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的“四步走”教学

[复制链接]
查看: 863|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8-17 12: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科学教学要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发展。按照要求,如何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其真正成为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阵地。从教十年来我一直积极探索,坚持每节课都做到“四步走”,努力实践主体性教学。
  1.创设问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质疑是创新的起点,是激发学生探索欲望的原始动力。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把教学问题引入情景,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只有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发现感兴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难听到孩子们这样的提问:“人为什么要吃东西?”“小猫为什么总是白天睡觉?”“为什么冰棍也会冒出‘热气’?”……这些“为什么”有的显得那样的幼稚可笑,然而它们却是孩子们求知的不竭动力。在教学中,我经常通过对各种生活现象的演示,引发学生重发“旧问”。有了这些他们很早就想了解,但又一直未能如愿的问题,学生必然会迸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和迫不及待的探索热情。如:在教学《摆的研究》一课时,我先出示了两个摆绳长度和摆锤重量不同的1号摆和2号摆,让它们自由摆动。让学生观察他们的摆动,然后提问学生:你发现什么了?再让学生猜一猜: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呢?有效地创设了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在教学中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
  2.融洽课堂气氛,吸引学生主动参与
  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最好的方式是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
  3.巧妙设计实验,引导学生积极探索
  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易集中,感知世界往往从兴趣出发,抓不住事物主要特征等特点。设计实验时要采取多种方式,调动他们的各种感官有意识地直接观察事物。如:“植物的根”的实验设计,教师可通过提供大量的可供学生观察的有代表性的实验材料──植物的根,让学生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植物的根有直根和须根之分。常见的萝卜、胡萝卜等直根,土豆、红薯等须根,它们可以储藏养分即贮藏根。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直接获得知识。
  中高年级学生已初步具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且能自己动手做一些实验。他们对神秘的自然界充满了好奇,对探索自然奥秘充满了自信。这时教师设计实验,主要是以一种引路的方式让学生多动手,多动脑,自己动手实验获得结论,并自己设计实验验证结论。设计“水的浮力”的教学实验,就可以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将各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材料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动手将浮在水面的物体用手向下压,产生水有向上的浮力的直观感受,从而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证明下沉物体也受到水的浮力的作用。并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水的浮力,使不平衡的杠杆达到平衡。
  4.增强学习能力,教育学生课外拓展
  科学实验教学课外探究探究能力科学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而学生对科学的探究是雅止境的。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把学生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应该结合课堂内外,使学生的探究雅限延伸到校园、家庭、社会、大自然中去。不再把课堂当作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因为探究活动往往不是一节课所能完成的,对于学生感兴趣的探究活动,若在一节课时间内没有完成,则可在课外继续研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课外探究拓展活动。每学完一个单元,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生活的环境来选择研究课题,进行专题型的研究,如《生活垃圾的来源和处理》、《空气污染的调查研究》、《小学生近视眼产生原因的调查》等,确定课题后,学生们可利用身边的资源展开调查,利用采访、查资料、实验等方式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教育初探
下一篇:“错误”― 课堂的精彩

相关帖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7 12:3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奥鹏论文查重通过率是多少啊,有知道的同学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