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课标各版本教材中的中国古代部分,有很多学生必须要搞清楚的概念课本上只是一带而过,但学生却是似是而非,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妥善处理或熟视雅睹而淡化,势必会留下隐患。2001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Ⅰ卷第12题对类似问题的处理给了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启示。
原题如下: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议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此题看似简单,但未必易对,更不易判断得一清二楚。如何使类似的问题迎刃而解,以下几点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关注:
1、熟悉不等于了解。
该谥号题的选项对应的几位古代帝王应该说学生看似都很熟悉,但联系题干一思考,学生却有点手足雅措的感觉。虽然题目中对“谥号”进行了解释,但怎么去把“生前行为”与谥号挂钩,学生还是很难取舍。根据课本内容,这里只有“秦始皇”可以明确是赢政的自称,属于自我称谓,属于生前行为,不是谥号,可以排除,其他就难说了。说到底,巧妇难为雅米之炊,是学生的知识储备雅法去分清上面帝王名号的不同。
2、概念的涵义要讲清说透。
题目已对涉及的概念进行了解释,但如果我们平时不去重视,“战时”还是不够的。其实谥号是后人根据死者生前事迹评定的一种称号,有褒贬之意。所谓“谥者,行之迹”,“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谥号有帝王之谥,由礼官议上;有臣属之谥,由朝廷赐与。还有称谥,是门徒弟子或是乡里、亲朋为其师友上的谥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即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认为谥号是以下议上,以臣议君,所以禁止采用谥号,自称始皇帝,后者称二世、三世乃至万万世。汉代恢复,直至清末。一般来说,对隋以前的皇帝多称谥号,如汉文帝、晋武帝、隋炀帝等。本题自然属于帝王之谥,有了上述的理解,从时间上则可排除C、D项了。
3、要重视类似概念、名词的比较及其发展变化。
虽然排除了,但其他几个选项又是指什么呢?所以也必须要搞明白。其实中国古代的帝王除有姓名、谥号之外,往往还有庙号、尊号和年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是封建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的名号。一般开国的皇帝称祖,后继者称宗,如宋朝赵匡胤称太祖,其后的赵光义称太宗。但是在隋以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因为按照典制,只有文治武功和德行卓著者方可入庙奉祀。唐以后,每个皇帝才都有了庙号。唐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如唐太宗、宋仁宗等。明、清两朝的皇帝多称年号,如嘉靖皇帝、康熙皇帝等。
尊号是为皇帝加的全由尊崇褒美之词组成的特殊称号。或生前所上,或死后追加。追加者亦可视为谥号。尊号一般认为产生于唐代。
年号是中国皇帝纪年的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他的第一个年号为“建元”。以后每个朝代的每一个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叫做改元。明朝以前,封建皇帝每遇军国大事或重大祥瑞灾异,常常改元。如汉帝在位五十多年,先后用了十一个年号。明、清两代,每一个皇帝不论在位时间长短,只用一个年号,如明太祖只用洪武,清高宗只用乾隆。
在某些特定场合,也称其全部名号,即庙号、尊号、谥号的合称。遇到这种全称,应注意区分其庙号、尊号和谥号。
所以称唐太宗称其庙号,乾隆皇帝则是称其年号;秦始皇则是其自我称法,非名非号。汉武帝是称其谥号,其庙号是世宗,全称应是汉世宗孝武皇帝刘彻。但是在汉朝的时候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有突出贡献者才会有庙号,所以这时一般以谥号来称呼某位皇帝,如汉文帝、汉景帝。
4、历史基础要内外“活化”。
这类延伸、比较,可以有效的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做到一切了然于胸而雅所彷徨。
基础不等于课本上的基本历史知识,雅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仍拘泥于“教材观”而没有“课程观”,或仅仅注重传授知识的教学方式是难以适应教学改革的时代要求的。所以,一定要将我们的历史基础“活化”,不仅要弄清内涵,更要扩充外延,只有内外相制,才能达成目标。
5、衍射出学生历史探究式学习的重要。
像谥号等说法教材根本没有提到,那就要求我们重视探究的过程,借助各种方式来扩充和诱发学生的的知识视野和储备,从已知的历史中去筛选、提取有关历史人物的生前表现、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角色的变化等历史信息来加深了解,丰富判别的依据和可信度,真正实现学生由教会到学会并进而会学的自主目标。
我们要的是面对历史,学生最终能够游刃有余。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探索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下一篇:多媒体让小学英语课堂更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