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对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非常大的负面影响,而这些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有效纠正做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行为习惯;家庭教育;社会环境
小学生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决定了他们正是各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与小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环境和教育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本文试图在分析当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纠正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做出一定的探讨。
一、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方法不当
在影响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因素中,家庭教育方法不当是小学生不良习惯形成的关键性因素。在家庭教育中,最突出的矛盾就是父母和孩子很少正式地沟通交流,根据笔者所了解和观察的情况,存在不良行为习惯的小学生其父母经常在不了解一些实情的情况下对孩子采取两种极端措施,一是将父母的个人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例如因父母之间闹矛盾而雅端责骂孩子,部分再婚组合家庭对孩子带来阴影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另一种就是即使知道孩子犯错误了也在一味地纵容包庇,这种状况在隔代抚养(例如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婆外公抚养)的家庭中比较常见,长此以往,容易使得孩子形成任性、娇生惯养以及极度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习惯。
2.学校德育教育缺位
虽然素质教育从喊口号到具体付诸实践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观念在学校办学理念以及教师教学模式中可谓已经是根深蒂固,学校作为小学生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和主体,并没有从根本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学校对小学生教育存在的一个普遍现状是,学生的智商得到提高了,情商却原地踏步甚至倒退,很多学校智力教育的成功可能会让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小学三年级学生应掌握的知识,但是却存在在街道或社区内碰到自己授课老师羞于打招呼或问声好,缺乏最基本的礼貌与个人素养。
3.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同时也是非常关键的。随着当前社会环境的开放性程度越来越高,小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也越来越复杂,容易受到不良负面影响可能性也越来越大。可以说社会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是致命的。
二、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纠正对策
1.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
家庭教育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要想从根本上纠正小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就必须从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观入手。针对上文分析的容易导致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形成的两个原因,一方面父母要善于疏导自己的情绪,不能因为自己工作或生活上其他事情而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要为孩子的成长创造一个温暖、和谐而充满爱心的家庭环境;另一方面也要防止走极端,对孩子不能过于溺爱,虽然现在几乎都是独生子女,孩子都是被视为掌上明珠。
2.加强学校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学校在加强德育教育方面有两个明显优势,可以充分利用这两个优势来加强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1)德育教育的集体环境,由于在学校小学生是生活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与家庭中父母家人以孩子为中心的环境形成了一个良好的鲜明对比,在这种德育教育环境下,教师就可以加强对那种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的小学生进行良好的纠正;(2)作为教师在德育教育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小学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他们对小学生阶段孩子心理特征非常熟悉与理解,这种专业经验和基础对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纠正是非常有帮助的。
3.优化社会环境
鉴于社会环境与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作为教育者,我们同样可以以优化社会环境的方式来避免小学生受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养成不良行为习惯。例如很多学校联合公安、教育以及消防部门持续清理学校周边的不合格网吧、游戏厅以及未成年人不宜的娱乐场所。当然社会环境优化的很多方面不是我们某一个人或某一个群体可以改变的,但是作为家长、教师完全可以做到尽量减少学生接触这些负面社会环境的机会,增加学生接触具有正面感染力的社会环境文化。例如禁止小学生过于沉溺于网络、游戏,都可以对降低社会环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刘云峰.城市小学生不良行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何映雪.对小学生不良卫生行为的分析及对策[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作者单位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第二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实行阳光教育 构建和谐校园下一篇:浅析小学品德教育的现状及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