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语文活动课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兴趣、能力与特长为目的的一门课程。活动课与语文课堂教学两种形式相比,它的优点是为学生及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我们可以这样说:只要有生活,就有语文;反之,有了语文,就一定会有生活。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与语文共存。可是长期以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脱节的现象十分严重。比如说,阅读,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独到见解;作文,很少有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俨然变成教师手中的木偶,教师让他干啥他就干啥,一切都按照统一的要求来表达。这样下去,学生还会有悟性、灵性吗?
《语文新课程标准》多处提出要加强语文实践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思考、交流,合理地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特别是强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总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它还明确指出,故事会、朗诵会、课本剧等形式都可以引进课堂教学,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笔者在此谈谈在小学语文活动课中,如何创设丰富的课堂,激发学生的热情。
一、创造和谐的活动课氛围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要善于创设一种宽松的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在上活动课时,教师应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分组时,不妨把自己的座位设在学生中间。学生开始讨论问题时,教师可以随意地坐下,让他们觉得教师离自己很近,教师就是身边的一位大朋友。这样,他们活动起来就能尽情发挥,真正做到畅所欲言。教师也可以随时观察每个小组的动态,适时把握学生间互相传递的信息,调控整个教学过程。只有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才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于活动之中。
二、创设多样的活动课形式
我们知道,儿童的兴趣广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采取多种新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能自由思考,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并能自由地进行各种操作。这样,学生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兴趣才能得到激发,个性也会得到发展。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的活动方式:
1.竞赛
歇后语对抗赛、成语接龙赛、编故事比赛、朗读比赛、猜谜语比赛、演讲比赛、绘画比赛等形式,都能使学生的求知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增强。
2.尝试
通过让学生自己尝试去练习,如指导学生尝试编儿歌、猜谜语、编手抄报、编课本剧等,使他们在尝试过程中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3.表演
所有的学生都是天性好动的,都是优秀的演员。教师可以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出生动的情节,可以将课文内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进行表演,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听、说、读、写、演、制作等实践的机会。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个性得到了培养。他们在亲身参与表演中理解和掌握了知识,语文能力自然得到了提高。
三、选择广泛的活动课内容
语文活动课的内容是自由的。凡是与语文知识有关的内容,或者各种交叉性的知识,以及从网络上搜集而来的最新的知识信息,都可以纳入语文活动课的范畴。总之,语文活动课的内容要丰富多彩。例如,市场上的田螺很多,教师可以挑选两三个田螺带到教室里,给学生上一堂生动有趣的观察活动课――田螺专家。首先让学生对几种不同的田螺进行全面、仔细、深入的观察、研究,找出它们的外形、颜色各有什么不同;然后让学生把手伸进杯子去触摸田螺的粗糙外壳,感觉抓田螺时,它的反应是什么。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头脑中的形象就会更生动、具体,思路也豁然开朗。这种愉快的过程,学生一定会想把它描述出来。这样就能达到让学生开拓视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确定准确的活动课定向
语文活动课要求以学生的独立探索活动为基础。但实质上,这种探索活动又与教师的“导演”和指导密切联系,教师要做好如下的工作:首先,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如与高年级相比较,低年级学生更适合开展“击鼓传花”等语文游戏活动;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较,高年级更适合于开展“成语游戏”等活动。相对而言,高年级应多开展一些“社教”“科教”等方面的活动,低年级更适合开展一些“文艺”“体卫”等方面的活动。有些内容更适合于开展小组活动,如背诵等;有些内容则更适于开展班级活动,如语文游艺宫等;还有些内容更适合于全校活动,如读书节等。其次,要考虑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语文活动课与其他学科的课程在总体上都服从于整体教学目标,它们都是学校课程中不可缺少的要素。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开展与数学、美术、手工等相结合的语文活动课。如,用一些简单的几何图形表示各种物体,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套立体学具,并涂上颜色等。
总之,通过语文活动课的开展,一定会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学生的语文学习,在丰富多彩的形式的推动下,一定会结出令人满意的硕果。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模拟保护色的形成过程”的教学难点及设计改良下一篇:营造活力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