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是听说读写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体现,不得不承认一个人心智的成熟与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关系,一个人情趣与理趣很多时候会和他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有关。面对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人文性,即在传授知识和学法的同时,向学生打开一扇门,引导他们从文章中汲取精神营养,获取精神力量。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古今中外,其治国安邦之策,教学理家之道,道德情操的培养林林种种。只要教师用心挖掘,这都是学生开掘美感,培养美感的不竭源泉。所以笔者认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在“情”“趣”“理”上面多下功夫,以期在培养学生感受美体会美追求美的过程中将学生心智引领到一个更为积极健康的轨道。
一 “情”即情境,激情。
在语文课堂,一段好的导入语,一个活灵活现的动作,一个轻松搞笑的故事,多媒体里精心设计的画面,乐,氛围,都是非常难得的情境创设。目的是点燃学生的求知欲,引发他们的探求热情,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想知”,“乐知”,全身心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因为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积极健康的情感体验能是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审美情趣,能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 “趣”即兴趣。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让他学”为“他要学”。我国伟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由此可见兴趣对学习的重要性。而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习兴趣是在活动中产生的,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和最活跃的因素,它使学习活动变得积极主动并富有成效。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单靠空洞的说教是不行的。除了课堂中恰当地运用故事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要求教师还原课堂主阵地,必须充分利用课堂中的有限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站在教师的角度:教师课堂上生动的讲解,极富感情的朗诵或富有吸引力风趣幽默或简洁流畅设置疑难问题的开场白,或逻辑性很强的推理,令学生佩服轻松学习的同时,学生学习兴趣会自然而生。当然,除了充分发挥教师的语言因素之外,教师的非语言因素也很重要 ,比如教师亲切的目光会使班学生减少压力,消除大脑疲劳;教师一个亲切的微笑,会使学生挺起腰板继续学习;教师庄重的仪表会给学生留下良好的印象,使学生看到教师得体的外表就会静心上课,有很大的美的享受。
那么站在学生的角度,参与或者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直接动力,比如我曾经在上小说〈守财奴〉一文时,我就只是简单介绍相关文学知识,然后请学生利用课余以小组的形式学习,可以选取表演,朗诵等形式来演绎对人物性格的理解。没想到第二天一进教室,全体学生跃跃欲试,激情满怀,从主持,评委,到各小组成员自动出场表演,一气呵成,精彩非常,整堂课高潮迭起掌声不断。学生们或凭着标准的普通话,或凭着人物独特的语言,极富个性的神态表情和滑稽动作,将人物性格演绎的淋漓尽致,就连自发点评的同学都能扬优去劣,大胆陈词。那一堂课,由于激发了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取得的效果决不亚于老师传统教学小说的人物性格写作方式的灌输。
三“趣”即“理趣”。
语文学习终究是一种人文情怀的培养,一种理趣的激发。中学语文教材中面对的是一群心智正在成长的学生,这一阶段是人格形成最为关键,也是世界观科学观方法论的初步形成最为重要的时期。语文学科以其独特性,毫雅疑问地担起了培养学生健康心智的重任。它以区别于政治学科的综合性彰显个性。俄罗斯文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理智是冷冰冰的,可它能教人去获得温暖。”语文的理趣即为理性的哲思。它就像一朵香气馥郁之花,形象优美的画面令我们陶醉,周密抽象的思辩又令我们痴迷。这种语文蕴涵的哲思引领着我们窥探生命的真谛,生活的奥秘,引领我们对自身的思考。跟随它我们的生命会不知不觉的提升飞跃。语文哲思化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概括,包括对生活的种种评价,判断,感悟和思考,帮助我们完善精神世界,有理论的高度和深度,有一种淬火般的冷峻美,帮助我们摆脱生活困境,从而走向理性的王国,于我们的心灵有开启,于我们的行动有指导,于我们的方向有点拨,于我们的心灵有皈依,能帮助我们智慧地生活。
作一个充满哲思化语言的语文教师,应该在几方面要求自己。首先,多养:即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增强自身的道德修为。王国维说国:“雅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有之也。”沈德潜也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其次,多读:用别人的思想点燃自己的火把。思维的交锋,碰撞,融汇能让人对生活具有敏锐的眼光。第三,多感:对人生世相要有一颗善感的心,对生活多反思,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好好满足自己的这几种需要,熟能生巧,思维的刀要经常磨,不然就会生锈。作为语文教师,在要求自己充满哲思的前提下,应该引领学生哲思地对待生活,哲思地对待语文。语文老师要带领学生挖掘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人物丰富的感情,高尚的情操。所以,做一个语文教师,千万不要只是停留在对纯粹的文本教学上干巴巴的探讨写作方法,一定要引领学生去思靠生活,感悟生活,并在作文教学中将生活与作文,将作文与做人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将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起来。
总之,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有太多太多值得探讨的东西,但就“情”“趣”“理”的探悉,也是势在必行,旨在此起抛砖引玉之作用,聆同行之箴言,更好地完善语文学科教学,做一个充满情趣理趣兴趣的语文人。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发展性课程评价在高校中的运用下一篇:把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带入课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