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把“根”留住

[复制链接]
查看: 1174|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8300
发表于 2020-8-17 13:24: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聆听了许多关于新课程标准解读的讲座,观摩和实践了许多新课程理念下的“公开课”。教师们或多或少地将新理念融入到教学中,特别是“学科综合”理念的提出,更是丰富了语文课堂的知识容量,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惊喜的变化,使得语文这棵“大树”更加“枝繁叶茂”。
  一、语文和音乐综合,感悟内涵引起共鸣
  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国的文学向来就是和音乐融于一体,许多歌曲的歌词本身就是一首诗,《春晓》、《七律・长征》、《烟花三月》……雅不可吟唱。一些优秀的歌曲,如《让我们荡起双桨》等,都作为教材编入了语文课本。很多歌曲的歌词,先运用语文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读一读,再配上旋律让学生来唱一唱,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歌曲的内涵,有利于歌唱中情感的发挥。
  二、语文和美术综合,创设情境激发创造
  在教学《燕子》这课后,让学生折纸,拼贴,进一步感受燕子的形体美,培养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动手创造美的能力。这样据画学文,据文作画,据文评画,既激发了阅读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了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语文和信息技术综合,感受直观理解内容
  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差,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运用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创设教学背景,制作生动、活泼的动画课件,可以使学生有身临其境、耳闻其声的现场感,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很快的进入文章的意境之中。如《石榴》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石榴成熟的过程和石榴的特点是本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中,我用课件演示了其生长的过程,从春天的“抽出枝条”到夏天的“开出了一朵朵火红的石榴花”、“挂满了枝头”,再到秋天的“高兴地笑了”、“笑得咧开了嘴”、“笑破了肚皮”,通过这声像并存的展示,学生似乎身临其境,来到了这石榴园,对石榴的喜爱之情也就由然而生。
  四、“根”深才能“叶”更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是由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读写、口语交际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和其他学科有机沟通,课堂学习和实践活动等方面紧密结合而成的,只有这样,综合性学习才能顺利开展并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也就是说,语文课要突出“语文为本”的特点,任何的“枝叶”都必须依附在语文这个“根”上。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教师对“提倡学科综合”理念认识不够全面,把握不准确,片面的认为语文课所涵盖的文化面越广,所涉及的学科越多,就是越综合,没有以“语文”为教学主线,充分挖掘相关学科知识与语文的内在联系,将他们有机地综合在一起,出现了学科综合不够合理、忽视语文本体的误区。
  分析与思考一:学科综合要把握主次关系
  看得出,这位教师课前做了认真的准备,综合了地理、音乐、人文等学科的知识,形式多样,学生也很感兴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文诗对照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及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可是,这节课中,歌曲的学习、画画等成了附庸品,本应作为重点的学习部分不论是从整节课的时间比重上来看,还是从内容结构的安排上来看,都被大大的弱化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是以语文为本的综合,语文与其他学科犹如繁花与绿叶的关系,恰当综合,对提高语文、文化素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不能喧宾夺主,将音乐课上成历史课、地理课、绘画课等,偏离语文课的教学重点。
  分析与思考二:学科综合要抓住适当时机
  学科综合不是简单的相关内容的相加,在以上的课例中,地理、音乐、绘画学科的知识一股脑儿安排在了导入新课程部分,丝毫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相关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要自然、生动,在教学设计安排上要尽量将语文与相关文化结合得巧妙些。相关的文化何时渗透,在哪个教学环节渗透才适合,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增进学生对语文的感受,应遵循“相关文化的渗透必须为学生学习语文服务”的原则,用语文化的手法把相关内容融合到教学中去。
  分析与思考三:学科综合要符合学生特点
  相关文化的渗透要适度,内容不宜过深或过浅,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已有知识水平来选择。相关文化的渗透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习语文;相关文化不要派生新的、雅关的知识,应尽量运用学生先前已有的经验来体验感受语文。
  分析与思考四:学科综合要注意内容关联
  在以上课例中,教师大篇幅的让学生看课文情境投影、想象、画画等,然后再来学习课文。对于一堂时间有限的语文课来说,容量大,时间紧,只要在任何环节拖沓了点,就会导致本堂课的教学任务雅法完成。但是,真正的课堂上的一些情况是未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要紧凑,在教学内容上要尽量选取那些与本课教学内容最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综合。相关文化蕴藏在语文中,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感悟到,或者揭示出来,以拓宽文化视野,增进对语文的理解和创造。
  学科综合为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这片沃土带来了勃勃生机,学科综合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获得的知识更多了,对语文的理解更深入了,但不管教学内容怎样丰富,教学方法怎样多样,“以语文文本”这个“根”没有变。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科综合,但并不是每一节课都一定要综合,也不是每一节课都要囊括所有的学科内容,而是要抓住适当的时机,选择符合学生特点、与语文相关的内容,把握好主次关系,以一种恰当的比例交叉融合,把“根”留住,围绕“语文”综合,千万不能只顾拓展内部的需要,而忽视教学的重点内容,成为大杂烩。这样才能使其更科学、更合理地服务于语文教学,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天涯海角也要找到Ni:语文课把“根”留住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一篇:如何维持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回复

举报

0

主题

5万

帖子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82777
发表于 2020-8-17 1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有奥鹏论文格式模板吗?
回复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
  • 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QQ微信同步:1144766066。

雅宝答案交流网深耕国开电大奥鹏等远程网络继续教育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