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背景下的高职新闻采写教学改革

[复制链接]
查看: 765|回复: 1

4万

主题

4万

帖子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137733
发表于 2020-8-17 13:5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当前媒介大融合的趋势,不仅改变了新闻信息制作与传播的流程与格局,也给高职新闻教育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对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新闻采访与写作》是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课程,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辅助平台等都将应进行相应的改革。
【关键词】:媒体融合;新闻采访与写作;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1-05 8(2011)35-011 -03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了世界传播业发展的新趋势。正如国际媒体创新顾问团的奠基人吉勒所说:“媒体分化已经成为过去式,数字化融合才是现在进行时,而复合式多媒体将是未来的发展发向。”媒介融合,包括“技术网络化、产品多媒体化、业务融合化、市场一体化、组织整合化、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媒介产业融合”。[1]这种融合,使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形成一种不同于传统的、单一的、独立的媒体的媒体共生体。在我国,与世界潮流相响应,一大批跨媒介新闻集团不断涌现,新闻信息产品制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在信息渠道传播多元化的形势下,把媒体传播终端有效地结合起来,实现信息的批量处理与资源共享,制作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通过传统媒体平台(报纸、广播、电视等)及新兴媒体平台(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等)传播给受众。
  媒介融合的大趋势,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一方面,据统计,全国900所高职院校有三分之一开设了采编与制作专业。而长期以来,传统媒体对从业人员的高学历、高起点要求,把大量高职新闻专业的毕业生拒之门外。媒介融合趋势下,对熟练掌握媒体技术手段新闻一线采编人员的需求增大,新的信息发布平台(如手机报、移动电视、官方微博)的搭建、新的新闻一线工种(如背包记者等)的涌现等,都拓宽了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渠道。
  另一方面,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媒体大都拥有多种信息发布平台,改变了新闻工作者单线作战的工作方式,打破了了新闻从业者的媒体专业分工界限。全媒体的生产方式也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跨媒体、全能型应用人才将成为新闻媒体人才需要的主流。这种全能型人才并不一定要身兼数职、精通每种新闻工种,而应具备“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使他们面对一个新闻材时可以很快做出判断与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2]重大的题材的多媒体与全媒体报道,需要新闻采制团队分工与合作。所以,要求拥有多媒体技能的新闻从业者了解在一个大报道架构下,自己具体的工作任务和需承担的具体的工作职责。对新闻从业者来说,应既熟悉全媒体报道流程,又有某一具体媒体信息技术专长。复杂的新媒体传播形势(如信息发布更自由、传播者和受众身份的互换)、对新闻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感及信息的分析、判断、重新组合的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
  教育部教高(200 )1 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这一精神指引下,高职院校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教育应为新闻工作一线提供高技能人才,这种人才所拥有的高技能应适应全媒体工作的具体要求。为此,高职新闻专业教育势必在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师资配备等方面作出相应的变革。如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一直定位于培养广播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应调整为培养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信息分析处理能力及全媒体意识、适应多媒体工作、能熟练运用多种新闻采编技术工具又具有某一媒体技术专长的人才。
  《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采访与写作这两项基本新闻业务技能,为适应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教学目标:全媒体采编能力与全媒体思维能力的提升
  《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一直将教学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特别是利用广播电视技术手段完成新闻采写任务的能力。为适应媒介融合这一大趋势以及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整,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应作出相应的变革,具体而言,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两个层次。
  1.总目标
  应立足于培养学生全媒体采编及全媒体综合思维等能力。
  2.分目标
  包括采写基础能力目标、多媒体采写能力目标、全媒体综合能力目标三个方面。
  第一,采写基础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常规新闻采写的技巧,如采访中的策划技巧、现场提问的方式方法、现场观察的方法等;新闻写作中的常用文体如消息等的写作方法与技巧。这一目标的实现,将为多媒体采写能力的提升打下基础。
  第二,全媒体采写能力目标:培养和提升学生多种媒体新闻采访与写作的能力。通过教学,让学生不仅掌握报纸文字新闻、图片新闻、广播音响新闻、电视新闻等主要报道形式的特殊要求及采写技能,更要让学生胜任新媒体新闻文体的采写,如网络新闻中的标题设计、微新闻的采写。
  第三,全媒体综合能力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全媒体思维的综合能力,如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新闻线索的能力,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的新闻价值判断能力、新闻舆论分析及引导能力,等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新旧媒体海量的信息和素材进行分析、判断、处理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基于全媒体的高渗透性
  要实现《新闻采访与写作》课提升学生全媒体采编能力及全媒体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内容上也应进行全方面位的更新,改变一本教材统领整门课程教学内容的现状。目前高职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多选取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的《新闻采访实务》(赵全章编著)及《新闻写作》(吴良勤、李展编著),这两本教材在编写上都以一般新闻采写技能作为线索,不仅内容较为扁平单一,而且所选取的实例也较为陈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这两本教材作为实现采写基础能力目标的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应注重多媒体研究课程、多种媒体技术课程内容及多学科内容的交叉与渗透。
  1.渗透多媒体研究课程
  为了使学生掌握不同的新闻媒介的特性,在新闻采写教学内容中应融合渗透新闻媒体研究相关课程,如广播电视概论、网络新闻学等。如在消息写作这一环节,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般文字消息的写作,更应穿插广播电视、网络媒体特性及其消息写作特殊文件的相关教学内容。
  2.渗透多种媒体技术应用课程内容
  为全方位地提升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进行采写能力,可在新闻采写教学中融会贯通其他媒体技术课程,如新闻摄影、新闻摄像、新闻播音、非线性编辑、网页制作等。
  3.渗透其它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
  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新闻工作者应具备更高的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来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在新闻采写教学中,教学内容不仅仅拘泥于新闻采写一点,而应发挥新闻教学内容的幅射作用,可以引入传播学、舆论法、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美学等人文学科的教学内容,全方位提升学生新闻专业素养,引导学生从全局的高度关照社会现实。
  三、教学方式:基于媒体联动的高参与性
  《新闻采访与写作》重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早有专家提出,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首先应该突破传统的授受型教学模式,引入实例教学法、模拟情境教学等,让学生充分参与采写实践。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为实现新闻采写课程新闻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也应引入全新的理念并灵活运用。
           
       1.全媒体采写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新闻采写教学的常规武器。“案例教学是以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和前沿性的案例为教材,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多种方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提供的客观事实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作出判断和决策的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3]
  在新闻采写课程中引入案例教学,一般都是在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入孤立单一的的新闻采写实例作为样本。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应选取全媒体联动的重大新闻采写范例,并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让学生展开比较并互动讨论,深刻理解不同类型媒体对同一报道题材的特殊采写规律。在案例教学实施过程中,除了引领学生从媒体特性分析案例外,还可以选取不同题材类型的案例,让学生运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进行分析,达到与人文学科内容的融会贯通。
  2.全媒体采写实践活动
  新闻采写教学要组织实践训练,让学生亲身参与采访写作过程,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并能提高他们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可以开设多媒体新闻采写模拟情景课堂,将最新的热门新闻事件作为特定情景,在课堂上指导学生策划采写方案,写作文字记者、广播记者、电视记者、网络媒体记者各自的采写提纲,并以模拟整个采写过程。还可以设计多媒体新闻专项采写训练,指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在教学内容进行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如可以高职院校的艺术节、足球赛等活动,或以当前社会热门事件或话题作为采写任务,让学生组成多媒体报道小组,合作完成文字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的采写。在课堂上,通过多媒体手段演示学生作业成果,并开展深入的讨论讲评。这种实践活动,完全模拟新闻媒体的多媒体报道运作方式,学生在小组合作采访报道活动中,既能熟悉多媒体信息平台的整体策划、分工配合的工作方式,又能各司其职、找到自己所擅长的媒体技术作为突破口。更重要的是,学生将调动多种学科知识、通过多种信息获取方式,完成特定的采写任务,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将得到全面提升。
  四、课堂延伸:创建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
  由于新闻采写专业课程的特殊性,仅凭课堂教学有限的时间,难以完成提升学生全多方面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校内外多媒体教学辅助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全真实践练习的机会。
  1.创建多媒体教学实验平台
  “在新技术条件下,教学实践平台的建设已经不是传统概念中的独立的实验室建设,而是拥有多种专业功能、多种使用目标的融合性实验教学和实习教学平台的构建。这种多功能、跨媒体、可融合的教学平台是今天新闻教育依托的设施基础。”[3]在多媒体教学平台的构建中,美国密苏里大学及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的新闻传播实验中心是成功的典范。
  高职院校由于受资金等方面的限制,在教学多媒体平台的创建上不能完全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看齐,但仍可以利用现有的条件,盘活校内外资源,打造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多媒体实验室。可以完善新闻演播室、摄像实验室、录音室、非线性编辑室等原有实验室的设施,并将这些实验室的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为一体化统一管理的的多媒体实验平台,为学生采写小组完成多媒体新闻报道任务提供技术支持。实验室的设施并不一定要最昂贵的、最先进的,只要能完成基本采制任务即可。并鼓励学生自主购买小型、较廉价的音视频采集设备,如录音笔、微单相机、小型DV等,把多媒体新闻的采制变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态。并鼓励学生开通博客、微客等,不仅可以让他们关注热门新闻事件,寻找新的新闻线索、发现新闻及新的报道角度,并能鼓励学生利用这些平台发布自己采集的新闻,使他们提前进入多媒体新闻实践。
  2.打造校园多媒体新闻中心
  还可将高职学院原有校园媒体平台,如院报、校园广播站、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站、官方微博等合并改造为统一的校园新闻多媒体中心,模仿成熟的多媒体集团建立新闻采访中心、编辑中心、发布中心等部门,形成多渠道、各部门协同工作机制,统一采集发布校园新闻。这一平台的建立,不仅可以成为学校对内对外传播信息、宣传形象的窗口,更能成为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多媒体新闻采写实践的基地。
  3.拓展校外多媒体实训基地
  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校企一体”的办学特点。可与本地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多媒体新闻社会实训基地。组织学生到这些实训基地参考,加深多媒体联合协作新闻报道流程的认识。并可推荐学生利用课余实习,亲身参与多媒体新闻的采写工作,在实践工作中锻炼、提升自己的能力。
  媒介融合的趋势带来新闻传播的大变革,需要高职院校新闻专业教育进行全方位的调整与改革。《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的教学改革并不是孤立的,必须有新闻专业教学总体统筹安排和多种教学条件的支持。如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拓展,需要增加计划授课时数。多媒体新闻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加大对实验技术设备的投入,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更是在呼唤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备多媒体操作能力的高水平师资。
  
  参考文献:
  [1]王珏,黄昌林.深度融合中新闻报道的形态变化[J].新闻战线,2009,(02).
  [2]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J].青年记者,2009,(04).
  [3]王平.案例教学法在新闻教学中的运用.今传媒,200 ,(01)
  [4]高钢.以科学发展观推进新闻教育改革[J].当代传播,2009,(03).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上一篇:谈小学数学课堂检测 反馈信息的优化作用
下一篇:“学会学习”理念的认识与实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万

帖子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Rank: 8Rank: 8

积分
26902
发表于 2020-8-17 13:58:3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支持期刊论文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精彩课程推荐
|网站地图|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