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多年来,我在自己的数学教学中,对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发展小学生学生数学思维,做了不少工作,有一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小学生的思维依赖性强,较多处于被动思维状态。因此,教师要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抓住时机,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情绪引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情境中,激发学生探求的迫切愿望,让他们主动动脑思考,动口表达,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如教学“年、月、日”的知识时,我把1999~2010各年份竖着排列起来,并用彩笔标出闰年,要求学生设计一个挖空的长方形纸条,用它在12个年份间上下移动,要求不管怎样移动,框内所含年份中必有一个闰年,且只能有一个闰年。
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兴奋起来,有的迫不及待地裁纸挖框;有的东张西望地在寻求帮助;有的对照年份表比比划划;有的则盯着年份表认真思考……
根据学生的反馈,我借助多媒体演示,框内2个年份……不行!框内3个年份……还是不行!当含有4个年份的框出现,并上下移动时,不少学生恍然大悟:行了,就是这样!
我再次提出问题:既然当框内含有4个年份时,必有一个且只有一个闰年,这说明闰年每几年出现一次?那么闰年的年份与4之间有没有特殊关系呢?找找看。学生纷纷埋头算起来,不一会儿,便惊喜地发现了规律。
二、巧妙点拨,拓宽思维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新颖独特的设想多数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期。因此,教师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地展开思维活动、畅所欲言,并给予恰当的点拨,达到拓宽学生思维的目的。如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有这样一道题:“一根铁丝恰巧可以围成一个边长 厘米的正方形。若改围成一个宽是4厘米的长方形,长应是多少厘米?”学生的解法有:
(1)( ×4-4×2)÷2=8(厘米)
(2) ×4÷2-4=8(厘米)
(3) ×2-4=8(厘米)
当学生列出第一种解法后,我鼓励学生继续思考,于是学生又得出第2、3两种解法,之后,引导学生谈谈哪种方法好,好在什么地方?使学生知道,因为正方形、长方形对边相等,解题时,只要考虑它的一条长和一条宽就可以了。在教师巧妙的点拨下,学生又写出了第4种解法:
(4) +( -4)=8(厘米)
可见,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巧妙点拨,要看准时机,恰到好处的点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突破常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常规只是我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方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在掌握常规的基础上解放思想,突破常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如:做同一种零件,王师傅2小时做15个,李师傅3小时做20个,谁做得快一些?
一般的思路是:比较两人的工作效率,即从“工作总量÷时间”来考虑,求出1小时两人做得零件数多少,谁做得多就是谁做得快。
但是,也有学生从做同一个零件两人各需时间的多少来考虑,谁用的时间少就是谁做得快。
一般思路是先通分,然后比较大小。
再如,图中圆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相等,已知圆的周长是12.5 厘米。求长方形的长。
解法一:12.5 ÷3.14÷2=2(厘米)
3.14×22=12.5 (平方厘米)
12.5 ÷2= .28(厘米)
这是常规思路,先求出圆的半径(即长方形的宽),再求圆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然后求出长方形的长。
解法二:12.5 ÷2= .28(厘米)
显然,第二种解法比第一种要巧妙的多,怎么会想到这种巧解呢?可以追溯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学生是有了学习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时的表象,脑中闪现出把圆剪拼成长方形的图像,从而巧妙地解决了问题。
总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应着力于优化学生的学习过程,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处于积极地思维状态,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发展,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开发区乌山小学)
转载注明来源:http://www.ybaotk.com |
上一篇:浅谈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下一篇:绽放教育智慧 造就精彩课堂
|