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家庭的小学生越来越不好教。”这是教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很多单亲家庭的学生性格多有缺陷,甚至成为“双差”学生。我们教育者应该更多地去了解、关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抬起头”来走路。
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实践,我对如何加强单亲家庭小学生教育作了有益的探索。
一、用爱心唤起学生的自信心
我班有4个单亲学生,他们有的随母亲过,有的跟父亲一起生活。他们的父母工作比较忙,家长的心态、性格本身就有问题,雅法给予孩子细致的关心和呵护。这样,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父母之爱,享受不到三口之家的天伦之乐,也得不到像别的孩子一样的家族温暖。因此,他们的心灵深处有些伤痛,心理上有一定的压力。这些孩子在烦恼中成长,在痛苦中学习。他们对自己丧失了信心,产生了悲观情绪。性格孤僻,缺乏乐观心理,抱有破罐子破摔的态度。但他们更渴望有人为他们“拨开迷雾,看见青天”,使他们重新证明自身的价值。作为教师,点亮他们心头的灯,开启他们沉重的心扉,是理所当然的。
吴某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学生。当她读幼儿园时妈妈就离开了她。“妈妈”一词从此在她的嘴中消失。过早地失去母爱,加之父亲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她形成了内向、孤僻的性格,缺乏自信心,同时还带有很强的攻击行为。但她有一个优点――爱学习,字写得漂亮,每次作业都能认真完成,成绩也不错。面对这样的学生,我要用爱去唤醒她,点亮她心头的灯,呼唤她的自信心。当我发现她因为一点小事情又动手打人时,我便很细心地讲道理给她听,告诉她同伴之间要友好相处,相互帮忙。她听得多了,就记住了我的话。此外,我还根据她的特长,每次作业批改完后,我都会刻意地当着大家的面表扬她的字漂亮,答题准确率高。在教师和同学们的赞叹和期待中,她重新找回了自我。从此,她的眼神里充满了自信,彻底消除了自卑心理,再也不动手打人了。
二、用真心帮助学生矫正不良行为
大多数离异家庭的孩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行为障碍。由于家庭的破裂,导致家庭教育残缺不全,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缺乏较好的生活教养和学习上的正确指导。同时由于破裂家庭给他们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致使他们丧失了生活与学习的信心,形成了消极的思想,在行为上具有较多的异常极端表现,明知故犯,不易接受教师和家长正面的、积极的教育和评价。这对班级中其他学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对这类学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教师要斗智斗勇,十八般武艺都要使出来。特别是要拿出真心与他们进行交流,这样定会收到出奇的效果。比如与这些学生谈话,如果在有很多老师的办公室里,学生站着,老师坐着,是绝对不会有好结果的。学生有可能不敢说话,更不肯说心里话。因为他们觉得这样的谈话方式明摆着是教育人,再加上别的老师也帮助一起批评他们,这样的态度不会产生善意的结果。我们教师不要用教育者的口吻来说话,应该用朋友般的说话方式、口吻来进行。这样一来,学生就放松警惕,很多真实的话就会说出来。教师就可以了解学生的很多想法和行为的缘由,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循序渐进地改变那些学生的不良行为。
三、用诚心争取家长的配合
父母离异对孩子来说或许是一场灾难,而将灾难减到最低限度,则是我们每一位家长和教师对儿童应负的刻不容缓的责任。生活在单亲环境中的孩子或多或少都会产生自卑心理,他们往往心情压抑,不愿与人交往。我班学生王某自从其父母离异后,不再和其他同学一块儿玩,总是独自一人活动,脾气非常倔强。发现上述情况后,我经常利用双休日孩子返家的时间,与他的家长进行沟通(有时是他爸爸,有时是他妈妈),争取家长的密切配合。我告诉家长,应积极鼓励孩子大胆地交朋友,参加集体的各类活动,大胆地与同伴、朋友交心;要求孩子周围的同学、亲友多与孩子交往,或为他的交往活动提供条件和方便。同时要求家长多抽取时间陪陪自己的孩子,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四、同伴的热心消除学生的顾虑
与此同时,在学校,我为这些学生创造交往的机会,使他们消除心中的顾虑,使同伴之间增进友谊,改善人际关系。例如,在班级中举行“快乐周末”活动中,在玩游戏阶段,我有会意识地优先考虑让这些学生参加,让他们通过集体活动,与小伙伴一起玩,可以使他们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从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另外,在活动中,我还教育其他学生不能歧视这些同学,要用他们的诚心与单亲家庭的孩子友好相处,不要在这些同学面前议论自己的家庭和父母,以免使他们触景生情,引起伤感。
我坚信:教师真诚的爱和恰当的教育方法,将使单亲子女与他们的同学一样挺胸做人,快乐生活。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小学生厌学问题的对策下一篇:学习理论,践行平等的教育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