课外读书的快乐。
一、部署落实,营造气氛
虽说是上一堂阅读课,但它的前奏是很复杂的。教师首先要营造阅读氛围,在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挂图、诗词、名言等,让学生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此外,教师也可以结合学校开展的书香班级活动,开辟班级读书吧,每个学生提供两到三本,放到读书吧里,供学生欣赏。其次要为学生制定阅读计划。1.定好时间。每天中午学校规定是进行阅读的,在这个时间里,我就要求学生专心看书,不能做其他的作业,或与读书雅关的事。在放学后,也要求学生作业做好后,再阅读半小时。2.实施检查。针对刚开始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教师要进行督促。在学校里,同桌可以进行监督,家里就让家长监督,让家长陪着孩子看,或听孩子读,并签上家长的姓名。签名的学生每人能拿到一张奖券,累计二十张奖券可换一颗五角星。在教师的督促和引导下,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并养成了自觉看书的好习惯。3.推荐好书。教师必须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教给学生读不同文体的文章的方法,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但教师不可能每一本书都能上到,所以每个学期我都会制定一本书来上阅读课,这样学生就会有的放矢,顺利开展“班级阅读会”。
教学这种阅读课比较费时,教师在要求学生看书时,自己也要跟着看。教师不但要把书的内容看熟,而且还要设计好上课的环节,备好教案,做好课件。这也是许多教师避免上阅读课的原因,但想着让学生能喜欢看课外书,喜欢上阅读课,我觉得这种累也算不了什么。看着学生的快乐,我感到这种付出是值得的。
二、指导方法,精心阅读
学生拿到一本书(一篇文章),该怎样读,教师要进行方法指导,因为有了好的方法就有了一半的成功。如学生手中有一本名著,那么教师首先就要教学生了解作者,读序言、目录,对书本有一个整体的印象,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要么精读,要么略读,要么选读书中内容,并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在阅读过程中作好摘抄,及时记下心得体会。
1.采用“三读法”。“略读”就是粗略地读一遍,遇到不懂的字词要通过查字典,问一问,或联系上下文想一想的方式,大体了解文章主要讲什么。“精读”也叫细读,就是一字一句精细地读,边读边想,还可以圈点批注,体会文章的主要内容,划出文章的妙词佳句。“赏读” 就是把划出的部分反复欣赏着读一读,深入领会文章的意境及作者的情感,并背一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在阅读时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
2.读想结合。课外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要依靠思考。古人读书提倡“俯而读,仰而思”。说明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小学生读书时一定要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先对每句话,每层意思有一个初步印象;读完文章后,再联系起来想一想,加深印象;也可以不看结果,猜想课文的结尾会是怎样的,开动学生的思维。
3.做点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动笔墨大致有圈点、勾画、批注、摘录、写心得几种方法。我要求学生在读书时,拿起笔来在书上做做记号,划一划好词、佳句、好段,对某一句话有什么感想也可以在旁边记录;并指导学生把平时读书、读报时摘录的优美词句,精彩片段分门别类填写好,时常翻阅学习。
三、课堂回放,精彩呈现
我的阅读课教学通过长达一个月左右的准备,终于要验收了。在课堂上,学生积极活跃,情绪高涨,教学效果比预计的还要好。如在教学《窗边的小豆豆》这堂课时,我避开了花哨的引入和言语,只是提了几个问题:“小豆豆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是一个怎样的学校?在这本书中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事,请你讲一讲”。学生通过教师对阅读训练的引导和督促,已经很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题,课堂上氛围活跃,学生回答问题也非常积极。“小豆豆天真、可爱。”“小豆豆非常搞笑。”“调皮、粗心。”“我喜欢到‘巴学园’去读书,这样的学校多好。”“为什么我们的学校不能像‘巴学园’那样呢!”……那样的笑声,那样的抢答,一堂课结束了,学生还意犹未尽。许多学生还写了读后感、课后感,延缓了课堂的学习。
学生高涨的情绪刺激了我,教学成功的喜悦感使我欲罢不能。于是,我就组织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并在此基础上开展阅读课。在上课的一开始,我让学生欣赏拍手歌《西游记》,以动漫来刺激学生的感官,并说:“这首儿歌来自《西游记》,前段时间我们进行了文本阅读,相信同学们对它都有了一定的了解。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游记》,去感悟,去欣赏。课堂中有许多难关等着我们,每闯一关会有苹果作为奖励,有信心去闯吗?”在这堂课中,我精心设计了几个环节:知识抢答、《西游记》人物辩论会、讲故事、小品……学生的反响很大,高潮一个接着一个,整堂课笑声不断,对《西游记》的理解也颇为透彻。
“课外阅读课” 成了学生的最爱。学生感觉这样的课堂好玩,有用。好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笑声证明了这一点;有用――从学生学了课文之后的当堂反馈可以看出。
四、撰写读后感,得心应手
学生有的写道:“在我五年级的时候,王老师大力推荐我们读《窗边的小豆豆》。我本不喜欢读校园类的书,所以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不过同学们天天在看,就有了好奇之心:真的有这么好看吗?于是,我忍不住自己买了一本。结果,我真没有乱花钱,《窗边的小豆豆》使我读得入了神,它好像一块磁石,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还有的写道:“通过这场读书会,我们学到了许多写人物外貌的技巧,懂得了看书不能囫囵吞枣这个道理,更使我们爱上了这个天真善良的小豆豆,爱上了随心所欲的‘巴学园’。这场生动的读书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期待下一次的阅读课会更精彩!”
学习了《西游记》之后,有学生是这样理解的:“×老师上了课,让我们知道孙悟空虽然很厉害,但他还是改不掉缺点;猪八戒虽然好吃懒做,但是他还是很能干活;沙和尚虽然武功不太好,但是他任劳任怨,每次挑担总是他挑。”演唐僧的学生是这样写着的:“我一直在思索为什么唐三藏要不远万里去取经。路上不仅有凶神恶煞的妖魔鬼怪,沿途还有恶劣的天气,所有的艰难困苦都在阻挠着唐三藏的脚步,可他还是毅然地前行,这究竟是为了什么?在演唐僧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他的大义:为了黎民百姓,他宁可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挽救这千千万万人的性命。他将自己献给了人们!”这是学生上了《西游记》阅读课后的收获。通过阅读和讨论,学生对最感头痛的写作,都兴趣十足,仿佛那是信手拈来的事。
阅读着,快乐着,收获着――这样的课外阅读课,叫我们如何不爱它!
(责编 张亚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析体验式教学在高职《组织行为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下一篇: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