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能力为重的语文课堂

[复制链接]
查看: 855|回复: 2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8-16 15:0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这是当代人才培养工作理念的新发展,也是对当前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因此,作为基础教育阶段重要课程之一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应将“能力为重”理念落到实处,构建以能力为重的语文课堂,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的学习、方法的掌握、过程的体验,是能力培养的载体,凭借这些载体让学生获得相应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应然选择。因此,在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时,首先应依据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单元重点和课后练习,结合课文特征及学情,确定相应的能力发展目标,然后在能力目标的基础上确定形成能力所需要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提供方向和依据。
  例如,《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一文主要用事实论述了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不断解决疑问,锲而不舍地追根求源,就能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真理的道理。课后,还安排了一次小练笔: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由此,我们可将本课的能力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学生用具体事实说明一个观点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能力以及从具体事例中体会科学精神的能力。为了培养学生的这些读写能力,需要学会文中的生字和词语、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课的含义以及三个关于科学发现的故事等,这便是知识目标;能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体会到课文所反映的科学精神,便是情感态度目标;教学时组织学生研究三个具体事例,引导学生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体会,通过阅读分享,达到因学文而心有所动,从而明白课文所阐释的深刻哲理,这就是过程与方法目标。
  二、以能力生成为依据,甄选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可以用来进行教学的内容很多,但我们不可能把自己在解读文本时的所有创见和丰富体验全部转化为教学内容。这就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甄别、遴选出能确保教学针对性与有效性的教学内容。
  那么,甄选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在以能力为重的语文教学中,能力目标理应成为精选教学内容的主要依据。例如,《月光曲》(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的第九自然段,作者以生动的文字,借皮鞋匠的联想,把《月光曲》的内容、意境及情感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学习这段课文,不仅可以学习文段中优美的词句和展开联想的方法,体会到音乐的魅力,感受到贝多芬博大高尚的情怀,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理解能力、分辨事物和联想的能力以及将事物与联想结合起来进行写作的能力。据此,我们可将本段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不论是朗读、背诵、阅读、理解、观察、想象,还是体会表达方法,都可以此为凭借。
  三、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任何一次精彩的课堂教学都应有一条清晰的教学主线。以能力为重的语文课堂,可以围绕同一能力目标,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几个教学板块,逐步推进教学进程;可以根据不同的能力目标,设计几个教学板块,一个板块实现一个或几个能力目标。
  譬如,如果把《赵州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文的能力目标定义为“培养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的能力”,我们就可围绕这一目标设计教学主线,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品味语言,体会雄伟―→质疑问难,感受坚固―→积累语言,体会美观―→读写结合,尝试写话。
  又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一文,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展开教学:学习“趣谈水浒”部分,品味人物语言,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笑谈碰壁”部分,学习人物对话,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阅读“救护车夫”部分,品析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语句,联系实际,借助想象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这几个教学片段,一个片段体现一个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便可进一步培养学生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能力,学习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刻画人物的方法并形成相应能力。
  四、以能力发展为前提,选择教学方法
  一般说来,教学方法的选择,应当综合、全面、具体地考虑整个系统中的所有要素,包括教学规律和原则、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师素质、学生特点、教学环境和条件等。而是否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发展,应该是选择教学方法的基本前提。
  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坚持“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原则。既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也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以及感知、思维、分析、比较、概括等各种能力的培养;既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思考、质疑探究、合作交流,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也让他们走出校门、走进社区、融入社会,从社会中,从大自然中获取知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责编 刘宇帆)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着力构建简约课堂 倾心提高课堂效率
下一篇: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6 15: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3448

帖子

5171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5171
发表于 2022-3-13 09:4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东北财经大学作业可以做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