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农村小学目前基础条件相对较差的特点,开展农村小学科学实践活动,应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因地制宜,开辟实验场所
1、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在校园一角种植一些适合本地生长的常见植物。把实验场所搬出实验室、搬到田间地头、搬到学生自己的家里。
如在教《油菜花开了》一课之前,就可以先让学生留心观察油菜花的生长过程,并把自己观察到的情况记录下来,以便课堂上提取。
2、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就地取材选择实验材料,开展环境考察和课外自然研究活动。
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野外观察各种生物的形态构造和生长环境。如在教学认识昆虫这部分内容时,特意带领学生到菜园里观察,如蝴蝶、蜻蜓、蜜蜂等昆虫,除了让学生观察昆虫的形态特征以外,还让他们适当采集制成昆虫标本。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趣味性,还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捉蜻蜓、捕蝴蝶、斗蟋蟀、学鸟叫等有趣的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从而也达到了我们的教育目的。
此外,还可根据新教材的内容,有目的、有步骤、有组织地引导学生考察河流的污染状况,采摘、压制各类茎和叶标本,到沙滩考察卵石的成因等等,让学生们在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学到自然、地理、生物方面的科学知识。
二、自制教具、学具促进实验教学,它也是科学这门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
1、巧选代用品,补充实验装备不足
科学课有些实验,如三年级的《溶解》,可布置学生每人带两个广口玻璃罐头瓶或玻璃茶杯,各装半瓶水,这就解决了分组实验仪器的不足,保证了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使分组实验按新教材要求开齐开足。
2、根据教材内容的需要,在充分了解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各种废旧材料,经过精心设计,制作出简便且有实用价值的教具、学具
3、制定“实验材料一览表”,以便课前准备和要求学生自带材料,从而使所有学生都能亲自参加观察、实验活动。
如教学《电流》一课时,学生自带电池、花线、小电珠,材料全了,他们就会以更大的兴趣去探索组装电路的方法。
实践证明,以上作法是可行的效果是好的。坚持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教具或学具,确保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三、善用多媒体,完善实验。
“农远”和计算机多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等多种媒体手段于一体,它能把静态、枯燥的材料融入到思维空间,产生极其活跃的动态画面,使其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能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感官,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如“四季星空”的教学,由于教学内容分散、抽象,学生很难形成对四季星空的整体认识。这时应用多媒体动画演示效果会非常好,学生更容易接受。让学生通过间接形象的方法认识自然现象,总结自然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科学世界观创造条件,增加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爱好。
总之。农村小学要上好科学实验课,教师不仅要认真地钻研教材,而且要精心准备实验的材料,还要引导好学生实验的过程。让学生亲自动手,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的奥秘,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只要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农村实验教学的水平。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智能语音教具系统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下一篇:探析英语文化知识对小学英语学习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