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永恒主题,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我们只有从小开始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一批的年轻人才脱颖而出。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发展智力,还应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一、善用迁移规律,诱发创新意识
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知识、技能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知识、技能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影响。它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
1.知识的迁移
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内容或是结构类同或是类型相同,教师要抓住此特点,利用知识间的迁移规律进行教学,可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使学生学得轻松,乐学爱学,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探索精神。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迁移教学。(1)沟通除法与分数的关系。(2)回忆商不变的性质。(3)引导学生进行推理、思考: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与除法有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分数有类似的性质吗?(4)学生小组合作,进行验证。(5)知识迁移,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学法的迁移
新课标要求不仅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参与、思考、类推、迁移、创造,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一课,首先让学生回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然后放手让学生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通过类推、迁移,学生掌握了方法,学得主动。这样不仅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掌握,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欲望更强烈,萌发创新的意识。迁移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认知规律,学生能够运用迁移而不断地掌握知识,这就为达到“教为不教”创造了条件,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知不觉地被诱发出来。
二、强化动手操作,培养创新意识
小学生思维正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发展,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积极创设条件,让学生亲身参与操作、演示。教师应作为指导者和参与者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情境中萌发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教师首先让学生猜一猜圆的面积和什么有关,接着出示以半径为边长的正方形和圆(三组不同的半径),初步感知圆的面积比半径平方的4倍小,比半径平方的2倍大,那到底是多少倍?要求学生分组操作,探索1/4圆面积与正方形面积之间的关系(注意提示不满一格算半格)。学生小组通过合作及计算初步得知圆的面积大约是半径平方的三倍多一些。这里势必引发一个疑问,即圆面积到底是半径平方的多少倍。这时,教师可再让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圆面积公式推导的例子进行交流、讨论,从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引发学生后续的探索,点燃创新的火花。
三、鼓励质疑问难,形成创新意识
课堂上,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现问题,质疑提问。这样既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让学生在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养成敢于提问的习惯,以激励学生向教师及课本的权威地位挑战,向一切未知挑战。
例如,教学“射线、直线和角的认识”一课,在课堂汇报交流射线的认识成果时,真可谓热闹非凡。学生有的说,我知道晚上电筒照出的光线可看成射线;有的说,我知道太阳射出的光线可看成雅数条射线;有的说,把线段的一个端点雅限延长可得到射线;有的说,射线是雅限长的,但画出来的是有限长;还有的说,过一点可以画出雅数条射线……这样,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体现了学习主体的作用,且在唤起全体学生探索知识兴趣的同时,形成创新意识。
四、设计开放性题,提高创新意识
教师适当引入开放性题,将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能提高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1.条件开放
如:射阳县游泳馆长50米、宽25米、深2米,现在水池的水深1.5米,水价是每立方米3元,这池水要花去水费多少元?
2.问题开放
如:甲队有12人,乙队有9人, ?学生们纷纷回答:甲队人数是乙队的几分之几?乙队人数是甲队的几分之几?乙队人数占甲乙两队总数的几分之几?甲队人数比乙队多几分之几?乙队人数比甲队少几分之几……
3.解题策略开放
如:选择移动套餐资费标准。(1)月租50元,通话费0.3元/分钟。(2)免月租费,通话费0. 元/分钟。(1)与(2)比较,请你测算一下,什么样的顾客能得到实惠?如果教师每月能承受话费50元左右,应选择哪种套餐,为什么?
总之,创新是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取向。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提供适当的材料,为学生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去思考、去讨论、去发现,让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断地得到加强与提高。
(责编 杜 华)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让数学课成为学生的“创造坊”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情境的智慧哲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